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對美日“并肩作戰”滿懷期待,不料話音剛落,日方馬上和中國握手言和。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結束他的日本之行后,直接就“表白”了日本,強調“美國需要日本這個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訪問日本,同日防衛大臣中谷元會面)
難道日本對美國真的如此重要?赫格塞思的下一句話,暴露了真實想法,他直言這是為了“遏制中國”。
日本是赫格塞思亞洲之行的第二站,他在首訪菲律賓時,也說了類似的話,總之意思就是,美國要拉攏日本和菲律賓,共同“應對中國”。
(菲律賓是赫格塞思亞洲行的第一站)
對比菲律賓和日本,前者對此番表態只有同意,沒有反對。這是因為菲律賓實力太弱了,再加上現在因為杜特爾特被捕,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動蕩,菲總統馬科斯顯然是一個頭兩個大。
可是知道馬科斯想法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想在南海撈取非法利益,但自己又不行,所以這個時候,赫格塞思的一番話,可謂是打消了他的顧慮,不過他想的很好,但真正到了緊要關頭,美國會不會援菲,還是未知數。
至于日本,其想法卻是復雜的多。美國一直通過軍事同盟、經濟施壓、政治捆綁等方式,迫使日本配合美國的遏制中國的戰略。
具體表現有:在軍事上,要求日本擴軍對抗中國。之前美國駐日大使提名人選格拉斯稱,美日需共同應對“中國威脅”,要求日本增加國防預算。此前,美國還推動日本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統一指揮自衛隊,并與駐日美軍深化協作。
(美國駐日大使提名人選格拉斯)
其次在經濟上,特朗普曾威脅對日本鋼鋁加征關稅,并批評日本對進口大米征收700%關稅。雖然日本被迫承諾對美投資了1萬億美元,試圖換取關稅豁免,但美國仍繼續施壓。
最后是在國際舞臺上,美日都是G7成員國,但是每一次的G7聲明,幾乎都是由美國主導,日本能做的,就只有配合。
(G7外長會)
也正是在美方的“熏陶”下,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充滿了矛盾與對抗。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呈現出“經濟依賴與戰略對抗”的雙重性,既希望維持對華經貿合作,又在軍事、外交上追隨美國圍堵中國。
先看好的一面,日本十分依賴中國市場。目前日本企業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擴大在華業務,有日本在華企業的供應鏈本土化率已經達到了98%。
尤其是日本水產品,中國2023年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后,日本漁業損失慘重,日本首相石破茂多次呼吁中方解禁。
而相反一面,日本則是配合美國遏制中國,2025年日本防衛預算暴增了16.5%,試圖在西南諸島部署遠程導彈,其野心不要太明顯,目標顯然直指臺海。
(日本考慮在西南諸島部署遠程導彈)
之前2月的時候,日本艦艇還穿越臺灣海峽,隨后竟然又炒作“中國軍艦靠近日本”,試圖渲染“中國威脅”。
不僅如此,前不久日本政府還否認《中日聯合聲明》的法律效力,試圖推翻“臺灣是中國領土”的承諾。
至于中日之間的輿論問題,則是負面認知仍占日本社會主流,先前有調查顯示,超9成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不好”,但這也是受到了日媒的片面報道影響。
如果單從壞的一面來看,現在美防長赫格塞思要拉攏日本,對后者顯然是“瞌睡送來了枕頭”,但恰恰是因為日本依賴中國市場,使其不敢和中方徹底撕破臉,甚至說還希望主動和中方握手言和。
(第13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
就在赫格塞思表態的同一天,第13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在韓國首爾召開了。在這一會議上,中日韓三方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
如果光說“”交換意見,那可是三方各抒己見,但“達成共識”的意義可就有了明顯不同,這說明三國將在經貿領域展開更全面且開放的合作。這對日本而言,同樣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同樣是面對中美,日本會怎么選?
前面也提到,特朗普已經威脅日本加稅,而日本在經貿領域也很依賴中國,所以答案似乎顯而易見。
但軍事保護對日本同樣重要,難道就這樣棄美國于不顧?
如果日本真有想法,確實有可能出現這一幕,畢竟在當前全球化時代,很少有國家像美國一樣將“戰爭”掛在嘴邊,日本若是未來今后的發展,該如何選擇的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