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軟50歲了。
祝賀微軟!
(截自官網(wǎng))
說到微軟的起點,很多人會想到車庫傳奇。但真實的故事,往往更樸素。
50年前,第一臺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個人電腦上市,名叫Altair 8800。
兩個年輕人發(fā)現(xiàn),這電腦缺少了點“靈魂”:軟件。
這就是“微軟”(Microsoft)的由來。Micro,微型計算機。Soft,軟件。它的名字,已經(jīng)說完了整個故事。
誰能想到,這顆專注于“軟件”的種子,長成了覆蓋全球的參天大樹。至今,微軟依然穩(wěn)坐全球前列,是一個深刻影響了幾代人的軟件帝國。
50歲。半個世紀。
這對一家科技公司,是穿越風(fēng)浪、定義時代的漫漫征途。放在人身上,可是一大半的人生。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別說50年。砍一半,就說25年吧。
加入微軟時,我23歲。25年過去。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成了個年近半百的活力老人。
但對我而言,在微軟工作的經(jīng)歷,仿佛昨日。
歷歷在目,從未模糊。
在微軟浸潤的14年,留給我的,遠不止履歷,更是深深烙在我身上的“印記”。
這些印記,在我身上扎根。如今,25年過去,它們早已生長在了我的血液里。不斷,不斷,雕刻著我。
它們塑造了我看待世界、處理事務(wù)的底層邏輯,是我面對選擇時的價值準繩。
甚至在我離開后,這些印記,依然持續(xù)影響著,我的幾乎所有成長和選擇。
就著微軟50周年的契機,容我斗膽邀請你,坐下來,泡杯咖啡。聽我同你分享7個,微軟給我留下的寶貴印記。
從哪里開始說起呢?
如果你有我郵箱、微信,你會看到。我的ID前綴,不是劉潤的拼音liurun,而是反過來的,runliu。
為什么這樣?
就從這里說起吧。
微軟,給了我“runliu”這個名字
時間撥回1999年。
11月,唐駿面試的我。面完之后,就通知我,可以上班了。
結(jié)果,入職時,我就鬧了個笑話。
1999年12月20號那天,一個23歲的愣頭青,帶著點兒對未來的憧憬與忐忑,走入了微軟的辦公室。
沒想到,人力大吃一驚:辦好手續(xù)后,你得說一聲啊。我們定好入職日期后,要通知接應(yīng)部門,給你辦理入職。你怎么就這么水靈靈來了?
啊。原來上班這事兒,還要特別預(yù)約的。只怪那時,“太年輕”。
過了兩天,12月22日。我終于按照程序入職了。入職的時候,HR給我設(shè)立的郵箱ID名,是runliu。
微軟,是一家美國公司。按照英文世界的習(xí)慣,名在前,姓在后。和我們相反。
你看過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嗎?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混入華府當(dāng)下人,被賜予了一個終身代號——“9527”。
從此,無論走到哪里,他首先被識別的,就是這個數(shù)字。
9527。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runliu,這個有點拗口的英文拼寫組合,就是我的9527。
它像一個數(shù)字胎記。從此,就那么牢牢地烙在了我往后二十多年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生里。
后來,我離開了微軟,去申請Gmail,下意識輸入的是runliu;
注冊Hotmail,還是runliu;
再后來有了微博、微信,昵稱首選,依然是“runliu”。甚至因為重名太多,你現(xiàn)在加我微信,看到的可能是“runliu02”、“runliu03”……
甚至,最近我在搗鼓.ai域名,第一時間搶注的,依然是runliu.ai。
仿佛離開了這個名字,網(wǎng)上的那個我就不完整了。
這個印記有多深?
深到后來,我兒子小米出生,我趕緊把他的名字縮寫,也注冊成了郵箱。生怕晚了,這個和他名字相關(guān)的簡潔ID,就被占了。
或許,我們都曾被賦予一個代號。然后,這個代號就成了你的一部分,甚至定義了你。
這份塑造,是環(huán)境贈予你的第一份禮物,無論你當(dāng)時是否覺察。
名字印記,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入職微軟后,我馬不停蹄開始了第一件事:10天培訓(xùn)。
在微軟,每年必須接受“十天制義務(wù)教育”
在微軟工作,有件事,絕對躲不掉:培訓(xùn)。
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把對員工的培訓(xùn),當(dāng)做一種“福利”。可選可不選。甚至,只做線上。
在微軟,培訓(xùn)不僅是“福利”,更是“義務(wù)”。
它被寫進了績效考核。完不成,扣你分。
除了巨大的線上培訓(xùn)庫,在微軟,每人每年,必須完成10天的線下正式培訓(xùn)。
這很像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在微軟,你得參加“10天制義務(wù)教育”。
對一些人來說,這或許是個麻煩事。但對視成長如命的人,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想想看。課程免費。機酒免費。活動免費。甚至餐飲免費。
學(xué)什么?什么都有。從前沿技術(shù)到管理藝術(shù)。你想學(xué),放開選。
有一年,有場線下培訓(xùn)活動。
那次,我被帶到一個會展中心。要是我騎車,從這頭,到那頭,都要騎個五六分鐘。
走在里面,身側(cè)是無數(shù)個房間,里面,全都是在講課。
課太多,新人少。為了讓你來聽,怎么辦?他們,甚至準備了小禮物。
我們的課,只要來聽,就送你鼠標。選我們的,送鼠標墊。我們送小玩偶。送筆。送T恤。
老師,成了“賣家”。學(xué)生,成了“買家”。求著你學(xué)。
3天。每次我走出會展中心,書包里,都塞得鼓鼓囊囊。禮物拿回家,鋪了一地。
還有的課程,是微軟請來的全球頂尖講師。他們在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西雅圖、歐洲......輪回授課。
只要你的上司批假。跨國?放心飛。機票酒店,公司全包。
只希望你,每年這么盡情學(xué)上10天。
這種對員工學(xué)習(xí)樂趣的滋養(yǎng),也印刻在了我心里。
現(xiàn)在,我對公司剛?cè)肼毜耐拢瑫r常會說這樣一句話:給成長者以時間。
但凡是我能提供的,但凡是他們想學(xué)的,我都十分樂意支持。
(那些年我刷過的課)
微軟像個苦口婆心的大家長。剛?cè)岵⑹W(xué)習(xí),成了微軟員工的本能。
有機構(gòu)做過測算,微軟每年培訓(xùn)支出,可能高達1億到3億美元。
1億到3億美元,什么概念?不少上市公司的估值,都沒到這個數(shù)。
然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激勵員工上,微軟付出的精力,難以想象。
還比如,微軟全球大會。
用“酒池肉林”來形容,都不為過。
微軟大會,那種見到神的感覺
每年7月。你是找不到微軟人的。
微軟財年到6月30日。所以,很多微軟人,會從7月1日開始請假。
沒請假的,會干嘛呢?去美國開大會。
大會,會把100多個國家的人招在一起。讓銷售和技術(shù),不斷知道總部開發(fā)出什么產(chǎn)品,互通有無。
這場大會,太讓人自豪了。不就開會嗎?有什么自豪的?
有一年,我去了一個城市。這個城市叫新奧爾良。
對,新奧爾良烤翅的那個新奧爾良。但這座城市并不是烤翅發(fā)源地。它盛產(chǎn)小龍蝦。
說回來。
我加入微軟時,微軟全球的員工,3萬人左右。
其中,會有1萬人參會。服務(wù)這1萬人的,隨同還有5000人。
當(dāng)時整個新奧爾良的人口,才50萬。1.5萬人突然涌進來,是什么概念?
上海這樣,大約3000萬人口的城市,突然一星期從全球各地,烏泱泱多了90萬人。
在新奧爾良所到之處,比如餐廳、酒吧,幾乎任何地方。只要你持有微軟員工卡,就能打折。
整座城市,在為你閃爍。
既然是開會。那,得怎樣的會議室,才能容納1萬人?答。巨大的體育場。
走進場館,各國的員工,不同膚色、語言,但都眼神發(fā)亮。我們舉著不同的國旗。這里是中國的,那里是德國的。非常熱烈。
簡直,就像一場小型奧運會。
(找找我在哪?)
那時,比爾·蓋茨退位了,是史蒂夫·鮑爾默主持。但那年比爾·蓋茨來了。
他本人出現(xiàn)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全場1萬人齊刷刷站了起來。我也跟著“啪”地起立。
那是一種,見到神一樣的感覺。
眼前這個人,改變了世界,定義了一個時代。而你,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偉大事業(yè)的一員。
那種強烈的崇敬、歸屬和自豪感,就像高漲的潮水,瞬間充斥內(nèi)心。快要溢了出來。
這種巔峰體驗,還會被大會期間,各種“不計成本”的安排,不斷放大。
比如,為了講變革主題,開場表演結(jié)束后,有一個登月艙緩緩升起。
煙霧里面,走出一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
對。就是那個,“第一個登上月球”,說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的,阿姆斯特朗。
又比如,在奧蘭多開會。微軟包下整個環(huán)球影城。
晚上只有我們在里面盡情玩耍。所有項目,免排隊。
那種專屬、奢華的體驗,讓你真切感受到,公司的雄厚實力,以及對你的重視。
所以,有時會有人問我,那種面對逆境時“我能行”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
很大一部分,就來自微軟全球員工大會給我的極致震撼,和無與倫比的自豪感。
站在峰頂固然自豪。但真正的考驗,往往發(fā)生在危機時刻。
當(dāng)公司需要你,你是否能扛起責(zé)任?
我加入公司的時間,很有意思。1999年12月22日。
再過9天,就是2000年了。
“千年蟲”危機,來了。
微軟帶著我們,成為了“追逐太陽”的英雄
這場危機,讓我一晚上,跨了6次年。
怎么回事?
當(dāng)時,計算機系統(tǒng),是用兩位數(shù)記錄年份的。1900年,1999年,顯示就是“00”年,“99”年。
這在之前,沒問題。但從1999年到2000年,問題就大了。
1997年到1999年,是“99”減去“97”,等于2年。但是1999年到2000年,是“00”減去“99”,-99年。
跨年的時候。萬一,飛機正在天上飛,還沒落地呢?萬一,銀行ATM出故障,瘋狂吐錢呢?萬一,鋼廠里,正在煉鋼呢?
微軟,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操作系統(tǒng)供應(yīng)商,自然處在風(fēng)暴中心。
理論上,在跨年這一天到來前,系統(tǒng)已經(jīng)升級完了。但是,全球這么多計算機,每一臺都成功升級了嗎?
沒人敢保證。
不敢想。不敢想。
于是,微軟為了確保全球依賴微軟系統(tǒng)的,都能平穩(wěn)跨入新千年,啟動了一個龐大計劃:
“Follow the Sun”。跟隨太陽。
全球動員了約7000名工程師,在主要時區(qū)設(shè)立支持中心。
那一晚,1999年12月31日,我這個剛?cè)肼毜男卤m然做不了核心工作,但被允許留在辦公室,見證了那一切。
辦公室里燈火通明,氣氛凝重。窗外是跨年狂歡的熱鬧。
甚至,有人從徐家匯的美羅城,拉了一條鋼絲到對面樓,表演著走鋼絲。人們歡呼著。花樣慶祝著。
而我們,守在電話和電腦前,心懸在嗓子眼。
我所在的上海支持中心,得負責(zé)亞太6個時區(qū)。
隨著零點鐘聲在全球依次敲響,工程師團隊像接力賽,24小時不間斷值守。
新西蘭作為最早進入2000年的國家之一,被太陽第一個照到。
整個辦公室,屏息凝神。直到新西蘭平穩(wěn)度過的消息傳來,辦公室里響起一陣釋然的掌聲。
然后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
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太陽,又照到了下一個時區(qū)。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音,在安靜的環(huán)境里,格外響亮。好。太好了。這個時區(qū),也沒問題。
然后,太陽照到了下一個。又一個。再下一個。
為了萬無一失,我們做了各種準備:
上海原本一共80名工程師。這回,早早派了20名去北京。萬一上海這邊出問題,就能立即切換給北京頂上。
不僅如此。我們還和同樓的聯(lián)合利華,一起弄了臺發(fā)電機,以防停電。
每確認一個負責(zé)的時區(qū)安全跨入,我們就小小慶祝一次。那一晚,我們至少慶祝了六次千禧年。
直到凌晨三點多,警報解除,我們才陸陸續(xù)續(xù)回家。
我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辦公樓,街上連出租車都打不到。我一邊走,一邊試圖打車。一路上,看到人們不斷慶祝。
最后,我還是硬生生,從南京西路步行了幾公里才回到家。
頭痛欲裂。身體酸痛。但心里,無比充實。
那一刻,我真切感覺到,自己不僅僅是在修復(fù)Bug,更是在守護信息時代的正常運轉(zhuǎn)。
很多大客戶用微軟的技術(shù)產(chǎn)品。比如證監(jiān)會。比如納斯達克。比如香港馬會。比如新加坡日報。
第二天,股市開盤怎么辦。賭馬數(shù)據(jù)報錯怎么辦。日報發(fā)不出怎么辦。
這7000名工程師,服務(wù)的,是這個世界的運轉(zhuǎn)。就像是世紀跨越背后,沉默的英雄。
而我作為其中一員,仿佛,剛剛拯救了世界。
我感受到了,責(zé)任的重量。我感受到了,平凡個體的榮光。
當(dāng)我經(jīng)歷過為世界“追逐太陽”的夜晚,這枚印記,就深深刻在了我身上:
有些時刻,工作不再是為了生計,而是為了守護某種更宏大的價值。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身經(jīng)歷這樣的“千禧年”。但,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類似的印記。
這個印記,叫:價值觀。
微軟,讓我真正相信了“價值觀”
支撐責(zé)任感的,一定是內(nèi)化的價值觀。
微軟的價值觀,我今天都還能背下來:
1)Integrity and Honesty 正直與誠實 2)Passion 激情 3)Accountable 可靠 4)Take Big Challenges 勇于接受挑戰(zhàn) 5)Open and Respectful 開放與尊重 6)Self-Critical 嚴于律己
這六大核心價值觀里,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我最看重的,就是“Integrity and Honesty”。
正直和誠實。
誠實,好理解。不撒謊。但你覺得,正直到底是什么?僅僅是“做個好人”嗎?
我后來花了很長時間琢磨,才慢慢領(lǐng)悟到正直和誠實的核心。它是一種更底層的狀態(tài):一致性。
什么是一致性?就是你心里想的、嘴上說的、和你實際做的,這三者是不是統(tǒng)一的?
誠實,是想和說一致。正直,是想和做一致。
我舉個反例。
很多公司痛恨采購收賄賂,但自己又給客戶采購送禮。這就是典型的不正直。因為,標準內(nèi)外不一致了。
想明白這點,“正直”就從模糊的道德光環(huán),變成了具體的行為準則。
現(xiàn)在,我自己開公司,每天其實都要面對很多誘惑。
去年,其實是我們比較艱難的一年,我們不怎么掙錢。但其實,我們有很多掙錢的辦法,只不過我們拒絕了。
那時,我們曾拒掉一個模式可疑的“AI自動賺錢系統(tǒng)”的合作。這個合作,我們要出的力很少,報酬很高。但是模式一聽就很可疑。堅決不能做。
類似的,也拒過一個著名品牌的公眾號廣告。因為他們的產(chǎn)品在我認知里,是在收“智商稅”。
還有很多很多人找我們,愿意投廣告。我們都拒絕了。
做這些決定時,不是沒有過掙扎。但一想到“一致性”這三個字,一切就清晰無比。
如果我們一邊倡導(dǎo)創(chuàng)造價值,一邊又推廣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談什么“正直”?談什么“誠實”?
這,就是價值觀的作用。
微軟的價值觀,像一把標尺,至今仍在校準我的行為。
這套找同路人的方法論,是微軟送我的禮物
關(guān)于價值觀,有很多定義。我的定義是,“你認為什么有價值”的觀念體系,就是你的價值觀。
價值觀的本質(zhì),是優(yōu)先級。
許多東西都是有“價值”的。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沒法既要、又要、還要。
得做取舍。
尤其是,當(dāng)你在面對重大決策時。你沒扔掉的東西,就說明它在你心中,更有價值。
比如,當(dāng)正直和掙錢矛盾了。選誰?
你選了不掙錢,那么正直就是你的價值觀。你選了掙錢,那么,錢就是你的價值觀。
價值觀,聽起來挺好。不過,公司強行定義的價值觀,真能對每個員工起作用嗎?
真是個好問題。
我記得,當(dāng)初微軟推行這套價值觀時,內(nèi)部也有不少討論。
隨著時間推移,我就看到,那些真正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人,會感覺越來越舒服,留了下來,并且相互吸引。
而那些不太認同的,可能會覺得別扭,逐漸離開,或者被淘汰。
這個過程,像一個緩慢的“自然選擇”。久而久之,整個團隊就形成了一種相對統(tǒng)一的“氣場”。
這個觀察,對我后來自己帶團隊,也很有影響。
我們這家小破公司,也定了自己的價值觀:激情、承諾、思考、行動、正直、舍滿取半。
面試新人,除了看能力,一定會聊價值觀,看是不是和我們“對味”。選合作伙伴,也會看對方行事風(fēng)格,是不是追求長期、誠信、共贏。
價值觀,能篩選同路人。
價值觀,也是最好的協(xié)同武器。
微軟教會我,別當(dāng)被人照顧的“巨嬰”
說到協(xié)同,我還想起一個,從微軟帶出來的習(xí)慣:我從來不帶助理跟在身邊。
你或許知道,一年我有150天,都在出差。我都是一個人,背上書包,拖著行李箱,自己去機場。
這件事,我是受到當(dāng)年,微軟一位負責(zé)全球業(yè)務(wù)的德國人啟發(fā)。
按理說,老板出行,得有助理全程打點吧?完全不是。他就一個人,拖著行李登機,非必要不托運。這樣,下飛機就出機場,坐上車,去開會。
嚴絲合縫。極其講究效率。
到公司處理事務(wù),他也沒助理在旁。開會間隙,就看見他“啪”地拿出來一疊打印好的,厚厚的日程本,一張張翻過去,在那兒仔細核對。
一邊翻,他還半開玩笑跟我說:“My assistant is very good at making me busy.”(我那位遠在西雅圖的助理,非常擅長把我弄得很忙。)
不需要助理時刻跟在身邊處理雜事。他只需要帶著那份信息完備的“行動指南”,就能獨立掌控行程。
這種做事風(fēng)格,在微軟很普遍。越高級別,越是“反感”被過度照顧。
比如,當(dāng)時同事曾為那位德國老板預(yù)留了專用電梯,他表示堅決不需要。不僅堅持和我們一起等普通電梯,進了電梯還主動幫大家按樓層、擋門。
在機場你想幫他提行李?他大概率會婉拒,自己拎起就走。
這種文化,也在我身上落下印記。
后來我出差,也從不帶助理。一個人,一個背包或登機箱,跑遍全球。自己處理并不復(fù)雜。
如果接機人來拿我的行李,對不起,我的行李里面裝滿金子,我不給你拿。
有時朋友驚訝問:“劉老師,您就一個人啊?” 我笑答:“習(xí)慣了。” 心里想的是:“難道我生活不能自理嗎?”
一個人出差,在強大的協(xié)作加持下,非常高效。
我的時間,全是我的助理同事在管理。我們可能幾天都說不上一句話,但工作照樣高效運轉(zhuǎn)。
幾乎所有協(xié)同,都依賴共享電子日歷。
日歷上,我的同事會把我的行程,標注得極其詳盡。時間精確到分,地點具體到會議室。航班高鐵信息、接送人是誰、聯(lián)系方式、行程預(yù)估時間、住宿詳情,以及會議背景資料。等等等等。
我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在那個日歷條目里。
而我需要做的,就是100%信任這個系統(tǒng)。然后,像精準執(zhí)行指令一樣,按日歷行動。
每次出門,我只需要打開手機,就清楚知道,下一步干嘛。
有時,半夜2點落地陌生城市,心里也不慌。因為所有信息都在手機里。我完全不需要打電話吵醒助理,確認早已安排好的信息。
這,也是微軟帶給我的印記。
微軟這50年,不斷在用它自身的起伏與堅韌,詮釋著“基業(yè)長青”的奧秘。
回顧我的人生幸事,莫過于在我20多歲的時候,加入了微軟這家偉大的公司。
在微軟,我感受過學(xué)習(xí)的極大樂趣。它重塑過我的行動邏輯。讓我體會過超越商業(yè)的責(zé)任榮光。
名字。培訓(xùn)。自豪感。責(zé)任感。正直誠實。氣味相投。協(xié)同效率。
7個印記。共同組成了現(xiàn)在的我。
哪怕已經(jīng)從微軟離職十來年,依然還在起作用。
這不禁讓我思考,一段經(jīng)歷,究竟能在一個人身上留下什么?
到底什么是真正寶貴,且能伴隨一生的?
或許,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真正能夠穿越時間、歷久彌新的,并非當(dāng)時的薪水職位,甚至不是那些曾讓你引以為傲的工作技能。
而是這些,被環(huán)境、被挑戰(zhàn)、被同伴、被文化,悄無聲息植入你內(nèi)核深處的,印記。
愿你回望來路,也能清晰辨認出那些,曾塑造了你的寶貴印記。
無論它們來自何處。
更愿你在未來的旅程中,有意識地去發(fā)現(xiàn)、去吸收、去沉淀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主動識別它們,打磨它們,讓它們最終成為你獨特的勛章,成為你行走世間、穿越風(fēng)雨時,內(nèi)心那束最穩(wěn)定、最明亮的光。
在微軟成立50周年之際,寫下這篇文章。是我的幸運。
也祝福你,在自己的故事里,也留下屬于你的,那熠熠生輝的印記。
P.S.
很多人相信,人工智能 是未來。卻不知道,該如何擁抱這個未來。
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是機會。卻不知道,如何才能不錯過機會。
所以今年,我和我的團隊,也正式推出了,2025“進化的力量·劉潤年中大課”。
6月7日,在上海影城,我會用一天的時間,和你好好聊聊人工智能。
不做現(xiàn)場直播。也不做事后回放。就讓我與你,獨家分享。
6月7日,就讓我們,現(xiàn)場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劉潤主筆/ 木言聲/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59原創(chuàng)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