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亞運村會展中心,一輛紅色法拉利格外醒目,廠商代表在現場略帶唏噓地嘲諷道:“中國人買不起這樣的豪車!”
那個年代的法拉利,堪稱是豪車中的“貴族”,在歐美市場都是趨之若鶩的豪華車型,能買得起的富豪本就不多,更別說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了。
國人對法拉利的印象,基本上也都是從電視上看到過,現實生活中根本就沒有見過。
再加上,出現在北京亞運村會展中心的這輛法拉利,又是法拉利的最新車型,型號為“法拉利348”,配備了3.4LV8發動機,動力強勁,最高時速可達281公里。
當時這輛車的售價為148.8888萬元人民幣,在那個萬元戶還是“獨角獸”的年代,堪稱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法拉利廠商代表有這樣的態度,實際上一點也不意外,篤定“中國人買不起”也很正常。
但有句話說得好:“你以為不代表我以為。”
廠商代表很快就被現實啪啪打臉,話音落下不久,北京商人李曉華就全款買下了這輛豪車。
這件事不僅在國內引起了轟動,連歐美社會也為之一振。
后來在汽車交接時,北京市市長親自主持,外媒記者拍下了李曉華和法拉利背靠天安門合影,一時間“來自東方的挑戰者”霸榜了西方媒體的頭版頭條。
法拉利高層也極為震驚,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評估中國的市場潛力。
李曉華也憑借此舉,成了中國第一個擁有法拉利的車主,因此這輛法拉利348也獲得“京A00001”的黑色車牌。
此后李曉華開著這輛豪車穿行,可謂是“一路火光帶閃電”極為拉風,不管到哪里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而說起李曉華,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李曉華不是什么有錢人的后代,父母就是普通的工人,早年的成長經歷與同齡人相比也沒什么奇特之處。
17歲那一年,他響應國家的號召去了北大荒,跟同伴們在一望無垠的黑土地上勞作。
八年后,他獲得了返京的機會,但生活和工作經歷也是平平無奇,燒過鍋爐,還在食堂里幫過工。
國家實施改革開放后,李曉華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逆轉。
他在廣交會上拿出了全部身家,以3600元的價格買入了一臺進口冷飲機,隨后便跑到北戴河做起了冷飲生意。
很多人都看不起這種小生意,感覺賣個冷飲能賺多少錢?還不夠瞎耽誤工夫呢!
殊不知,那個時候冷飲也算是新鮮事物,不到兩毛錢的成本就能賣兩塊錢,可以說是相當暴利。
李曉華僅用了一個夏天,收入就超過了10萬元。
后來冷飲市場崛起,競爭對手與日俱增,劉曉華就果斷把生意轉了出去,又開起了錄像廳。
別看那個時候的門票才幾毛錢,但是架不住看錄像的人多,而且還是24小時輪番放映。
僅僅半年時間,李曉華不僅早就收回了成本,還又狠賺了一筆。
感覺手里存的錢差不多了,李曉華就把生意轉了出去,然后跑到日本留學。
由于他嘗到了做生意的甜頭,在日本留學期間也不安分,總是在不停地琢磨商機。
那個時候,很多頭腦精明的人,都想著把國外的東西往國內倒騰,從同胞身上賺錢。
但李曉華卻不一樣,把國內的產品往外倒騰,想盡辦法賺外國人的錢。
經過一番考察,他發現日本人脫發很嚴重,對中國研制的“章光101生發水”趨之若鶩。
而當時的日本,還沒有這個產品的代理商,所以他就果斷拿下了日本的獨家代理權。
他在國內的拿貨價才4美元,但是在日本的銷售價格直接翻了50倍,200美元不講價,橫掃整個日本市場。
巔峰時期,他一個月的銷售額就高達80萬美元,回國的時候早已成了身價倍增的億萬富豪。
所以,一百多萬元買一輛法拉利,對于李曉華來說根本毫無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李曉華賺錢很認真,做公益也毫不含糊,買下法拉利的當年就向希望工程捐了200萬元,此后數年捐款累計金額超過了6億元。
而他買下的那輛法拉利348,盡管過去了三十多年,價值不降反增,一位迪拜富豪曾開出了2億的價格想要收入囊中。
因為李曉華當年買車的舉動,在國際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轟動,各國政要訪華的時候都想在這輛車上留下簽名。
三十多年來,這輛車的引擎上,已經收集了老布什、撒切爾、普京等六十幾位國家政要的簽名,可以說是一件當之無愧的收藏品。
李曉華直言不諱地表示:“這輛車屬于中國人民!”
他拒絕了迪拜富豪的收購,將汽車捐給國家收藏,成了一個時代進程的標志和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