四月芳菲醉,人間仲春時。四月是外出踏青游玩的好時節,隨著清明節假期的到來,人員流動和接觸頻繁,易引發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甘孜州疾控提醒廣大市民:外出休閑活動,需警惕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和百日咳的發生,同時需注意預防食源性疾病和花粉過敏。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傳染病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好發年齡為5歲及以下嬰幼兒,1~2歲組發病率最高,4~6月份為春季高發季節。手足口病平均潛伏期為3~5天,通常病情較輕,預后良好。多數患兒以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少數患者的病情會快速惡化,出現重癥。
防控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兒童在觸摸公共物品后、接觸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廁后、進食前等應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確洗手。
2.避免接觸患病兒童,避免與患病兒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室內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對日常接觸頻繁的物品、玩具等定期清潔和消毒。
4.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游玩。
5.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關疾病,也會顯著減少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發生,鼓勵滿6月齡兒童在12月齡前完成全程接種。
02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具有潛伏期短、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傳播途徑多樣、感染劑量低的特點,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間造成傳播,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體之一。諾如病毒感染的潛伏期通常為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嘔吐、反胃、惡心和胃痛,有時也出現發熱、頭痛和全身酸痛等。常見于幼小兒童、老人和基礎性疾病患者。多數患者發病后1-3天即可康復,如頻繁嘔吐或腹瀉,可能導致脫水,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
防控措施:
1.防止病從口入,注意手衛生,用肥皂和清水認真洗手,尤其在如廁和更換尿布后,以及每次進食、準備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牡蠣和其他貝類海產品應深度加工后食用。諾如病毒抵抗力較強,在60℃高溫或經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諾如病毒感染病人應遠離廚房或食物加工場所,患病期至康復后3天內不能準備、加工食物或為其他患者陪護。
4.及時用含氯漂白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物品表面,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清洗時應戴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認真洗手。
03
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鮑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人群對百日咳普遍易感,各年齡人群均可罹患。癥狀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為主,也可輕微咳嗽、低熱等不典型癥狀,病程較長,一般在2-3個月以上,故稱“百日咳”。成人和年齡較大的兒童感染后癥狀通常比較輕微,容易被忽視;嬰幼兒,尤其是未接種百白破疫苗的3月齡以內的初生兒,感染百日咳后,病情易較重,可發生肺部、腦部并發癥,通常需要住院治療。
防控措施:
1.感染后,建議居家隔離至少到有效抗菌藥物治療后5天;對于未及時給予有效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隔離期為痙咳后21天。
2.保持室內通風,咳嗽或者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生病的人密切接觸、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建議佩戴口罩;保持工作場所、家庭環境和個人使用的物品清潔與衛生。
3.注意勞逸結合,合理作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4.對于百白破疫苗的適齡兒童,尤其是3月齡的嬰幼兒,建議及時接種疫苗;對于未全程接種的5歲以內的兒童,建議補齊漏種劑次。
4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它主要影響兒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水痘的癥狀包括發熱、皮疹,皮疹通常先出現在頭皮、面部或軀干,然后擴散到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14~16天,發病初期可能出現發熱、頭痛、乏力等不適癥狀。皮疹初期為紅色斑疹,隨后發展為丘疹、皰疹,最后結痂。雖然大多數水痘患者可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并發癥,如皮膚感染、肺炎、腦炎等,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和新生兒風險更高。
防控措施:
1.接種疫苗: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建議適齡兒童按照免疫程序及時接種,即使接觸過水痘患者,盡快接種也能降低感染風險。
2.保持清潔:教育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尤其是在進食前、上廁所后以及接觸公共物品后,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
3.減少聚集:水痘高發期,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商場、游樂場等,減少感染機會。
4.隔離患者:如果孩子或家人出現水痘癥狀,應居家隔離,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直到所有皮疹結痂。
05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3~5月是麻疹的季節性發病高峰。麻疹病人大多為兒童。麻疹是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之一,屬于我國法定報告的乙類傳染病。
防控措施:
1.接種疫苗目前,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接種的疫苗品種主要有麻風腮疫苗、麻風疫苗、麻疹疫苗。其中麻腮風疫苗(全稱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是一個聯合疫苗,可以同時對抗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病毒。及時接種疫苗是保護兒童健康的關鍵,因此家長務必按照接種門診的預約時間帶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如果發現孩子有疫苗漏種的情況,要盡快到接種門診去補種疫苗。
2.增強自我防護注意佩戴口罩,在麻疹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到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注意營養均衡,生活規律,不熬夜,適度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3.做好個人和家庭衛生 每天做好房間的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勤洗手,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在流動水下洗手,每次洗手時間不少于15秒。
4.出現癥狀及時就醫如果出現發燒、出疹、咳嗽等癥狀,盡快到醫院診治,就診時請佩戴口罩。如果被醫院診斷為麻疹,應根據醫囑做好治療和隔離,不要帶病上班或上學,防止將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家人、同學或同事。
06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攝取食物而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類疾病。四月氣溫逐漸升高,食品及原料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易引起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另外,隨著溫度升高、雨水增多,各種毒蘑菇、有毒植物生長茂盛,易誤食引起食源性疾病。
防控措施:
1.在有衛生保障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食材,確保食材的新鮮、清潔、安全、無害;在外就餐選擇證照齊全、環境整潔的餐廳;不購買無資質的食品。
2.食品經充分燒熟煮透后再食用,注意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生熟分開,避免生熟食混用砧板菜刀,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每餐按需備餐,盡量不剩飯菜,剩飯菜用冰箱保存時要注意加蓋儲存,食用前要充分加熱。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吃野味,不吃野生蘑菇,不吃有毒植物,不吃感官異常的食品,飯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07
花粉過敏
癥狀包括打噴嚏、流涕、流眼淚,鼻、眼及外耳道奇癢,嚴重者誘發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
防控措施:
1.盡量避免在花粉濃度較高時段(如晴天、多風天)外出,減少花粉的吸入量。
2.關閉室內門窗以減少花粉逸散。外出時帶上抗過敏藥品,穿長袖衣服,佩戴口罩和眼鏡,避免與花粉直接接觸。回家后更換外衣,并洗臉、漱口、清除鼻腔分泌物。
3.若感到皮膚發癢、全身發熱、咳嗽時,應馬上離開此區域,及時到醫院診治。
來源/ 甘孜州疾控中心
編輯/ 黃星潔
校對/ 毛莉泓
責編/ 楊雪
審核/ 白馬
監制/ 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