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廣東省廣州市,“有矛盾糾紛,找綜治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訪問當地主流媒體網頁,可輕松找到市內各綜治中心的列表信息,地址、聯系方式、服務時間、外觀圖片等,均一目了然,方便市民群眾“按圖索驥”。
“2022年開始,我市啟動綜治中心提檔升級行動,加強軟硬件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統一形象標識,進一步提升綜治中心的辨識度與群眾查找的便利度。”廣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太平表示。
近年來,廣州市以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為主抓手,大抓基層實抓基礎,完善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源頭預防、多元化解機制,全力防風險、護穩定、保安全、促和諧,加快實現“一個中心管平安”,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廣州實踐走深走實。
標準化打造“一扇門”
對于居住在黃埔區的群眾來說,遇到煩心事、揪心事往往會想到去水西路12號。此地是黃埔區綜治中心,走進中心大門,大多數矛盾糾紛、法律困惑都可以得到解決。
黃埔區綜治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進駐了18個職能部門,設置31個接待窗口,具備“信訪接待、矛盾調解、法律服務、勞動仲裁、行政復議、訴訟判決、司法矯正、心理安撫、預測預警、指揮調度”十大功能,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群眾只需進一扇門,案件涉及的其他部門和問題,都由綜治中心協調聯系解決。”該負責人舉了個例子:2023年,大沙街某工地因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工資專用賬戶被外省法院凍結,導致60余名工人被欠薪。工人們多處求助無果,后經人指點,來到黃埔區綜治中心反映訴求。因案涉多個部門和外省法院,綜治中心立即組織入駐的信訪、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門及屬地街道分工協作。經協調溝通,外省法院依法解封了工資專用賬戶,工人順利領到了工資。
“我們以規范化建設為主牽引,將各級綜治中心建設作為平安建設基礎工程常抓不懈,全力打造標準化實戰平臺陣地。”孫太平表示,綜治中心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中,發揮著“1”的核心樞紐作用,必須高標準建設。
據介紹,廣州堅持標準引領,印發《廣州市、區、鎮(街)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指引》,分級明確綜治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設方式、運作模式、主要任務、運行體系,初步形成具有廣州特色的綜治中心建設“地方標準”。同時,出臺《廣州綜治中心視覺識別系統規范》,統一門頭外觀、前臺背景、名稱標牌、上墻制度等視覺系統設計,顯著提升綜治中心辨識度,方便群眾辦事。
多元化化解“千千結”
2024年6月,白云區大源街發生一起因某電商跑路引發的群體性經濟糾紛,涉及供貨商199家。大源街綜治中心收到信訪訴求后,啟動應急響應,通過“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系到電商責任人,隨后“一室三所多部門”(法庭駐點法務室、司法所、派出所、市場監管所以及街道各職能部門)聯調隊組織供貨商與責任人協商和解方案。經過兩個多月日夜調處,175家供貨商與責任人達成調解協議,其余供貨商擬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分歧。
這起涉案金額巨大的群體性糾紛能夠就地妥善解決,得益于綜治中心的聯調聯動機制。據悉,大源街擁有全國首個超百億交易量的“淘寶村”,涉電商矛盾糾紛多發易發。大源街以綜治中心為依托,建立“一室三所多部門”聯調聯動機制。在此基礎上,還成立了物流行業、電商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多元調解體系,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園區。2023年,大源街獲評廣東省信訪工作示范街道;大源村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
“我市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突出多元化參與,推動協同發力。”孫太平介紹,廣州發揮三級綜治中心平臺優勢,市級主統、區級主戰、鎮街主調、村居主防、網格主查“五責聯動”,建立綜治中心會議研究、首問負責、部門聯動、協同配合、情況報告及反饋、網格化排查等各項制度,統籌各類資源力量有序參與各類糾紛多元化解,讓綜治中心具備的核心功能“一清二楚”。
據悉,為進一步健全多元解紛機制,推動源頭創穩,切實把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廣州制定了《廣州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條例》,已經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按程序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批。該條例明確,要完善綜合調處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一站式”化解。
精細化推進“前端防”
永慶坊綜治中心是荔灣區多寶街道的社區級綜治中心。記者在中心的電子大屏幕上看到,各景點區域活動人數實時更新,重點場所實時畫面一目了然。
“2023年以來,我區打造的智慧景區平臺實現了街區重點場所全覆蓋。”多寶街道綜治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假期,永慶坊共接待游客數量近130萬人次,得益于“智防”系統的助力與分級預警機制,假期未發生涉及游客人身財產安全的事件。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州構建“綜治中心+網格化+最小應急單元+智能化”的現代化社會治理基礎工作體系,精細化推進源頭治理,充分發揮“廣州街坊”等群防共治力量,及時排查和預防風險隱患,將大量安全風險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廣州還不斷完善指揮調度機制,構建實戰體系。以“綜治中心+指揮中心”雙核驅動模式,統籌開展全市安全穩定情報信息研判、重大風險防范、日常值班備勤、應急事項指揮等工作。同時,突出專項化攻堅,發揮各級綜治中心統籌協調、督辦落實作用,聚焦“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工作,推動各入駐單位承擔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主體責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排查矛盾糾紛16.39萬余宗(其中揚言極端類線索1908宗),化解15.79萬余宗,化解率96.34%。
調解組織在前端預防工作方面,也發揮了顯著作用。2024年,廣州各類人民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23.8萬次,預防化解矛盾糾紛11.6萬件,調解矛盾糾紛8.1萬件,調解成功率98.19%;推動17.07萬件糾紛成功化解在訴前。(法治日報記者章寧旦 鄧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