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兩年半的火星探測計劃全面重啟,歐洲“站起來了”!沒有俄羅斯的幫助,歐洲將依賴于美國重啟計劃,并且打造歐洲第一款火星探測器。
的確,這計劃跟不上變化,而且歐洲部分本身與美國此前也簽訂了火星采樣計劃,這歐洲這下是真正意義上走向了“火星探測”的“春天”了。
但不得不說,這還是計劃之中,會不會存在變化,這個還不好說,因為美國部分就是最為關鍵的點,主要是歐洲在推動。
歐洲第一輛!美國帶俄羅斯飛向火星
的確,最初這一項計劃,本身是俄羅斯與歐洲的合作項目,但是在俄烏問題出現之后,歐空局(ESA)配合NASA走出了“斷項目計劃”,所以,很多人說得“科學無國界”,這一次事件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很顯然,在這個社會是不太可能出現“科學無國界”的,至少我個人從現實的角度來講,是沒有這樣的情況。
可能全球也只有我國能夠做到這樣“科學無國界”,在我國航天發展領域,嫦娥工程,中國空間站工程等等,都是全面開放的,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合作,不會因為其他問題出現變故,所以,這里簡單說明一下,也不多說了。
回到主要的問題上,按照官方發布的說明來看,這一次著陸器的任務是把羅莎琳德-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漫游車安全送到火星表面,并在火星表面為漫游車提供部署支持,是來自空客工程師將負責設計機械、熱能和推進系統。
而依照最初的計劃,由俄羅斯提供著陸器,并由俄羅斯質子 M 火箭在 2022 年發射,與俄羅斯的合作中斷后,歐盟在 2024 年 5 月與 NASA 達成協議。并且開啟了新一輪的合作計劃。
而ESA與NASA合作之后,那替代方案必然也就出現了,在這一次的說明之中,指出了NASA 將為該著陸器提供變推力減速發動機,并為火星車提供放射性同位素加熱器(RHU)。由于 RHU 的原因,該項目也將采用美國火箭在 2028 年進行發射,預計 2030 年抵達火星,所以,日期與中國天問三號采樣一樣。
作為歐洲第一輛火星探測器,美國替代俄羅斯去執行,也凸顯了其歐洲對該任務并沒有放棄,希望開啟歐洲的全面火星探索任務,而且2028年就是其中的一個窗口期,依照我國的天問三號計劃,也是在這個時期進行發射,并且先后兩次進行發射,實現對火星樣品的采集。
所以,在下一個窗口期之下,將是全球探索火星的重要年份,這主要是因為火星距離地球在這個窗口期的時候是最佳時候,相距的位置最近,在對探測器的消耗等問題上,肯定是縮減不少的。
然而,ExoMars項目的歐洲部分就算是穩定執行,對整個火星采樣任務來說,其實還是沒有頭緒。
火星采樣并不如此,美國還在拖后腿
的確,這一項計劃最終與NASA的聯合探索,主要就是完成火星樣品的采集,但很顯然,美國方面進行沒有那么順利,這歐洲第一輛火星車上去之后,也未必可以推動——ExoMars項目的整個計劃,這可以說只是歐美聯合火星樣品采樣返回的一部分,因為在美國這一部分,還在被拖后腿。
美國雖然在2025年公布了兩種方案,但是具體的確定還要等到年中,同時,就算是美國確定了方案,從最終的走向來看,NASA給出的時間節點就是最快在 2035 年將其帶回地球,最晚的話,那肯定也就是2040年左右了,這相比初期給出的“高成本計劃”來說,完全也是沒有什么變化的,所以,歐美合作的項目計劃并不是那么順利。
美國的變數太大了,以至于后面的火星采樣可能并不是想象的那個樣子,反正綜合性來說,現階段就是歐洲在研究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還是計劃才開啟,能不能跟上2028年的時間點,這都不好說。
對于國外的計劃,我始終站在一個點上,那就是計劃跟不上變化,反正一會這,一會那,維度就是中國的相對穩定一點,基本上就是按照計劃執行的。所以,還需要看中國天問三號表演了。
天問三號將火星采樣返回
同樣的時間節點,歐洲第一輛火星車2028年上火星,而中國的火星采樣返回航天器,將會直接去火星采樣,天問三號計劃一次實現“著陸-采樣-返回”,因此,著陸點即為采樣點。
同時,這一次任務我國依然會開啟國際合作任務,想跟中國天問三號合作的國家,都將開啟全面的合作,只要符合我國要求就行。
所以,天問三號在2030年左右,將有可能帶回世界上第一份來自火星的樣品,美國雖然規劃很多年了,但相對于中國來說,可能也是晚了不少,就算是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火星樣品采集,那也是跟不上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也將是我國在嫦娥六號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后,又一個世界第一的出現。當然,火星采樣的難度還不少,比如:
第一,采樣困難,如何在火星表面獲取樣品,從火面上起飛上升,是一大難點。
第二、樣品轉移困難,采樣返回需要在軌道上完成兩個目標之間的交會和樣品轉移,在系統設計上,對深空技術的要求很高等等。
這都說明了火星相對于月球樣品采集來說,也不在一個級別上,這對未來我國執行任務的來說,又是一次級別上的提升,只能說,期待我國能夠早點完成火星樣品采集,高難度的挑戰也將是我國對未來其他深空任務的一次實力提升,比較我國還有天問四號,天問五號等任務。
不過,挑戰是存在,而對于我國天問三號任務前,我國還會利用天問二號執行任務,這相對于是進行先前的技術驗證,這說明了我國不做沒有準備的任務,一個接一個的任務都是聯系在一起的,這就是基本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