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正式開啟一輪史無前例的全球性加稅攻勢。4月3日,美股應聲暴跌,三大指數集體跳水,納斯達克更是一度暴跌逾5%??萍脊砂櫛橐?,市值蒸發近萬億美元。特朗普以“拯救美國制造”為口號,將貿易政策武器化,卻不曾想,這一次“打別人一拳”的動作,砸碎的卻是自己精心打造的經濟“王牌”。
此次“對等關稅”的最核心邏輯荒謬至極——不是以真實稅率為依據,而是拿貿易逆差對出口總額“亂算一通”,再硬性貼上所謂“對美關稅”標簽。于是,中國被貼上34%、泰國36%、越南46%、歐盟20%的“對美稅率”,美方再按此數字的一半征稅,美其名曰“公平”“對等”。這樣的“算法”,荒唐得令人咋舌,卻被特朗普拿來當做經濟政策的邏輯基礎。結果市場用血淋淋的數據回應了這場政策災難。
開盤短短幾個小時,美股科技股重挫,市值蒸發8400億美元。其中,蘋果股價暴跌8.5%,市值蒸發2700億美元;英偉達、亞馬遜分別損失1700億和1360億美元;連一向穩健的微軟也難逃下跌潮??只胖笖礦IX飆升超28%,意味著華爾街正在經歷2020年疫情暴跌以來最猛烈的市場動蕩。
這不是單純的股市波動,這是市場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全面失望與反噬。華爾街一向擅長“適應”政策,但這一次,“對等關稅”的荒誕性讓投資者毫無安全感可言。高盛交易員警告稱,當前正見證“科技股瘋狂拋售”和“對沖基金激進做空”的雙重爆炸。市場已不僅擔憂企業成本上升、盈利下滑,更在為新一輪“全球經濟衰退”做準備。
特朗普曾一再強調,關稅是“好事”“能賺錢”“能逼迫他國就范”。但現實是,加稅換來的不是就業復蘇,而是物價上漲、成本飆升和全球對抗。經濟學常識早已告訴世人:關稅最終由本國消費者和企業買單。今天,股市的崩盤不過是前兆,明天美國民眾在超市貨架前、加油站旁的痛感,才是真正的后果。
更大的危機還在于國際社會的反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公開警告,美國的“對等關稅”將引發新一輪全球保護主義浪潮,歐盟將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據悉,歐盟成員國正準備在4月9日就25%鋼鋁關稅的報復方案進行投票,若獲多數通過,將全面反擊美方挑釁。英國政府也毫不示弱,列出長達400頁的8000種美國產品清單,擬定報復性關稅方案,覆蓋范圍從威士忌到牛仔褲一應俱全。
同時,這一輪加稅也更深層次撕裂了西方國家之間的政治信任。英國、法國、德國等傳統盟友突然發現,在特朗普的邏輯下,他們統統成了“占美國便宜的壞家伙”。而美國此前賴以自居的“自由貿易領袖”地位,已經一去不返。
連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都罕見發聲,稱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造成巨大影響”。WTO過去一直對成員國的單邊行動保持克制,但如今連這一全球最溫和的貿易仲裁機構都不得不打破沉默,可見形勢之嚴峻。
特朗普“對等關稅”的真實后果,不是打壓對手,而是攪亂全球產業鏈,引發連鎖崩塌效應。在高度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你對別人關上市場的門,別人也會關上對你的窗。而對于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美國科技企業來說,這不僅意味著市場份額丟失,還意味著來自歐亞的技術反制、稅收壓力乃至“戰略脫鉤”。
今天的暴跌,只是代價的冰山一角。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推進這場“自殘式經濟民族主義”,最終的代價將是美國制造的全球信譽坍塌,美國企業的資本流失,以及美國消費者的切身痛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