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的國考錄用已經在公布了,雖然沒看到完整的數據,不過競爭會比往年要高,如果咱們想要走這個方向的,可以多去研究研究。不只是國考,定向選調、基層選調、央選、事業單位、省考、央國企等等方向,都需要研究。畢竟上岸的人只有那么多,其實路徑也有很多,比如高考不理想,院校層次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可以先上岸,然后再去考,比如遴選等等,一步到位還是很難的,這個在職業發展和體制內發展差不多是一樣的,最后的成就都是跳出來的,而不是一上來就完美。重點是路徑規劃,而路徑規劃的思路最好前置到高考報考當中去,前面錯了,后面要走很多彎路。
本文咱們來看看2025年度財政部擬錄用數據,總共80人,碩士研究生70人,博士研究生1人,本科9人,本科都在下面的監管局。生源院校63所,人數最多的是湖南大學5人,然后是北京大學4人和中央財經大學3人,接下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都是2人,其他的院校都是1人。留學的還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等。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從院校的類型或者擅長的來看,其實還有是有規律的,前面幾所大學的相關專業學科評估都很高。
財政部上岸的同學中,只有25人是應屆,或者是沒有單位,其他都是二次,有單位是大學的,寧波工程學院、天津財經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等。也有單位是銀行的,比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福建分行,進賢縣支行,青島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等等。還有安永、畢馬威、國家電網江蘇無錫供電分公司的。原本單位就不錯,這個在每年國考部屬的單位招錄中,還是比較常見的。
其實這個數據很簡單,后面還有招錄大戶,稅務系統、海關系統等等單位,歡迎關注。我們也會更新,會比對往年數據做分析。其實錄用數據可以幫助大家反向思考,把思維前置到高考,有很多路徑對院校和專業有要求,比如經常遇到的問題,選985大學的冷門還是選211大學的優勢熱門,每年都吵得兇。但吵了這么久也沒有答案,因為主體是學生,是家庭,而不是后面的選擇項,拋開主體談答案,沒任何用。這就需要我們家去探索找到我們的路,然后通過路徑規劃反向去做選擇,這樣的答案才是準確的。同樣大學也很關鍵,如果分數不占優勢,院校也不理想,那么我們需要提前去做準備,準備好了,普通本科一樣可以干掉985,211的同學。如果同樣的時間去做準備,原本就考不過他們,時間少的情況下,那就更干不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