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三年,烏克蘭的電廠、油庫還在撐著,俄軍愣是沒下狠手,直接讓持久戰拖成了爛攤子,解放軍可沒打算重蹈覆轍,臺海演習第二天就模擬炸高雄天然氣港,370毫米超級遠程火箭炮直接瞄準了高雄港永安液化天然氣站,目標明確:一開打就讓臺灣斷氣斷電。
臺灣島上,天然氣發電占了半壁江山,炸了這個站,等于掐住命門,臺軍急著搞防護演練,可面對火箭炮齊射,誰能擋得住?
俄烏戰爭一開打,誰也沒想到會拖成這樣,三年過去了,烏克蘭的電網還在喘氣,油庫也沒全炸干凈,俄軍一開始壓根沒把能源設施當回事,導彈和火箭炮存量少得可憐,精確制導炸彈也沒跟上,空天軍甚至沒怎么出動掩護地面部隊。
結果烏克蘭撐著備用電源和殘破的能源系統硬是打起了持久戰,俄軍坦克開到哪,補給跟不上,仗打得磕磕絆絆,連西方援助的武器都源源不斷送到了前線,這事兒給人的教訓太明顯了:打仗不能磨嘰,能源命脈不掐斷,敵人就能茍著跟你耗。
反過來看解放軍的臺海演習,思路完全不一樣。2025年4月2日,天還沒亮,370毫米超級遠程火箭炮拉出來,目標直指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臺灣最大的天然氣進口樞紐。演習里,火箭炮模擬齊射,每個儲氣罐挨一發,地面靶場直接被炸得稀巴爛。
這不是隨便秀的,而是實打實的戰術推演:開戰第一天,就要把臺灣的能源命根子炸上天,臺軍那邊早知道這地方重要,海軍陸戰隊第99旅、憲兵、警察、海巡、消防,早就拉出來搞過防護演練,可演練歸演練,真碰上遠程火箭炮,誰能頂得住?
高雄港永安液化天然氣站可不是個小目標,這地方是臺灣能源供應的“大動脈”,臺灣島上,天然氣發電占了總發電量的50%以上,光靠這一個站,就能撐起全島用電的半邊天。
解放軍算得很明白,一發火箭炮下去,只要引爆一個,旁邊幾個罐子保準跟著殉爆,爆炸范圍一公里內,啥建筑都剩不下來,臺當局設計這地方時,肯定考慮過安全距離和防爆墻,但那是民用標準,哪扛得住軍用火箭炮的飽和攻擊?
再往深里想,解放軍這招不只是炸個天然氣站,而是要把臺灣的整個能源系統打癱,俄烏戰爭里,俄軍沒做到的事,解放軍顯然不想再犯。
烏克蘭的電廠、變電站被打得七零八落,可俄軍火力不夠,沒能徹底斷電,烏軍還能靠備用電源撐著雷達和指揮系統,臺灣這邊不一樣,電網本來就老舊,變電設施修修補補用了多少年,收回來還得重建。
解放軍要是真動手,電網、電站肯定是第一波挨炸的,沒了電,臺軍的雷達、導彈發射架全成擺設,備用發電機能撐幾天?接著再把儲油罐、大工廠挨個點名,武裝無人機再掃一遍,臺灣想恢復都沒戲。
這招狠就狠在“陽謀”,解放軍演習擺明了告訴你:火箭炮管夠,目標鎖死,隨便找個地兒就能發射,美制“海馬斯”火箭炮在烏克蘭戰場上早證明了,箱式火箭炮機動性強,陣地要求低,瞄準了就打,臺軍攔都攔不住。
高雄港的天然氣站體積那么大,藏都沒地方藏,臺軍反導系統再牛,能擋幾發?更別提解放軍還有精確制導炸彈和導彈等著補刀,炸完天然氣站,臺灣的工業、民用用電全線崩盤,臺當局還拿什么跟大陸耗?
說到臺灣的能源結構,那就更沒法看了,除了天然氣占大頭,煤炭、燃油加起來也撐不起多少,臺灣的能源九成靠進口,儲備撐死幾十天。
臺當局老愛吹自己有多少存糧、多少油,可真打起來,這些儲備有什么用?解放軍一開戰,火箭炮、導彈招呼過去,存油罐炸了,天然氣沒了,電廠停擺,糧食再多也沒電做飯。
能源戰打的就是釜底抽薪,斷了電、斷了氣,臺軍連持久戰的念頭都別想有。
臺海演習就是在亮底牌:武統開打,絕不手軟,能源設施一個不留,高雄港永安天然氣站只是個開始,電網、油庫、工廠,全都在打擊名單上。
臺當局就算提前知道戰術,也只能干瞪眼,火箭炮一響,天然氣罐炸上天,臺灣的能源命脈就斷了,剩下的事不過是時間問題。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