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是大自然萬物復蘇、陽氣升發的時節。不過,清明時節氣候多變,呼吸道疾病也相對高發。岳陽醫院呼吸內科王振偉主任醫師提醒市民,清明時節注重養生并做好常見疾病的預防,對于維護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衣:知寒知熱,適時增減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天氣預報顯示,未來數日沒有明顯降水,氣溫也不再“坐過山車”——白天20攝氏度出頭的氣溫對于人體感覺來說相對舒適,一天中的最低氣溫也在10攝氏度出頭。雖然民間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但王振偉提醒,此時只需要留意晝夜溫差,在早晚適當“捂一捂”,穿件外套擋擋風,特殊人群如老人、兒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等體質較弱人群注重早晚保暖,避免受涼誘發感冒、老慢支、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急性加重。
新華社圖表,4月4日將迎來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清明”。中醫專家介紹,清明時節陽氣漸升,養生防病應注重順應天時,疏肝健脾,祛濕邪,暢情志,以促進人體陽氣的生發與舒暢。 新華社發 德德德 作
食:清淡為主,養肝健脾
清明時節,肝氣旺盛,易克脾土,因此飲食上應注重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過于油膩、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損傷脾胃。市民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蓮子、紅棗等。春天正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可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薺菜、香椿、柑橘、草莓等。
在此推薦一道簡單易做的膳食:蒸鱖魚。鱖魚洗凈后魚身兩面開花刀,在上面擺上香菇片、火腿片、姜片,加點黃酒、精鹽、生抽后蒸15分鐘至熟即可。桃花流水鱖魚肥,春天是鱖魚肥美的季節,具有補虛損、益腸胃的功效。
?。呵鍧嵧L,保證睡眠
清明時節,氣溫逐步升高,各種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活躍。王振偉提醒大家,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和通風,讓室內空氣流通可以有效減少病菌滋生,預防呼吸道感染。居家環境中的粉塵、塵螨、霉菌、寵物皮屑等是最常見的空氣過敏原,易感人群(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一旦接觸容易誘發相關疾病,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甚至喘促的癥狀,因此要經常打掃房間,清除灰塵和雜物,保持室內整潔。王振偉建議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可使用加濕器或在室內放置一盆水,保持空氣濕潤,避免呼吸道干燥不適。
這一時節,人們容易出現春困的現象,這是因為春季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消耗能量較多。而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關鍵。市民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提高睡眠質量。
新華社圖表,北京時間4月4日20時49分將迎來清明節氣。此時節,楊柳依依風拂面,鶯飛蝶戲春意濃,好一派生機盎然之象。 新華社發 勾建山 作
行: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春意漸濃,是戶外踏青的好時節,適當的戶外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運動強度要量力而行,以微微出汗為宜,避免劇烈運動。
王振偉建議:運動方式上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六字訣養生功法等,慢跑能夠鍛煉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的耐力和抗病能力;六字訣養生功法等則注重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通過緩慢的動作和深呼吸,調節氣息,疏通經絡。在開展戶外運動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避免在霧霾天和花粉濃度高的時段外出運動,以免吸入有害物質,引發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
王振偉還向大家推薦一個守護呼吸健康的好幫手:迎香穴。該穴位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有通利鼻竅,疏風清熱的作用。市民可以用雙手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每次1—2分鐘,早晚各一次,能起到預防感冒,緩解鼻塞、流涕等癥狀的作用。
原標題:《清明·養生|氣溫適宜,“春捂”早晚捂一捂;“春困”來襲,充足睡眠要保證》
欄目編輯:陸梓華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