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半年,扶弟魔前妻要復(fù)婚,原來被娘家趕出來了
我是張強,今年38歲,和前妻林梅離婚整整半年。
記得離婚那天,她抱著裝滿衣服的行李箱站在門口冷笑:"離開我,看你怎么養(yǎng)活女兒!"
現(xiàn)在想來真是諷刺,我不僅把女兒照顧得很好,還升了職加了薪。
我和林梅是相親認識的。
她長得秀氣,說話輕聲細語,第一次見面就給我媽織了條圍巾。
當時覺得這姑娘孝順,沒想到這份"孝順"會毀了我的婚姻。
結(jié)婚第三年,林梅第一次動我們的存款。
那天她眼睛紅得像兔子:"首付就差8萬,弟弟女朋友說不買房就分手。"
我心軟轉(zhuǎn)了賬,沒想到這是無底洞的開始。
女兒上小學(xué)那年,林梅偷偷把2萬補習(xí)費給了弟弟買游戲機。
我氣得摔了茶杯:"那是妞妞的英語班錢!"
她居然理直氣壯:"弟弟考公務(wù)員需要放松!"
最讓我心寒的是岳母住院那次。
林梅逼我賣掉了爺爺留的郵票:"你爸走得早,要這些破紙片有什么用?"
可當她弟弟開著我們用郵票錢買的新車來醫(yī)院時,岳母笑得滿臉褶子:"還是我兒子有出息!"
民政局門口,林梅把結(jié)婚證撕得粉碎:"你根本不懂親情!"
這半年,她每周都來要撫養(yǎng)費,卻從沒問過女兒期中考試考了多少分。
上周三晚上,門鈴?fù)蝗豁懥恕?/p>
林梅提著果籃站在門口,臉上堆著久違的笑:"妞妞睡了嗎?我...我想和你談?wù)劇?
她手指上還戴著我們當年的婚戒。
"復(fù)婚?"我差點被茶水嗆到。
她絞著衣角點頭:"我想通了,以后都聽你的..."
話音未落,她手機響了。
來電顯示"媽",她慌張地按掉,可我還是聽見了那句刺耳的語音:"別回來了!你弟媳嫌家里人多!"
"小林被她媽趕出來了。"買菜時遇到對門阿姨,她直嘆氣:"聽說她弟弟要換大房子,嫌姐姐離了婚住娘家丟人..."
昨晚林梅哭著坦白:"他們說我沒工作白吃白住..."
我看著她紅腫的眼睛,想起結(jié)婚時她弟弟搶走最大紅包的得意樣。
原來所謂的親情,在金錢面前這么不堪一擊。
"我可以幫你租房子。"我把紙巾推過去,"但復(fù)婚不行。"
她突然激動起來:"你是不是有相好的了?"
多可笑,到現(xiàn)在她還覺得問題在別人身上。
"每月探視女兒不超過兩次,禁止向女兒索取財物。"
簽字時林梅的手在抖:"你太狠心了!"
我沒告訴她,上周她弟弟偷偷聯(lián)系我,說要介紹"更年輕的姑娘"。
昨天帶女兒去吃肯德基,看見林梅在隔壁桌當服務(wù)員。
她躲著我們,可妞妞還是跑過去喊了媽媽。
回家路上女兒問我:"媽媽為什么不住大房子了?"
我鼻子一酸:"因為有些人把糖果都給了別人,自己就沒得吃了。"
林梅的故事讓我想起《歡樂頌》里的樊勝美。
有些女性從小被灌輸"弟弟是根"的思想,就像被拴著鐵鏈的大象,長大后明明能掙脫,卻習(xí)慣了跪著生活。
有句話說得好:"親情不是無底洞,填不滿是因為有人永遠嫌不夠。"
張強做得對,婚姻不是慈善機構(gòu),真正的愛應(yīng)該像存錢罐,有存有取才能長久。
你身邊有“扶弟魔”的故事嗎?
如果是你,會接受這樣的復(fù)婚嗎?
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