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氣象部門預測的“極端天氣偏多、高溫旱澇突出”的汛期工作形勢,4月3日,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召開2025年城市排水防澇工作部署視頻會議,打出一套“組合拳”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據重慶市氣象局預測,4-9月重慶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高溫偏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突出。在氣溫偏高背景下,極端天氣及其衍生次生災害風險呈加大趨勢。同時,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段時間天氣反復無常,可能預示著今年汛期局地極端強降雨會比以往更難預測準確。特別是近期地震活動頻繁,肯定對局地小氣候和基礎設施帶來不可預見影響。建議要增強防極端意識,做好防極端準備。
對此,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席紅表示,要結合城市排水防澇體檢自評估結果,聚焦海綿城市達標面積比例偏低、雨水通道缺失及能力不足、防洪設施不達標等短板,堅持洪澇一體防治的原則,提早科學策劃項目,深化前期工作,分批推進實施。同時,新建、改造雨水管道設計重現期要嚴格執行《室外排水設計標準》內澇防治要求,確保新城區不再出現“城市看海”現象。
特別針對“下凹式立交、下穿道、隧道、山下水邊重要道路和橋梁、陡坡接緩坡路段以及交叉路口”六類重要區域點位,要重點排查,并集中開展清淤。各區縣還要綜合采用水力模型法、指標體系法等評價方法,結合致災、孕災、承災因子和防災減災能力,開展積水隱患點風險等級評估,動態調整管控措施,實現分級分類管理。
席紅強調,今年4月,各區縣要開展應急演練,結合積水成因和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多部門、多層級聯合演練,模擬山水山洪入城、外洪倒灌引起城市內澇,以及城市道路、建筑工地和物業小區積水等不同險情事故場景,提高應對緊急事件響應速度和處理能力。
上游新聞記者 陳竹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