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疆是煤炭化工等能源的“聚寶盆”。除此之外,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豐富,有著全國聞名的“九大風區”和全國第二、總儲量將近10億千瓦的風能資源。
在被譽為“中國風谷”的新疆達坂城,這里的金風科技零碳數字化智能工廠是中國成立最早、自主研發能力最強的風電設備研發及制造企業,也是一家有著蓬勃生命力的民營企業,生產的風電設備在全球裝機已經突破1.28億千瓦,相當于全球風電的11%。
?零碳園區實現95%綠電自供
8小時造兩臺風力發電機組
金風科技達坂城零碳數字化工廠,也是新疆首個零碳智慧園區。園區里捕風發電的大風車是一臺2兆瓦的風電機組,工廠屋頂上還有400千瓦的光伏,再加上一套儲能設備,就可以實現整個園區95%的綠電自供。也就是說,這里用的每一度電,裝配的每一套機組,都能夠使用自己發的綠色電力,每年可減少1800噸煤炭的使用量。
這里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脈動式生產線,9條自動裝配機械臂可以從軟、硬件兩個端口出發,實現物料配送、拿取與安裝 、質量檢測、數據追溯等全過程的自動化。
與同產能的傳統風電廠相比,這里生產一套機艙和葉輪的時間,從8小時縮短到3.5小時,也就是說每天在八小時工作時間內,就可以生產兩臺風力發電機組。
這里生產的風機都到哪里去了呢?在被稱為“中國風電搖籃”的達坂城風電基地,上千臺風機在茫茫戈壁上連綿成片。每臺風機每轉動一圈可發電約23度,平均每年可發3300萬度清潔電能,可滿足1.8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電。
從沙漠到海洋 從新疆到世界
中國風電覆蓋47國
在江蘇、福建等地的海域,海上風機正在運行發電,實現了中國風電從沙漠到海洋的跨越。
全球多個“中國制造”的風電項目也正在建設中。從新疆到世界,中國風電制造已經遍布6大洲,47個國家,核心部件實現了100%國產化。
如今的新疆,從“中國煤倉”到“萬里風光”,從向地下開采資源,到向天空捕獲資源 ,正在探索傳統工業向新興產業轉型的發展之路。而像金風科技這樣的優秀民營企業,則成為其中的最大助力,推動著中國的綠色發展。
優化環境加強服務
民營企業發展顯活力
近年來,民營企業在新疆的經濟發展中占比逐步提升,民營企業創新活力持續增強,外貿主力軍地位不斷鞏固。同時,新疆在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服務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打出助企幫扶政策“組合拳”,讓民營企業創新活力不斷涌現。
這兩年,深居內陸、離海最遠的新疆,靠著本地產“海鮮”火爆出圈,這些產自天山腳下、沙漠邊緣的水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在這家水產公司的潔凈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進行三文魚的分揀、切割、包裝等工序。開年以來,來自各地的三文魚訂單已經排至二季度。除了受到國內市場的青睞,新疆養殖的三文魚還銷往海外市場。
新疆鱒貴鮮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媛:在開拓歐盟市場的時候,首先第一關就是要取得歐盟認證,海關和當地政府給了我們非常有效地指導,在提報資料的過程中又加快了速度,所以,本來一年或者更久才能取得的認證,我們半年就取得了。
產品順利打入海外市場,也助力該企業形成了科技研發、苗種繁育、智慧養殖、精深加工、品牌建設及延伸為一體的數字漁業全產業鏈。
對于一些民營企業,尤其是科創型企業來說,從研發階段到產品生產,需要邁過多個門檻,資金問題就是其中一道難關。當地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促進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新疆北斗同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臧延磊:因為我們民營企業,科技型企業是輕資產企業,這一塊我們融資其實挺困難,但是在高新區的幫助下,已經有將近五六家銀行跟我們進行對接,現在已經成功簽約了兩三家銀行,給我們將近3000萬的授信,是無抵押授信。這個對企業來說幫助非常大,對我們研發投入這一塊,注入了很大的活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副廳長 趙曦峰: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我們與多家銀行、保險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底,我們累計為5萬多家中小微企業提供6800億元的專項貸款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