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打這場仗無疑是一次豪賭,打贏了收獲巨大;可要是輸了,那后果就不堪設想。美國和中國看似沒有直接卷入,但實際上也都各有好處,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最慘的就是烏克蘭,成了一個任人擺布的棋盤,基本沒有多少自主決定權去左右輸贏。美國一心希望這場戰爭持續下去,為啥呢?因為只要戰火不熄,就能不斷刺激歐洲資本尋求避險。大量歐洲資本會一股腦地流向美股、美債和美元,美國可不就賺得盆滿缽滿了?而且,持續的戰爭還能慢慢消耗俄羅斯的實力,猶太資本家更是趁機大肆收割烏克蘭的核心資產。
對中國來說,同樣也有不少好處。冬奧期間,中國就明確表示要和俄羅斯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如今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親民,大部分都供應給了中國。雖說西方媒體對此有各種論調,但從實際利益來看,中國以實惠的價格獲得了穩定的能源供應。
以前俄羅斯更偏向西方,可如今國際形勢風云變幻,雙方加強合作也是順應時勢。要是俄羅斯在戰爭中失利,被美西方不斷打壓,那未來很可能會給中國的戰略環境帶來不利影響。所以,維持和俄羅斯的良好關系,既能為自身經濟建設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又能爭取大約10年的和平發展期。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再發展10年,美國想要封鎖中國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回顧2014年俄羅斯拿下克里米亞時,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GDP下降到85%左右,直到2022年才恢復到2014年的水平。而同一時期,美國GDP增長了31%,絕對值達到了5.5萬億美元;中國更是增長了69%,絕對值增長7.4萬億美元。可見,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美國和中國都是受益者,此次俄烏戰爭的情況與之前差不多。
如今歐美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沒辦法,只能更加倚重和中國的合作。在能源領域,中國收獲滿滿。2014年雙方談判天然氣協議時,俄羅斯開價每千立方500美元,中國希望能專線供應,價格降到每千立方370美元,還要求不經過第三方國家,一開始俄羅斯沒答應。
但克里米亞戰爭后,歐美日韓都不再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最終還是同意了中國的要求,專線管道直通中國大慶,價格每千立方350美元,部分交易還能用人民幣結算。此次俄烏戰爭后,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從每年350億立方米提高到480億立方米,石油供應從9000萬噸提升到2億噸,而且全部通過陸上管道供應。和海運相比,陸上運輸成本降低了,安全性也提高了。一旦美國冒險封鎖中國的海上能源生命線,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也能保證中國的能源需求。
所以就個人觀點而言,目前的俄烏戰爭美國無疑是最大贏家,但中國也確實是實實在在地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