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12月間,延安大學露天學習幾何的學生。一張骨牌凳坐在室外,看穿著就知道天氣很冷了,就這么坐在室外學習,學習條件夠艱苦的。
正在使用天平的延安大學學生。
當年的延安大學就是設立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之中。
1941年7月13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兩次會議討論,中共中央決定將澤東青年干校(1940年5月成立)、中國女子大學(1939年7月成立)、陜北公學院(1937年10月成立)三校合并,命名為延安大學,吳玉章為校長,趙毅敏為副校長。
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延安大學、魯藝(1938年4月成立)、自然科學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 學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學干部學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稱仍為延安大學,校址設在延安橋兒溝“魯藝”原址,校長仍為吳玉章。
大學下設魯藝、自然科學院、社會科學院、民族學院、新文字干部研究班、中學部。其中魯藝下設戲劇、音樂、美術、文學4個系;自然科學院下設化工、機械、農業3個系。
正在室外進行測量的延安大學學生。
延安大學化工系學生正在聽課。
正在做化學實驗的學生。
條件雖然很艱苦,可這化學實驗室還是像模像樣的。
延安大學條件很艱苦,學生們自己吹玻璃制作化學玻璃器皿。
學生們自己動手制作的玻璃器皿。
農學系學生正在觀察植物標本。
觀察顯微鏡的學生。
拍攝這些照片的是英國人約瑟夫·尼達姆(Joseph Needham)博士,也就是著名的李約瑟博士。
我這里不少的老照片、老版宣傳畫
喜歡我發的文章,就請關注一個,還請經常來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