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糖衣炮彈局,作者 | 咖喱奧
看到這幾天的微博熱搜和短視頻切片,可能不少網友都會發懵,一個油管3700萬的美國抽象博主,怎么跑到中國來了呢?
從3月開始,@IShowSpeed(“甲亢哥”)開啟了他在中國的直播,足跡先從上海到北京,之后去往各大中國城市,并引發了從民間到官方的集中報道和切片。作為一位地道的北美搞笑藝人,甲亢哥能受到這番禮遇和熱捧,確實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
甲亢哥當然沒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撬動變化,他反而被變化所選中。抽象文化的登堂入室讓他能被主流接納,對賬的流行又呼喚著一個典型人物出現,而短視頻平臺和網紅經濟則帶來了新的變現機會。
美國的文娛行業像一個斗獸場,過去,我們觀看好萊塢明星和NBA球員在里面表演歌劇和格斗劇,現在,我們只需要看到滑稽演員搞搞抽象就可以了。
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后來馬克思補充了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互聯網時代又為之增加了新的注腳,第三次可能以抽象的方式出現。
與「甲亢」同行
逛武康路、少林功夫、品舞獅、登長城、看變臉、喝豆汁。
這不是與輝同行,這是甲亢哥中國行。
可能和不少抽象圈內的粉絲預期的不同,甲亢的中國行并不抽象,反而很符合文旅宣傳的需求,顯得主流而具有宣傳意義。
因此這趟甲亢哥的中國行片段,頻頻出現在各地的都市媒體以及文旅賬號的主頁之中。如同一個熱劇播出后,劇集成為各地文旅流量包的情況。在甲亢哥中國行后,他同樣成為了各地文旅賬號的流量包。
而且作為中美兩開花的抽象博主,在各種宣傳文案前面,這些賬號還能帶上一句,“你可能不認識這位博主,但你一定見過這段視頻/這個表情包。”
抽象是一個層面,美國抽象博主是另一層面,甲亢哥的外國友人屬性,自然為文旅宣傳帶來了國際化視野。此處抄錄一段重慶商報的報道:
幾位重慶大哥帶上榮昌鹵鵝、烤乳豬投喂“甲亢哥”一位大哥說:“剛才我喂了他一口鵝腿,他說味道非常好!”另一位大哥大聲喊道:“把重慶美食帶向全世界!”
早在疫情結束后,在YouTube發布中國行的視頻,就成為了平臺的熱門視頻類型。長期生活在歐美媒介語境的網友,看到這些旅行博主視頻中的中國,確實會感到很大的反差感。而這些博主視頻切片以及視頻下的驚詫評論,又會被出口轉內銷,再度被國內媒體搬運報道。
但這些旅游博主畢竟體量不大,而且視頻拍攝過程也過于一板一眼。甲亢哥頭部油管博主的體量,讓他如今站在了這波浪潮之巔,而他天生的抽象圣體,又能夠在直播過程中制造不少熱梗出圈,也強化了傳播效果。
再結合下時事,甲亢哥中國行可以看作前段事件中美對賬的余波。
最近的互聯網輿論場,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一方面是對于21世紀初,《讀者》《意林》雜志的考古批評層出不窮,網友們感慨當年對于國外的過度美化誤導了不少觀眾,另一方面,在小紅書的對賬中,美國網友似乎發現了另一個中國的圖景,這也讓國內網友熱衷于在國外版本的意林中感嘆“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在關內念經界,甲亢哥肯定是文廟級別的。如同其他油管博主一樣,在甲亢哥的直播里展示的,主要是中國這幾十年發展所產生兩大產品,一類是安全,一類是現代化。
鑒于小炮并未擁有對此評論的新聞資質,因此還是摘抄兩段具備新聞資質媒體的評述,
“實時鏡頭下,“甲亢哥”的全球之旅可謂“事故頻發”,有被襲擊的,有被詐騙的,有被強行叫停的,有被搶的……相比之下,中國這樣既“量大管飽”又全程高能進展順利的,在他的直播生涯里并不多見。”
“在乘坐時速350公里的中國高鐵時,"甲亢哥"驚訝地發現,即便穿越隧道,2K畫質直播仍流暢無卡頓,高呼"中國贏麻了"。
網友們的情緒無疑對應著一種聲音,幾十年過去之后,攻守之勢已經改變。央視新聞客戶端的評論或許能反映這種變化:親眼看過中國的外國人在飛速“漲粉”,反華的“美國之音”的最后更新時間卻停在了3月15日。
它也對此打出了響亮的標題:
《16億“黑”錢打水漂 “甲亢哥”中國行讓誰破防了》
群英薈萃,抽象開會
甲亢哥的走紅,和抽象離不了關系。
在國內的互聯網,大部分人接觸到甲亢哥,是因為他因觀看大張偉的《陽光彩虹小白馬》而破防的視頻切片,在這首歌曲中,北京話中“內個”和北美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話語諧音,成為了國內的抽象文化結構北美身份政治話語的一類梗文化模板。
甲亢哥自身在北美的發展,本身也有點抽象。他早期走紅,是因為在游戲直播中容易破防暴怒,這讓小炮想起一位本土的抽象博主藥水哥,其早期發跡也是因為在一場直播中和彈幕中的一個網友進行了超長時間的對罵,可見兩人同屬抽象中的甲亢流派。
抽象本質上是一種對于意義的消解,無意義就是抽象的意義本身。在早幾年,抽象在國內還算亞文化,主要在直播圈、電競圈等圈層流行,以孫笑川、藥水哥等主播作為代表,主要受眾的男性特征明顯,還出現過嗨粉惡意玩梗,在微博上搞抽象說孫笑川是在演唱會用激光筆照蔡徐坤眼睛的元兇,導致蔡徐坤粉絲信以為真,今而在微博圍攻帶帶大師兄的情況。
甲亢哥如果在這個時候舉辦中國行,那估計是翻不起多大風浪,畢竟抽象還不太被大眾認知,其涉及的種族模因和地獄笑話一樣,都不太能被拿到明面上說。
不過后面時移勢易,蔡徐坤本身也加入了抽象全明星套餐,和抽象文化以及小學生群體日久生情,粉黑難辨。甚至連亞文化最角落的地獄笑話,也隨著牢大梗的出現,逐漸被更多人心安理得地傳播。
抽象也由此蔓延到全平臺,正式從underground走向主流平臺。在2024年,抽象更是成為了小紅書的年度關鍵詞。隨手翻一翻微博熱搜,會玩抽象似乎也開始變成一些明星的營銷點了,當然,這個時候的抽象也從《中國有嘻哈》走到《中國新說唱》,“前面什么JB富二代”變成“前面哪兒來的大井蓋”,逐漸人畜無害。
在這次甲亢哥的中國之行中,抽象同樣成為打通文化壁壘的一種方式。在上海,“甲亢哥”就走進人民廣場,和圍觀群眾一起唱起了《陽光彩虹小白馬》。在之后的行程里,這首歌也不斷被cue到,旋律響起頻率堪比《愛情公寓》中的美劇橋段。
面對甲亢哥這個大流量包,過來偶遇的網紅的和明星自然不在少數。在上海,甲亢哥就與知名歌手王嘉爾一起吃火鍋、打乒乓球。在成都,甲亢哥則與網紅田一名聯動,合唱了后者成名曲油王版本的《熱愛105℃的你》。
抽象當然是門生意。甲亢哥今年3月21日抖音開號,為此次的活動做鋪墊,之后的中國行的直播中,也有不少明顯的商務出現。這一波的中美文化交流,很明顯以網紅經濟為基底。抽象文化和其背后的短視頻產品,是中國試圖對外輸出的第三重產品。
而甲亢哥,這樣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把抽象的錢掙了。
一段毫無意義的回溯
2012年,洛杉磯的中美經貿論壇上,華人文化創始人黎瑞剛隨當時的中國領導人訪美,并和時任美國夢工場動畫CEO的杰弗瑞·卡森伯格簽訂合資協議。美國夢工場動畫和華人文化牽頭的中國財團就此組建上海東方夢工廠公司:中方公司控股55%,美國夢工場動畫持股45%。
這一時期中美正處于互利共生的經濟關系之中,經濟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創造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來描述這種“共生經濟關系”,這種關系猶如一家龐大的合資企業,而東方夢工廠自然也是這種關系的文化分支。
這一階段有不少中國資本進入好萊塢,這代表了當時兩國企業家對一種文化秩序的想象,中美兩國在原本的文化產業框架下進行資本合作,尋求一種新的格局。但在特朗普上臺前后,這類合作逐漸收縮,文化合作較少在共識層面進行,曾經世界最大的合資企業也逐漸解體。
抽象經濟和網紅文化由此成為了新時代兩國文化關系的隱喻文本,相比前一階段的文化產品,這些內容更為下沉,并進行了意義的降維,網紅大多無需在抽象視頻里討論電影中宏大敘事,當甲亢哥和網友合唱《陽光彩虹小白馬》,似乎一切盡在不言中。
但抽象并非毫無意義,消解意義正是意義本身,這也是一種對抗的姿態。正如在成都偶發的一位Coser不合時宜的玩梗一樣,抽象自然可以解構一切意義,但意義并不會因此消失。借用《好東西》中知名女權表演藝術家前夫哥的話:
這是個結構性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