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48年,國民政府為了彌補巨大的財政赤字,濫發紙幣,導致物價飛升,造成了20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民眾飽受其苦,怨聲載道,沸反盈天。
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蔣介石派兒子蔣經國前往上海進行幣制改革。
接到命令后,蔣經國雄心勃勃地來到了上海,企圖從打擊囤積居奇的不法商販開始入手,同時成立了參與人數高達一萬人的“打虎隊”。
但此次打虎行動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在與上海大亨杜月笙的較量中,杜月笙只供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便使蔣經國“騎虎難下”,最后只好灰溜溜的離開了上海。
那么杜月笙口中的這位“大老虎”究竟是何許人?蔣經國為何不敢動及此人?
本期內容,我們就來聊一聊蔣經國“打虎”事件的來龍去脈。
- 通貨膨脹居高不下,蔣經國奉命前去改革
1948年,國共雙方的實力發生了根本性逆轉。
國民黨由攻轉守。國民黨軍隊平日里鋪張浪費,導致軍費開支急劇增加,再加上其所依賴的日偽產業以及外匯黃金儲備也早已變賣殆盡,財政開支只能靠課以重稅和濫發紙幣來維持,結果致使通貨膨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記錄。
截止到1948年的8月21日,法幣發行額已經高達6636946億元,為抗日戰爭前1937年6月的47萬余倍。由于國統區的面積日益縮小,所以濫發的巨額法幣集中在上海、廣州、南京等少數大城市中流通。
當時,人們對法幣已經完全喪失了信心,誰也不愿意貯藏,這使得法幣的流通速度越來越快,而物價也如脫韁的野馬般飛速上漲。
當時的法幣貶值究竟有多厲害呢?
《中國物價史》中曾記載了這樣一段話,說的是100法幣在不同時期內可以買到的物品:“1937年兩頭大牛,1939年一頭大牛,1940年一頭小牛,1942年一條火腿腸,1944年半只母雞,1946年一枚雞蛋,而到了1948年也就只能買下4粒大米。”
紙幣的印刷費用早已經趕不上貨幣的交換價值,鈔票還沒有廢紙值錢,甚至還有不少民眾拿鈔票來點煙。
為了扭轉這個糟糕的局面,1948年7月26日,蔣介石緊急召集了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王云五等人,于莫干山召開秘密會議,策劃廢除法幣。
8月中下旬,蔣介石接連發布了《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以及《金圓券發行辦法》等,下令收回法幣,禁止私人持有黃金與外匯,并且推出金圓券,與法幣的兌換率為1:300萬元。
但隨著濟南被人民解放軍攻克,上海更加人心惶惶。10月26日,上海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搶購商品熱潮,市民見物即買,甚至連錫箔、棺材都被一搶而空;11月9日,上海又發生了搶米風潮,國民政府所發布的金圓券信譽大減,民怨沸騰,百姓哀怨連天。
在此背景下,為了抵制通貨膨脹的持續危害,挽救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蔣介石向全國各大城市派遣經濟督導員,以打擊那些趁戰亂和貨幣貶值期間,投機倒把、囤積商品、倒賣金銀幣而大發國難財的奸商。
而上海則是蔣介石的頭號目標,蔣介石他派自己的兒子蔣經國作為上海經濟管制督導,親自前往上海,改革幣制,為金圓券的發行鋪平道路。
- 杜月笙冷笑:派人到揚子公司查一查
在改革之初,蔣經國來勢兇猛,雷厲風行,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在上海灘縱橫捭闔,上下其手,共抓捕奸商大戶高達64余人。
在這64名巨商中,還包括了中新紡織公司總經理榮鴻云、永泰和香煙公司總經理黃以聰、紙業公司董事長詹沛霖、棉布巨頭吳錫齡,以及證券太保杜維屏等“上海商業五虎將”。
如此大的舉動,震撼了全國。
在當時那個晦暗不明的時代,他的做法如同撥云見日般,為上海的老百姓燃起了新的希望。
而在奸商下獄后,上海的物價的確短暫地保持了穩定,岌岌可危的財政金融危機似乎也有所緩解。一時間,人人拍手,個個稱快,輿論出現了一片贊揚之聲。
當時的國民政府也借此發動輿論,大肆宣揚,各大媒體紛紛報道蔣經國的“打虎”事跡,有的報紙甚至將蔣經國稱作是國民黨的“救命王牌”、“活包公”、“蔣青天”。
蔣經國本人也沉迷于自己這短暫的勝利,想趁熱打鐵,借機在上海扎根。并考慮先取代宣鐵吾任上海警備司令一職,等過些時日做出突出業績后再取代吳國楨,出任上海市長。
與此同時,蔣經國想到了自己的舊相識賈亦斌。他想要任用此人,讓其擔任日后輔佐自己的副警備司令。于是,蔣經國三番五次打電話到南京找賈亦斌,邀請賈亦斌前往上海協助自己的工作,順便再看看自己的“打虎杰作”。
當時遠在南京的賈亦斌,早已聽說蔣經國在上海的大刀闊斧,他由衷地為蔣經國感到高興。但賈亦斌也清楚地知道,這只是個開頭,更大的困難往往都在后頭。
賈亦斌到達上海后,當天晚上蔣經國便設宴款待了他。
兩個人一番噓寒問暖之后,蔣經國得意地問賈亦斌:“你看我如今做得怎么樣?”
蔣經國本意是想聽聽賈亦斌對于他在上海政績的評價,就在他滿心歡喜以為賈亦斌也會像其他人那般稱頌他時,卻只聽到了賈亦斌的一句話:“開頭還不錯,但我怕你后勁不足。”
賈亦斌的這番話,如同一瓢冷水潑在了蔣經國的頭上。
蔣經國當即面露不悅之色,一言不發,心中若有所思。
果然不出賈亦斌所言,蔣經國的麻煩,很快便來了。
蔣經國先前抓捕的“五虎將”中,其中有一人是“上海灘三大亨之一”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當時蔣經國查出杜維屏等人“囤貨炒股”,并在交易所拋售永安紗廠股票2800萬股,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于是蔣經國便把他抓了起來。
消息一經傳出后,大家都在看熱鬧,兒子入獄,這位上海灘的大佬杜月笙又豈會善罷甘休?
蔣經國深知杜月笙在上海的權勢滔天,關于他兒子的處理也必定要慎重。于是他便多次約見杜月笙,想要和他商討一下杜維屏處置一事。
但奇怪的是,幾次約見,杜月笙都以有病為由進行推辭。
9月下旬,蔣經國在浦東大樓召集許多工商巨頭開會,以解釋此次政策的緣由。當時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了,其中也包括久未露面的杜月笙。
會議剛開始時,蔣經國照例客氣地向在座各位對于幣制改革的支持表示感謝,接著話鋒一轉,帶著威脅的口吻說道:
“如今仍有少數不明大義的人,仍在冒天下之大不諱,投機倒把,囤積居奇,操縱物價,借機發國難之財。本人此次來上海便是要秉公執法,誰若囤積物資逾期不報,一經查出,全部沒收,并于法辦!”
然而蔣經國話音剛落,臺下的杜月笙便不緊不慢地冷笑道:
“犬子維屏違法亂紀,是老夫管教不嚴,無論蔣先生怎樣懲辦他,那都是他咎由自取,我絕對服從。不過,據我所知,揚子公司所囤積的貨物,可比上海灘所有公司囤積的都多。希望蔣先生能夠一視同仁,派人也去孔令侃的揚子公司查一查,這樣才能使大家心服口服嘛!”
杜月笙的意思很明白了,他就是在質問蔣經國:孔令侃的揚子公司你敢不敢查?
此時在座的工商巨頭,全都一聲不發地將目光望向蔣經國,看他會做出什么反應。
杜月笙的這番話轉守為攻,指名道姓,完全出乎了蔣經國的意料,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隨后晃過神來便立即表示:“揚子公司若真有違法行為,我也一定會徹查到底,絕不姑息!”
原來,杜月笙閉門不出的這段日子沒干別的,一直在派人調查揚子公司,并掌握了充足的證據。
- 蔣介石大怒:總不能叫親戚丟臉吧
人前蔣經國的話說的那是鏗鏘有力,但回到辦公室后他卻是坐立難安。
因為揚子公司的董事長是孔令侃,他不僅是前行政院院長以及中國的大財閥孔祥熙之子,而且其姨母正是“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
宋美齡無兒無女,將孔令侃視如己出。如今的孔、宋兩家早已經連為一體、密不可分,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勢。況且揚子公司牽連甚廣,不僅與國民黨政府內部許多機構都有聯系,而且還與英法美等國常有往來。
如此一來,蔣經國又敢拿他怎樣呢?
此時的蔣經國進退兩難,自己前來上海做督導時,便提前通知過孔令侃,但其偏偏不聽,趁機大搞物資囤積。如此不把蔣經國這個“太子”放在眼里,這要是在平常,蔣經國就忍了。
但如今被杜月笙在大會上這么一逼,揚子公司違法亂紀的事鬧得人盡皆知,整個上海灘都在拭目以待,看來對于自己的這個“親戚”,蔣經國將如何處置。
事情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若蔣經國不做出點什么,只怕是難以服眾。于是他便橫下心來,向孔令侃開刀,并派經濟警察大隊長程義寬搜查揚子公司。
而蔣經國查封揚子公司,也成為了當時轟動一時的重大新聞。一時間,上海、北平、南京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揚子公司一案的消息。
對于此事,社會上的輿論也是劃分為了褒貶兩派。
一部分人對此表示歡欣鼓舞,認為蔣經國此舉是大義滅親,可喜可賀;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此案的處理拖泥帶水,愧對蔣經國“鐵腕”的作風,并且指責蔣經國是“只拍蒼蠅,不打老虎”。
賈亦斌得知此事后更是義憤填膺,深感自己對于蔣經國“后勁不足”的評價可能不幸而言中。
眼看著蔣經國先前用行政手段勉強維持的上海經濟秩序,此時也已經出現了崩潰之兆,物價開始飛漲,物資缺乏,生產停頓,到處出現搶購風,老百姓怨聲載道。
賈亦斌認為,在當下更應當大義滅親,依法嚴懲真正囤積居奇、橫行不法的“豪門資本”,以向老百姓做出交代。平日里即使口號喊得震天響,但一遇見真正的“老虎”就開始退縮,如此一來,那蔣經國這出“上海打老虎”不就成了一場具有諷刺意義的騙局了嗎?
于是,尚對蔣經國抱有一絲希望的賈亦斌,再三質問他道:“你對孔令侃一案究竟辦不辦?”
蔣經國本來就因為這件事情非常困擾,如今賈亦斌又一再提起這個自己最不愿意提及的話題,頓時就火冒三丈,雙眼布滿血絲地沖賈亦斌吼道:“孔令侃沒有犯法,辦辦辦,你叫我怎么辦?”
聽到蔣經國這句話后的賈亦斌,頓時拍案而起。
對于國民黨,賈亦斌早就失去了希望,但唯獨對于蔣經國,賈亦斌還抱有一線希望。認為他是一個有抱負有能力的領導,于是便一直追隨著蔣經國。
但如今賈亦斌見蔣經國不僅不敢承認自己的懦弱,還為孔令侃開脫,心中頓時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憤怒與絕望。只見他一掌拍在桌子上,沖著蔣經國大聲說:“孔令侃沒有犯法?孔令侃沒有犯法,誰犯法?你這個話不僅騙不了上海人民,更騙不了我!”
一瞬間,兩個人之間的氣氛降至了冰點。
過了一會兒,兩個人才終于都冷靜了下來。
而蔣經國也是嘆了口氣,無可奈何地對賈亦斌說道:“亦斌兄,你是有所不知,我是盡孝不能盡忠,忠孝不能兩全啊!”
此時的賈亦斌,才從蔣經國口中得知揚子公司一案的內幕。
原來在剛開始時,蔣經國的確是想對于孔令侃依法處置,但孔令侃哪能讓自己蒙受這么大的損失?于是在揚子公司被查封后,他便私下里找到蔣經國,并且想讓他看在二人關系的面子上疏通疏通,但蔣經國堅決不買他的賬。
孔令侃一看苗頭不對,便趕忙跑到南京向自己的姨媽宋美齡求救。
宋美齡當天便乘飛機趕到上海,并且特意將蔣經國、孔令侃二人約到永嘉路孔宅進行面談,企圖緩和二人之間的關系。
宋美齡勸說道:“你們是表兄弟,我們一家人有話好說。”
蔣經國聽后對孔令侃說:“我沒直接抓捕你就是為了給你留意余地,希望你能夠顧全大局。”
沒想到孔令侃聽后便炸開了鍋,大吼道:“顧全大局?你把我的公司給我查封了還要我顧全大局?我警告你,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還會跳墻,你要是把我逼急了,我就把你們蔣家在美國的家底全都給翻出來,大不了大家同歸于盡。”
最后蔣經國、孔令侃二人吵得不可開交,蔣經國臨走時撂下了一句:“我蔣某人此次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會依法辦事!”
宋美齡見二人絲毫不聽勸告,只好連忙打急電給此時正身在北平的蔣介石,蔣介聽聞后立即放下手中政務,急沖沖地飛往上海。
蔣介石前往上海的飛機剛一落地,宋美齡便帶著孔令侃捷足先登,搶先向蔣介石告了蔣經國的狀,并說蔣經國不明事理,還說什么家丑不可外揚,蔣經國此舉簡直是不給孔家留活路。并向蔣介石堅定地表示,決不能拿她這個外甥開刀。
于是在見到蔣經國后,蔣介石便劈頭蓋臉地將其訓斥了一頓,并且責令其不得再追究揚子公司一案。
接著,蔣介石又召見了上海督察組的官員,并親自為孔令侃開脫說:“人人都有親戚,總不能叫親戚丟臉啊,誰又能做到真正的鐵面無私呢?我看這個案子就到此為止吧。”
蔣委員長都如此發話了,底下的人一聽也只得作罷,悻悻離去。
而蔣經國也不得不放了孔令侃,當然也放了杜維屏等人。
最后,蔣經國也只能草草的收拾了幾個無關緊要的人,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凄涼地發表了《告上海市父老兄弟姐妹書》,宣布此次經濟管制的失敗,然后灰溜溜的離開了上海。
據說,蔣經國在離開上海的那天,還曾放聲向自己的好友賈亦斌哭道:“我真是報國無門啊!”
而杜月笙,此次雖然救下了自己的兒子,但最后卻因為得罪了上海灘有權有勢的家族,怕遭遇打擊報復,最后只好帶著全家人逃離上海,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