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阿欣一向被我們公認為是個“心大”的女子,尤其在關系里,她更是有著“超絕鈍感力”。
從表面來看,她的老公絕對算不上“優秀老公”。每個星期,他至少有三天都加班到凌晨,家里家外常常都由阿欣一人操持。
遇到各種節日、紀念日,她老公也經常忘了準備禮物,有時還忙得回不了家,她只能選擇和我們在火鍋店里共度佳節。
更不用提她老公的微信消息時常隔了半天才回,早上她發了一堆消息,傍晚她老公回了個“好”,便再無別的回復。
換做旁人恐怕早就氣不打一處來,甚至上演查崗、爭吵、冷戰三件套,可是阿欣只是笑笑,說:“他這人就是這個性格,較什么勁呢?”
幾年過去,身邊很多人的婚姻都走到了盡頭,他們夫妻倆的日子雖然平淡卻十分安穩。
有好幾次,閨蜜們聚會聊天,她講起老公和她之間的事情,我們都會為她抱不平:“你老公這么冷淡,你怎么忍受得了的?”
她卻說:“他加班多還不是為了給家里賺錢,回復信息慢了點,但關鍵的時候從不缺席,雖然總忘了準備禮物,但工資卡都交給我了。”
我們這才發現,并不是阿欣的婚姻沒有問題,而是她超絕的鈍感力讓她過濾掉了其中的小問題,專注捕捉更加重要的信號。
也許她老公在細節上做得不夠好,但她總能發現對方在關鍵事情上的優點,因此總能知足常樂。
阿欣的“遲鈍”,恰恰是婚姻里的稀缺智慧——鈍感力。而那些活得太“敏銳”的女人,往往在過度解讀中消耗了幸福。
鈍感力,并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傻乎乎地任人欺負,而是在關系里抓大放小,像降噪耳機般過濾無效雜音,只把關注點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01
對負面信號延遲反應
一些比較敏感的人們,對負面信號的反應是十分及時的。
比如有的人只要看到伴侶表情淡淡的,馬上感覺被忽視了,隨即就會質問對方:“你怎么了?你甩臉色給誰看?”
這種反應模式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讓關系進一步惡化。
許多人一看到伴侶回家太晚,就會忍不住猜測對方是不是不想回家、不再愛自己了,甚至會想象對方早就愛上了別人,在偷偷跟別人約會。
當這種念頭一冒出來,她們就可能勃然大怒,憤怒地質問伴侶這么晚到底去了哪里,是不是心里早就沒了這個家。
而伴侶一般會辯解,表示她想太多了,誤會了自己。這種辯解的態度,仿佛在指責對方胡思亂想、蠻不講理,于是矛盾會進一步升級。
本來也許沒多大事,或者幾句話都能解釋清楚,但高敏感的人極容易把矛盾擴大。
而像閨蜜阿欣這種鈍感力強的女人,則會啟動“緩沖機制”。
她不會立刻給伴侶貼上一個“變心了”、“不在乎我”的標簽,而是會拉長反應的時間,先觀察一下到底發生了什么。
比如她會看看伴侶回家后的狀態,是不是很疲憊、很勞累,從而推斷出對方可能工作很忙才導致晚歸。
她就算有疑慮,也不是馬上發泄情緒,而是選擇先問清楚,比如詢問對方:“我看你最近回家都挺晚,是不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了?”
這樣一來,伴侶就會很愿意給她解釋清楚。
當阿欣每一次都是把煩惱轉變為“擔憂+好奇”,就大大減少了誤傷關系的可能性,兩人自然感情越來越好了。
02
對矛盾沖突模糊處理
很多人處理不好關系,是因為太執著于追究對錯,凡事都要上綱上線,眼睛里容不得一點沙子。
而鈍感力強的女性,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也知道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大部分人都會有一些小缺點,不必事事錙銖必較。
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大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比如許多人都曾經因為伴侶亂丟襪子、吃飯吧唧嘴等小事發飆,跟伴侶爭吵不停,而阿欣對老公的這些小毛病只是笑著吐槽,從來不會上綱上線。
就拿上次阿欣上午發了消息,她老公下午才回復那件事來說,阿欣看到老公隔了那么長時間才回了個“好”,不僅不生氣,還俏皮地回復對方:“收到領導指示”。
可想而知,她老公看到這樣的消息只會會心一笑,這件事就迅速揭過了。
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有個典型場景:節目組一行人看到了絕美的風景,幾對明星夫妻都徜徉在其中,并爭相用相機記錄這美好的時刻。
尤其是男嘉賓們,更是積極地為他們的老婆拍照,力圖捕捉到自己老婆最美的鏡頭,但戚薇和李承鉉這對夫妻卻完全忘了這碼事,像個路人一般在旁邊圍觀別人拍照。
等到別人都拍完好幾輪美照,李承鉉才反應過來,問戚薇:“我是不是該給你拍幾張?”
戚薇帶著三分嗔怒五分撒嬌回應他:“你才反應過來啊?人家都已經拍完好幾輪了。”說完兩人都哈哈大笑。
戚薇無疑也是個有著鈍感力的女人,她深知在關系里,一些小小的失誤打個哈哈就能過去。
好的關系一定是讓人輕松的,而在輕松的關系里,雙方都會感到舒適、自在。
03
對關系留有空間
太多人誤以為,好的關系就一定是你黏著我,我黏著你,像連體嬰兒一樣分秒不離,可現實卻是,過度的糾纏只會讓感情窒息。
而鈍感力強的女人則深知“距離產生美”,明白給對方空間,反而會讓關系更加親密。
比如,當阿欣跟老公相處時,如果她老公沉默不語,阿欣從來不會追問“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不愛我了?”
而是遞給對方一杯茶,告訴對方“你先忙吧,晚飯好了叫你。”
她老公工作繁忙,經常不在家,她也不會要求對方報備行程,而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她每周會找時間學油畫,會跟朋友們約著喝茶、爬山,甚至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和閨蜜們約著外出旅行。
她的超絕鈍感力,讓她即便一個人也能過得豐富、愉悅。
當我們問她會不會擔心老公跟人跑了,她只是笑笑說:“離開我是他的損失,離開他卻不是我的損失,我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她的這種松弛,創造出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她的老公不用緊張兮兮地應付她的查崗,反而多年來專注于工作,從未聽說過有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
像阿欣這樣的女人,早就悟透了一個真相:親密關系不是考試,不需要時刻繃緊神經拿滿分。偶爾的“不及格”,恰恰能讓愛自由呼吸。
那些把婚姻、關系,當作寶貝一樣,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口里怕化了的人們,往往容易因為過度緊張,把關系里一些正常現象當成了不愛的信號,讓關系更容易走向破裂。
而那些有著超絕鈍感力、懂得留白的伴侶,卻能讓愛在松弛中生生不息。
作者 | 止水 心理學終身愛好者與實踐者,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與偉大。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