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公布的13個省份人口數據中,浙江、福建、海南、安徽和陜西分別增加43萬、10萬、5萬、2萬和1萬人。山東、廣西、江西、甘肅、貴州、四川和青海分別減少42.8萬、14萬、13萬、7.15萬、5萬、4萬和1萬人,而江蘇則與去年持平。
2024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份,在農歷上是生肖龍年,每一次龍年都是一個人口出生的高峰期。拋開這個因素,但是我們仍然看到13個省份人口變動呈現劇烈分化,浙江以43萬人口凈流入領跑全國,相當于每天吸引1178人落戶;而山東則以42.8萬人口流失成為“最大輸家”。這種此消彼長的格局,撕開了中國人口遷徙的深層邏輯。
德先生認為,更多的人口變化背后,不一定是由于生育率的因素,而是戶籍政策變動、人口更快流動、經濟發展不同、就業機會變化引發的。例如用3個省的數據來分析:
省份
人口增量(萬人)
核心產業
戶籍新政
浙江
+43
數字經濟(阿里、網易)、先進制造
零門檻落戶+大學生創業補貼50萬
福建
+10
新能源(寧德時代)、半導體
福州/廈門購房補貼最高100萬
+5
自貿港免稅經濟、康養旅游
外國人工作許可“即申即批”
反觀人口流失省份,山東傳統重工業占比仍達38%,廣西、江西的外貿依存度連續三年下滑超5個百分點。經濟結構的代際差異,正在重塑中國人口版圖。
民眾有沒有發現,人口可以更自由的遷徙,帶來的就是后續驅動力的三重裂變
1. 戶籍松綁:從“控制”到“搶人”的質變
2024年,杭州率先推行“租房即可落戶”,帶動長三角戶籍人口激增21%;西安對碩博人才直接發放10-20萬安家費,年內吸引12萬高學歷群體。對比2010年北上廣深嚴控人口時的落戶通過率不足5%,如今新一線城市的落戶通過率普遍超過60%,政策工具箱已從“卡脖子”轉向“拋繡球”。各地政策這么香,誰不持續去人口增加的地區呢?
2. 產業遷徙:新興經濟帶的虹吸效應
這一點以海南的人口流入,最為特點,自貿港政策使其2024年離島免稅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催生28萬個新增崗位,其中70%流向島外務工人員。而安徽依托合肥“量子大道”集聚中科大系企業,半導體工程師平均年薪達35萬元,較全國均值高出42%。產業升級的梯度差異,制造出“工作找人”的遷徙奇觀。
3. 生活成本博弈:用腳投票的理性選擇
西部地區也有亮點,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成都,成都在2024年房價收入比(6.2)僅為深圳(28.5)的四分之一,但互聯網崗位薪酬達到后者75%,這種性價比優勢使其人口凈流入突破15萬。反觀鄭州,盡管推出“零首付”購房政策,但制造業平均工資(5100元/月)低于全國均值9%,導致青壯年持續外流。
假如去掉生肖龍年的生育率影響,那么我們做個數據還原,會發現人口數量變動更加有著劇烈的波動性。2024年因生肖偏好多,對比2023年,多出生50萬嬰兒,如果剔除后,浙江實際人口凈流入或達55萬(原43萬+12萬戶籍新生兒)四川人口凈流出可能擴大至9萬(原-4萬+5萬外遷青壯年)
形成對比的就是,即便在生育政策刺激下,深圳2024年戶籍新生兒中73%為外來務工家庭子女。最后的結論,那就是生存邏輯已經變成“遷徙優先于生育”。目前在我國一線城市和二線中心城市,還有著一定的戶口管控政策。如果也全部放開,有可能我們看到的數據,顯示的人口遷徙的影響會更明顯。
合理預測,在未來二十年,三大超級城市群的人口終局,就是未來會逐步鄉村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小城市的人口向中大城市集中,最終三大經濟帶可能就匯集了我國大多數地方的人口。現在美國的東海和西海岸,日本的東京大阪經濟帶,韓國的首爾地區,匯集了全國大多數的人口,未來我國也同樣會顯示這個趨勢。
1. 長三角地區:從“包郵區”到“全球腦谷”,人口持續流入
上海-杭州-合肥科創走廊已集聚全國60%的人工智能企業、45%的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預計到2040年,該區域人口將突破2.5億,占全國18%,形成“一小時高端人才圈”。
2. 珠三角:制造工廠的智能躍遷,就業機會還在增加
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密度(630臺/萬人)超德國2倍,東莞“機器換人”補貼政策使制造業月流失普工超3萬,但同期吸引12萬自動化工程師入駐。體力勞動者流出與腦力勞動者流入的“剪刀差”將持續擴大。
3. 成渝:內陸開放的破局者,區域中心吸引力越來越強
中歐班列(成渝)2024年開行量占全國45%,帶動重慶筆電產量占全球32%。這種“陸權復興”吸引河南、甘肅等地50萬物流從業者西遷,重塑“孔雀西南飛”格局。
有些人說農村戶籍會越來越值錢,但其實還是要分析是在哪個地方。在人口明顯快速遷出的地區,宅基地和建設在其上的房子,其實價值也會越來越低。而在那些地方老人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年輕人都會逐步流向經濟發達地區。
例如之前報道過的貴州畢節某行政村,2024年常住人口從1200人銳減至287人,宅基地交易價跌至50元/㎡。這類地區正經歷“學校-衛生院-小賣部”的關閉潮,形成人口流失與公共服務萎縮的死亡螺旋。
在出生率逐步下降的大背景下,仍然有多個省份的人口在逐步上升,這主要體現到在戶口管控政策的逐步放松,人口可以更自由的流動,民眾的選擇越發的多樣化。去往機會更多的地方,去往可以自由落戶的地方,有可能是年輕人現在的遷徙路線。
中國正上演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生產要素重組。人口遷徙不再是簡單的“孔雀東南飛”,而是“鯤鵬九萬里”式的多維躍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