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持續增強基層干部群眾減負獲得感”作出部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凝聚監督合力,壓實問題整改主體責任,推動完善機制強化源頭治理,做好整改整治“后半篇文章”,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服務群眾。
3月21日一早,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橋頭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韓秀坤敲開了社區居民王秀勤老人的家門,幫助老人辦理80歲以上高齡津貼認證。“現在迎檢少了、考核更精簡了,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為居民服務上,這幾個月我已經上門協助近百名老人辦理了高齡津貼認證。”將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韓秀坤頗有成就感。
南陽市紀檢監察機關去年在暗訪檢查中發現個別鄉鎮存在督檢考過多過頻等現象后,全面壓實整改責任,督促協調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等部門開展4次會商研討,厘清職責范圍,確定整改任務。在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下,南陽市加大統籌規范督檢考工作力度,嚴格執行計劃管理、審批報備等制度要求,改進方式方法,落實“多考合一”,推動市級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總量壓減18.2%,考核指標精簡率84.8%,有效減輕了基層迎檢迎考負擔。
海南省瓊海市紀委監委整合監督力量,與市專項工作機制辦、市委組織部等相關部門聯合聯動,協同開展工作。“通過專項監督,我們發現村級組織普遍存在工作權責邊界不清、基層組織負擔重、辦事流程不規范、為民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其背后的職責體系不科學、屬地管理被濫用、職能轉變不到位等多種原因,不是一個村、一個鎮可以根治的。”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易輝華表示。
為推進系統整改,實現源頭治理,在市委統籌協調、市紀委監委監督推動、市委組織部牽頭落實下,瓊海市探索出“清單化手冊制”基層治理模式,依規依法梳理編制了管理工作清單、服務工作清單、治理工作清單3張清單,1本服務手冊,以及1個數字化信息平臺。規范后清單事項共55項177條,精簡率達40.8%,服務群眾辦理的13項32種業務可通過數字化信息平臺實現“零跑動”,為基層減負的同時,提升了辦事效率。
從“解決一個問題”向“整改一類問題”延伸,是甘肅省蘭州市紀委監委著力推動為基層減負的有效舉措。據了解,自2024年6月以來,蘭州市紀委監委監督推動全市深入開展村(社區)“濫掛牌”專項整治,累計清理各類牌子2600余塊。同時,建立健全全鄉鎮(街道)權責清單,梳理形成賦權事項194項,對村(社區)出具的證明事項清理規范,進行了大幅壓縮,以上促下切實為基層減負。
近日,江蘇省張家港市紀委監委專項監督檢查組前往樂余鎮,對基層減負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部分執法處罰權限的收回,給我們減輕了很大負擔。”鄉鎮履職事項清單的更新,讓樂余鎮綜合行政執法監管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減負成效有了切身感受。
為從源頭和機制上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制定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的改革任務。根據相關工作要求,張家港市樂余鎮、南豐鎮率先開展建立履職事項清單工作。市紀委監委、市委辦和市委編辦組成聯合調研監督組開展一線走訪,發現基層履職事項清單中部分事項的合理性、清晰性、準確性有待優化調整。例如,對于應急管理及消防等專業性強的工作,未充分考慮基層承接能力進行放權,不僅增加了干部工作負擔,還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和基層廉潔風險。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張家港市紀委監委立即同市委編辦召開專題會商會,深入分析基層履職事項清單存在的問題,并共同研究整改措施。市應急管理局、市住建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重新厘清市鎮兩級管理事項權責邊界,收回部分執法處罰權限,并在鄉鎮履職事項清單中區分基本履職事項、配合履職事項和上級部門收回事項,讓基層干部能夠依據清單規范履職。
(本報記者 劉遠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