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是清明假期第一天,正是踏青賞景的好時節。這個清明假期,消費市場出現了哪些新變化。正值陽春三月,各地花海如期而至,今年踏青“賞花”成為主流,而賞花消費中又多了些新業態、新場景,一起去看看。
開啟“追花地圖” 解鎖假日賞花新姿勢
今年清明假期恰逢周末,隨著全國多地氣溫回升,明媚春日帶動了民眾賞花踏青出游熱情。平臺出游數據顯示,預訂清明假期周邊游的訂單量環比增長136%,賞花、登山等踏春項目受青睞,賞花游成大多數人的選擇,預訂量環比增長55%。杭州、南京、濟南、廣州、北京、蘇州、天津、上海、武漢和揚州等成為熱門目的地。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清明假期催生了不少“賞花”新玩法。去上海顧村公園櫻花島來一場“夜間賞花”之約,這里推出滬上首個沉浸式夜櫻光影秀,巧妙融合光影科技、國風表演與自然景觀,打造了一場“晝夜雙景”的櫻花奇遇。去江西、四川等地,體驗“空中賞花”的視覺震撼,游客可以搭乘固定翼飛機或直升機,在百米云端開啟“空中視角”俯瞰金色油菜花海。
游客 葉鈺:俯沖看下去,我覺得真的就是一整片,就像是一幅畫一樣,特別地好看,特別美,我覺得是非常值得來這么一次。
眼下,正值河南洛陽早開牡丹的盛花期,在洛陽,赴一場“漢服+音樂+牡丹”的沉浸式的文旅盛宴。
游客 杜明蕾: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牡丹,感覺非常驚艷,然后為了能拍出更好看的照片,也特意做了這次的妝造,跟牡丹進行搭配,非常喜歡。果然就是牡丹和國風更配。
此外,“坐著火車賞花”成為今年清明假期的新流行。清明期間,南昌局加開了廈門至武夷山北、南昌東至婺源等熱門旅游城市間的“賞花專線”,坐著火車欣賞七彩油菜花海,吸引著眾多游客紛至沓來。
玩轉“打野地圖” 鄉野觀光游向深度體驗轉型
這個清明假期,春日的活力正催生著一場別樣的消費熱潮,許多都市人向往山野春日的新鮮感,上演彎腰挖野菜的春日限定劇情。游客們在挖野菜、制青團、采茶炒茶中感受農耕文化,推動鄉村旅游從觀光經濟向深度體驗轉型。
清明假期,在江西萍鄉蓮花縣,千畝梨花、桃花正值盛放期。游客不僅賞花觀景,還可以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體驗挖野菜,制作青團、艾米果等美食,沉浸式感受大自然的野趣。
當地推出的現場挖野菜體驗項目,訂制野菜主題產品,預約訂單已經“爆單”。
江西省蓮花縣高灘農旅基地負責人 胡佳:預約來體驗的旅行團已經排到了半個月以后。我們特別開辟了野菜采摘區,指導游客識別野菜,采挖、加工野菜,讓大家享受春天的美好,感受生態旅游新場景的樂趣。
在安徽大別山海拔800米的茶山云海間,春茶正吐新綠,游客跟隨村民學習采茶、炒茶等農耕體驗,豐富多彩的農文旅融合項目,深受游客青睞。
游客 張冰清:我覺得還蠻新奇的,因為我們從小都生活在城市里,也體會不到茶葉這么來之不易,感覺很特別,跟我們以往的假期都不太一樣。
在云南省騰沖市近郊的荷花鎮,這個假期,許多游客跟著村民一起采摘一種紅色的野果。浙江海寧推出一系列農俗體驗式活動,受到周邊中小學生的喜歡,五月底前的營地排期已經被搶購一空。
海寧市馬橋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 高紫悅: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方法很神奇,很新奇。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慢節奏”旅行成新趨勢
這個清明假期,隨著大眾旅游需求更加多元,旅游市場迎來“反特種兵”式消費風向,以慢節奏為特點的“慢旅行”取代高強度打卡,成為游客釋放壓力的新選擇。
在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清明假期,景區創新推出“慢度假”體驗活動,游客置身于椰林樹影或臨海木臺,感受身心與海浪聲、風聲的和諧共鳴。
游客 曾倩:因為現在上班壓力還是會比較大,感受一下這種慢節奏的生活,思想會放空,人也會慢下來,也可以把生活節奏找回來。
游客 何婉盈:在這里的慢生活非常舒適,海水很清澈,天空很藍,給人一種很快樂的開心生活的感覺。
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親子事業部負責人 樓麗婭:我們推出了這個項目之后,游客的反饋非常好,來參加的游客也非常多。
清明假期,三亞蜈支洲島景區預計接待游客約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
這個清明假期,去大理洱海民宿制作扎染,體驗“住下來即是旅行”的沉浸式休閑場景;去珠海情侶路沿線“騎行驛站”,感受“無目的漫游”的松弛感。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5清明假期溫泉類酒店預訂熱度同比上漲23%,成都、三亞、大理、珠海、廈門等目的地熱度居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