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教育部同意設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的函件公開,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細心的網友發現,該校名稱與之前公布的“福耀科技大學”不同,前綴多了“福建”二字,這究竟是何原因?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于3月13日成立,其法定代表人為曹德旺,注冊資金1億元,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其設置流程是先由教育部行政許可獲得辦學許可證,后在福建省民政廳登記注冊。
企查查顯示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登記信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設立本科及以上的大學需教育部審批。而民辦高校的命名,則需遵循民政部的相關規定。按照《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需由行政區劃名稱、字號、行(事)業領域、組織形式依次構成。因此,“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的名稱,正是嚴格按照這一命名規范來的。
有人或許會問,為何西湖大學校名中沒有“浙江省”字樣?原因在于,西湖大學登記的組織類型是事業單位,登記機關是杭州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而非浙江省民政廳。事業單位與民辦非企業單位在命名規則上存在差異,前者相對寬松,后者則需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民辦非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都是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從事非營利活動。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舉辦主體不同,事業單位由國家機關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而民辦非企業單位則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
由于我們國家沒有政府資助和政府與社會共同設立社會組織的制度,所以盡管西湖大學想辦民辦大學并且已經取得了民辦教育辦學許可證,但最后只能登記為社會力量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
此外,在企業登記過程中也存在類似現象,企業名稱需由行政區劃名稱、字號、行業或經營特點、組織形式組成。但在實際操作中,對不同類型企業的限制程度存在差異。
當前,對于社會組織、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名稱,都有相關的限制性規定。這些規定對高校的命名造成了一定影響,也可能對其他行業產生同樣影響。這些限制對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影響不大,但可能制約了社會組織和民營組織的發展,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不平等。
同時,我國還允許存在營利性高校,即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有限公司。但這類大學大多為學院(大專),且在名稱上通常帶有行政區劃名稱。由此可見,在大學的登記注冊方面,存在民政部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三種不同的管理體系,相關規定分散且不一致。
*聲明:福建升學指南公眾號出品
轉載請注明本聲明,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