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方能閱讀正文《財富的真相與人類社會的底層邏輯》
回答一個滿級讀者問題,他是做出口貿易的,確切地講,客戶就是美國。
你留言的那些事兒,我看到了,對于宏觀背景,我也沒啥辦法,我相信這是所有客戶在美國的出口企業都要面對的。
但是具體到你的問題,我可以提供一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你有個很大的優勢在于你企業規模不大,而且在這種加工貿易類型里面,你的資產算相對輕的。
資產重的話,這事兒沒轍的,你只能另找客戶,比如去其他國家開拓市場。或者你和美國的客戶談加錢,如果你能談得攏。
很幸運,你不是這類。
用軟件行業的話說,你其實是個做SI的。
就是說你是把各種半加工的東西攢起來,然后做二次加工,或者說,做私人定制的。
這種半大不小的生意,屬于客戶導向,市場導向的。
也就是說,你實際上是可以在美國繼續你生意的。這樣就等于是在地生產,就不是出口了。
2、做生意三件事,周轉,周轉,還是周轉。
這句話你肯定是懂的,你也一路做生意過來的,我也一路做生意過來的,你應該明白做生意的生死線就這點事。
那我為啥還要強調呢?
因為如果你去美國繼續你的SI模式的生意的話,你不要低估困難。
全世界很少有國內這么運行有序的環境。
好比在國內,周末要緊急調貨總能調到,你的下游供應商他隨時能夠拉到熟練工,加班完成你的任務。
國內的企業也好,個人也罷,有一條原則,生意為大。
哪怕今天自己要過生日,廠里出現了緊急任務,也得先擱置,改天不忙了再過。
國人一輩子都是這么長大的,習慣了。
小時候讀書最大,出去玩要等不讀書的時候,哪怕假期人擠人也玩不好。
長大后,結婚要等公司不忙的時候,即便是父母離世,也得是請假去操辦。
所有人都這么長大的,大家認為工作第一,生活第二,我們像大工廠一樣運行了很多年,形成了共識。
但美國不是。
你在美國真的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你非常緊急,但是對不起,工人不甩你,因為他們覺得生活第一,工作第二,假期誰來了不好使。
而且你找不到任何人能夠臨時頂上,你的供應商也沒法配合你。
甭管此前交情有多好,人家都不會放棄假期來幫你。
這就意味著,假如你沒有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假如你沒有心理準備,你沒有打一個很富裕的時間冗余,你很可能會掛掉的。
你許諾了什么日期交貨,到時候交不上你是要吃官司的。
這些地方是在國外做生意時一定要考慮到的。
你按照國內的周轉節奏,三個蓋子可以蓋七口鍋,你蓋習慣了也沒出過問題,實際上是大環境一直默默替你承擔了所有。
到了美國,工人也不配合,下游供應商也不配合,你真的要準備六口蓋子。
你那個周轉鏈條絕對沒法像國內一樣拉到極致,拉到極致,在美國,很快就崩了。
3、工序很重要。
在國內,有時候工序不是很重要,因為國內的員工超聰明,超有主動性。
或者說,國內人工供應非常充沛,那些不聰明的,沒有主動性的都被輸送到社會上當人才去了,你總能篩選出一幫很不錯的班底。
在美國是很難的,除非你從國內帶了一群班底過去。
美國的白人可能受教育更好一些,但是他們很貴,你這種又不是金融業,你能雇得起的多半是老墨。
老墨做事是很賣力的,比國內人還賣力,但腦子不好使。
你不可能指望他們能夠見縫插針,能夠自己把人,材料,機器無縫對接起來,不可能的。
你要自己排好工序。
什么時候材料到位,機器的時間到位,相關人員也到位,然后他需要做什么,什么標準,怎么一個時間安排,全靠你事先安排。
你就是諸葛亮,你得不斷地提供錦囊,老墨們只負責死板的執行,不負責帶腦子,不負責臨機應變的。
一個好的工序一定是倉儲盡量少,但是物料從來不會斷。
機器一直忙,沒有說這道工序的機器要燒掉了,下道工序的機器還在空等。
人也一直在忙,沒有人等機器,或者說明明該做技術工作的工人,閑得只能去做臨時的搬運工作。
這個統籌行為,全都指望你。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華羅庚統籌方法論,就是華羅庚教你們如何燒水泡茶葉。
咱們的工人都學過這個,有時候老板想不到,他們也想到了,他們自己會合理安排物料,機器,時間,以求效率最大化。
老墨真心不會,他們真沒有學過華羅庚統籌方法論。
這一點,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否則你去了會一團糟,這期間燒的,可都是你的錢。
4、別偷雞。
我知道你最關心的那些事兒,比如過海關報稅的時候,同品類,往低了報;不同品類,往假了報,指望僥幸不被查。
別逗了,真的,逮住一次,傾家蕩產。
你用逮住的概率和逮住的后果相乘,這個叫數學期望。
如果這個數學期望遠大于你正常過關的費用,那這種風險,就不值得冒。
你真正想要在美國搞出競爭力,競爭力一定在你自己這個人身上。
俗稱和那些白人小老板們比,你才是你們這家去美國創業的公司的優勢所在。
白人沒有那么拼的,該休息就休息了,你是可以在員工們休息了之后,親歷親為響應客戶的。
這就是你的競爭力。
你憑啥能搶單子?因為你快呀,你服務好呀,你出貨快呀,你為客人著想呀,你可以滿足各種私人定制的修改要求呀。
你要去美國賺錢,實際上賺的就只有這種錢,超快的響應速度,超強的內部資源管理效率。
如果你還想賺老美的錢,基本上就是親身赴美,在美國重組你昔日做的那套東西。
但這里面有一個關鍵點。
不敢去投產回報周期長的項目,那個風險很大很大。
特朗普跟小孩一樣,說變就變。
你做SI的無所謂,反正幾個月就開始賺錢了,如果不是這類,比如原料深加工,那還是拉倒吧。
有些人指望說美國未來的20年,會像我們過去20年一樣,逐步恢復制造業鼎盛的狀態。
這個想法,和做夢沒啥區別。
150年前,美國歷史上有過制造業發達的時期,但那個主要原因在于相比較于歐洲,美國當時的人力成本低。
任何一個地方,想要制造業繁榮,這個起點一定是人力成本低。
人力成本高,制造業就沒有辦法繁榮。
咱們想一個很簡單的循環。
特朗普加關稅,什么升高了?站在美國的角度,進口商品的到岸價格升高了。
那么是不是美國本土企業的盈利空間,就拉出來了?就可以鼓勵美國本土制造業了?
宏觀上是,理論上是,微觀上并不是,實際上也不是。
你我都是生意人,我們都很清楚,生產,消費與工資這之間,是有個時間差的。
進口商品因為關稅價格上漲,給本土制造業留足了利潤空間,到我真的能夠制造出商品,去賺這部分利潤,這中間的時間是以年計的。
一年后,我也許能賺到這個錢,但現在我賺不到。那只是一個畫的餅。
好,即便我相信特朗普永遠健康,我為了這個畫餅去投產,當下我就要如何?我就要雇人。
我一雇人,你就會發現人工漲了。
因為美國民眾習慣了買進口商品,進口商品漲了,他們的生活成本漲了,他們本來就有漲薪的訴求。
而我創業的這個行為,大幅度增加美國本土就業的崗位,崗位多而人少,這些工人更加有理由要求加薪。
兩相疊加之下,我的利潤空間還有么?沒有了呀。
因為加薪,我本土制造的東西會變得更貴,于是特朗普就會不得不再加關稅,再提高空間。
然后呢?然后就是工人又要加薪,我制造的東西更更貴。
沒完了,看到了么?
如果美國真的想要重啟制造業,除非1929大蕭條,工人裹著毯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那是可以迅速找到足夠多低廉的工人,去做出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去填補關稅升高帶來的利潤空間。
可如果真的開啟1929大蕭條,特朗普還能永遠健康么?
你品,你仔細品。
看到了么?無解的。
一個商業上無解的問題,恰恰醞釀著無盡的機遇。人為的衰退,就是最大的機會。
為什么?因為沒有人能夠把自己掐死,當然包括特朗普。
如果你看懂了那天我寫的財富底層邏輯的九個話題,你就該深刻意識到人類當下處在什么特殊階段。
在這個階段里,玩的是什么?我那天講得再明白不過了。
作為分走67%利益蛋糕里面的一員,你應該深刻地領會到當今世上的3%們,無論哪兒的3%們,做的都是同一件事。
而你要參考的,應該是67%里面的翹楚們,看看那些穿越了數個周期的前輩們的動向。
就像佟國維跟隆科多說的那番臺詞:
小多子,你這碗水還淺著呢,這個時候,誰說什么,你都應著,不要得罪,也不要答應。
等到那時候,等那件事發生了,你再押下去。
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方能閱讀正文《財富的真相與人類社會的底層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