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學東
4月3日,白宮宣布,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準關稅”,對同美貿易逆差大國征收更高的對等關稅,包括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都將在4月9日之前生效。
以上政策宣布后,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巨大,美股暴跌、美元暴跌、美國國債收益率暴跌。這個對全球貿易秩序影響巨大的政策,對國際金融市場影響也是破壞性的,表現為全球大部分股市下跌,唯有歐元、日元等在上漲,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4月3日早盤短暫下跌之后,開始逐漸收復失地,不過對歐元和日元下跌幅度較大,人民幣對歐元再次突破8關口,兌英鎊下跌至2016年水平。
市場人士認為,美國的新關稅政策是一個“自殘式”行為,其影響力可能要堪比當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將對美國自身的經濟和全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世貿組織在美國宣布關稅政策后初步分析認為,這些政策加上今年年初以來出臺的措施,可能導致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整體萎縮1%,較之前預測下調近四個百分點。
事實上,更讓世貿組織擔憂的是,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升級為關稅戰及一系列報復措施,導致全球貿易進一步下滑,目前大多數全球貿易仍然在世貿組織的最惠國待遇條款下進行。
其實,全球目前最擔心的是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信心危機,這種擔心目前已經從美元的暴跌中體現出來,從4月3日,美元暴跌1.66%,全天一路暴跌,從103.66到101.26,收盤稍有回調。4月4日的走勢開始震蕩。歐元當日上漲1.75%,日元上漲2.18%,人民幣4月4日下跌到7.35,此后開始上漲,4月3日繼續上漲到最高7.26%附近。
美元的暴跌表現為貨幣危機,而貨幣危機是信心危機的反應。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在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前就警告,關稅覆蓋范圍越廣,對美國本身的負面影響越大,美國資產風險、經濟衰退概率和美元都將受到打擊。美元與美國風險資產之間相關性的破裂令人擔憂——歐洲在美國資產上的損失現在已經超過了2022-2023年危機期間的損失。美元的避險屬性正在被侵蝕,這給未對沖的美元持有帶來了巨大的成本。“所有這些都可能導致資本流動的自我實現逆轉,即從過去十年向美國輸出資本的國家(發達國家中的大多數)中撤資。”
由于黃金在此前由于預期到了特朗普的這次關稅政策,由此暴漲到了歷史高位3140,4月3日上漲到3167后,開始下行達0.67%,黃金依然在高位很強勢,這也是金融市場信心危機的體現。
美元暴跌、美股暴跌,美國國債的期限溢價上升,這表明資金正在流出美國,目前美國國債期限溢價尚未上升,全球市場正在緊盯這個指標。
美元的持續暴跌是歐洲不愿意看到的,歐元的上漲對其出口雪上加霜,美元信心喪失可能帶來的外部通縮沖擊。分析認為,全球市場的普遍拋售表明,投資者并不指望在日益加劇的貿易戰中會有贏家。但這也表明,美國本身可能是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全球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將發生轉折性變化,如果大量的資金從美股和美債撤出,它們將走向哪里呢,這目前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而對于美聯儲來講,這是一次災難性的政策。全球貿易秩序被破壞之后,在美國可能引發通脹,瑞銀預計,美聯儲青睞的核心PCE通脹將從2月的2.5%上升至年底的4.4%,而美國經濟或將于明年上半年陷入負增長,達到技術性衰退的標準,失業率也可能從2月的4.1%上升至明年的5.5%左右,也就是所謂的滯脹,即經濟增長放緩、物價變高。美聯儲的政策有限抗通脹還是收緊政策呢?
4月3日,原油期貨暴跌7%以上,銅期貨也暴跌了3.8%,由此可見在全球貿易秩序進入混亂的狀態下,至少在此次政策推出時,國際大宗商品不是表現為價格暴漲而是下跌。至于美國國內價格是否上漲,其實負面正面沖擊都有,是否會引發通脹,其實很難預估。
所以,美聯儲可能短期先觀望,不急著降息,直到看到經濟活動實質放緩、失業率上升,才會開始用降息來緩沖需求的下滑。如果通脹上揚,降息窗口就會關閉。
責任編輯:馮櫻子 主編:張志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