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譯文
天地之間都有著固定的規律,陰陽交合就能孕育出新的圣明。陰陽變化的規律,就是萬物運行的規律。只要是能把握住這個規律,那所有的事都能事半功倍;如果把握不住這個規律,那就會產生混亂。
所以說啊,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并不具備五種能力:看不見,不能吃飯,不能行走,不能言語也不能生育。三個月大的時候,眼睛發育好了就能看見了。七個月以后牙齒長出來了就能咀嚼食物了。三歲的時候頭骨縫長合才能說話。十六歲精氣通常就能生育了。
陰發展到極限就會變成陽,陽發展到極限就會變成陰。所以他們是可以相互變化的。
所以啊,小男孩啊八月才能長出牙齒,八歲才開始換牙,十六歲才到青春期。女孩七月能長出牙齒,七歲開始換牙,十四歲就到青春期了。
不過,德行低的人在青春期的時候就會放縱,導致生育功能紊亂。所以詩經有云:“乃如之人,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但是賢明的人則不一樣。他們會選擇完全成熟以后選擇作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詩經有云:“靜女其姝,俟我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瞻彼日月,遙遙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這些都是表達自己感情的詩句,都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城太陽和月亮了。
02
原文
夫天地有德,合則生氣有精矣;陰陽消息,則變化有時矣。時得而治矣,時得而化矣,時失而亂矣。
是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
故三月達眼而后能見,七月生齒而后能食,期年生臏而後能行,三年囟合而後能言,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
陰窮反陽,陽窮反陰,故陰以陽變,陽以陰變。故男八月而生齒,八歲而毀齒,二八十六而精小通。女七月而生齒,七歲而毀齒,二七十四而精化小通。
不肖者精化始至,而生氣感動,觸情縱欲,故反施亂化。故詩云:“乃如之人,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賢者不然,精化填盈后,傷時之不可遇也,不見道端,乃陳情欲以歌。詩曰:“靜女其姝,俟我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瞻彼日月,遙遙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急時之辭也,甚焉,故稱日月也。
03
囟(xin,四聲,信):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
04
這一篇原本是不想翻譯了,但是看了看感覺還是有點意思的。
這主要講的就是人在青春期以前的生長歷程吧。
換成現在的話就是孩子七八個月能加輔食,三歲能說話,十五六歲青春期就到了。
現在的話,應該是吃得好了,這些都提前了。小朋友兩歲左右就能說話了,十三四歲青春期就到了。
至于什么陰陽啊,主要是講究個順時。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拋開小朋友不談,在吃上,更講究順時。尤其是現在反季節的食物那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