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在隧道里還有網?中國太瘋狂了”……最近“甲亢哥”來中國做直播的事,在全網刷屏了。?
事情的主人公IShowSpeed(本名Darren Watkins Jr.)是一位在YouTube(油管)擁有 3700多萬粉絲的全球頂流網紅,今年20歲。他以夸張的表情、亢奮的直播風格聞名,被中國粉絲稱為“甲亢哥”。
2022年他開始全球邊走邊播,已經直播了大約25個國家。2025年3月,“甲亢哥”來到中國,開啟中國行,至今已經去過上海、北京、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僅其在上海直播的6小時,就吸引了560萬人觀看,收獲上萬條留言,數百萬觀眾跟著他一起見證了中國的開放包容、科技成果與文化底蘊。
“甲亢哥”在少林寺
在“甲亢哥”的直播里,他在成都看川劇變臉噴火被嚇到、在街上看到大爺掃碼騎車感嘆“看到了未來”;當然也有年輕粉絲“貼臉開大”對他唱《陽光彩虹小白馬》玩諧音梗、當街送作為C羅鐵粉的他梅西球衣……當西方網紅遇上東方魔法,在每個娛樂性、反差感的“節目效果”中,國外網友曾經被灌輸的刻板、冷漠、保守的中國形象一點點消解,反差性的敘事和社交媒體平臺的共情傳播讓更多的外國網友“圈粉”中國。
網友銳評:這哪里是“文化輸出”,簡直是“文化溢出”。
3月27日,中國駐美大使館發文稱贊“甲亢哥”的中國行,稱這位20歲的美國人氣網紅,正在用數字的方式彌合文化鴻溝,并為外國觀眾創造了解中國的新渠道。
“甲亢哥”的特別之處在于,作為搞抽象的“00后”網紅,他擁有大批年輕粉絲,直播讓這群年輕人以真實所見重塑對華印象,也證明了過去西方反華媒體需要加濾鏡、編故事的老套手段,如今只需屏幕對面的朋友親自走近就能輕松破解。
在近年來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后,數據顯示,“中國旅行(China Travel)”的話題熱度已突破10億流量。不僅“甲亢哥”,在外國游客的鏡頭下,公共交通的便捷、基礎設施的完善、民間手藝的絕活兒……那些大家早已習以為常的日常細節,在國外網友眼中成了不可思議的中國新標簽、新符號,他們幾天的沉浸式體驗足以解構西方媒體過去數年來編織的“反華”美夢。
此類現象并非個例。游戲“黑悟空”刷屏,為全球網友打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2025開年,DeepSeek驚艷世界;年后“哪吒鬧海”熱度攀升,一舉沖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突破影史多個維度的紀錄。
游戲、電影、技術工具……這些曾經被西方壟斷的領域不再是觸不可及的高墻。同時這也在提醒我們,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全球化從美國主導的格局走向另一種可能。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除了不斷進步的技術底座,傳播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無論是外國游客網紅“China Travel”的具身傳播,還是“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對賬”的民間敘事,我們看到,在抽象的國際傳播轉為具象的人際體驗時,中國的國際傳播正在迎來一個“彎道超車”窗口期。
上述這些“已然”,背后隱藏著“必然”。
從過去外媒主導下的“西強我弱”,到如今個體鏡頭下逐漸“東升西落”,大家漸漸明白,即便從不一樣的“他塑”主體看去,國際傳播的話語優勢也正悄然發生著改變。就好比一個古老與現代交融的東方大國,從“莫名被黑”到“圈粉無數”,這背后是自信方和不自信方的鮮明對照,也是從文化到科技,再到實事求是、多元包容、民生為大等中國模式和中國理念被世界人民看見與認同的未來趨勢。
如果說這是一場多方共同塑造的現象級“文化核爆”,那快樂是點燃它的原始要義,共鳴就是它所能及的終極目標。
就像“甲亢哥”在浦東機場告別時,抖音評論區的網友發出“下次帶你去吃折耳根”的邀約,從人心出發,跨文化的對話有時候其實很直白、很簡單。
作者:臧赫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