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市是海南省下轄的縣級市,以下是其概況:
- 地理環境
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北部灣東岸、昌化江下游。土地面積 2272.29 平方千米,12 海里內海域面積 1823 平方千米,灘涂面積 11.25 平方千米,海岸線 133.92 千米。地勢東高西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有山地、谷地、丘陵、臺地、平原等 7 種地貌。
- 人口數據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東方市常住人口為 444,458 人。截至 2023 年末,戶籍人口 46.81 萬人,常住人口 46.02 萬人。
- 氣候特征
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終年無嚴寒酷暑、無霧霾冰霜,年平均氣溫 25℃左右。日照充足,日平均日照時數 9.5 小時,是海南省降雨量最少的地區,年均降雨量 1100 毫米左右,蒸發量 2000 毫米左右,季風特性明顯。
-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始于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始設九龍縣,隋朝改稱感恩縣,后歷經變遷,1952 年成立東方(小)縣,1997 年撤縣設市。
- 行政區劃
截至 2022 年末,轄 8 個鎮,2 個鄉,市政府駐東方市東府路市委 3 號辦公樓。
- 經濟發展
2023 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48.43 億元,比上年增長 6.6%。農業發達,農業增加值增速連續 4 年排名海南省前兩名,工業已初步形成以油氣加工為主導的工業聚集區。
- 文化特色
是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發源地之一,素有 “感恩福地、花梨之鄉” 的稱號。
- 交通狀況
水陸交通發達,是海南省唯一有高鐵、高速公路穿過市區的西部縣市,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國省道為干線、聯通城鄉的公路網絡體系,有港口和機場。
- 旅游資源
海灣海港眾多,擁有海岸、沙灘、港灣等多種景觀,有大田坡鹿自然保護區等景點。
- 自然資源
土地類型多樣,礦產資源豐富,主要金屬礦藏有黃金、磷、鋅、鐵、銅等,石英砂礦質純、色白,風能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 12.26 億立方米。
東方概況(來源:東方政府網)
東方市地處海南省西南部,陸域面積225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3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6公里,轄10個鄉鎮(八所鎮、感城鎮、板橋鎮、三家鎮、四更鎮、新龍鎮、大田鎮、東河鎮、天安鄉、江邊鄉)和華僑經濟區。常住人口46.02萬人。
東方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日照充足,氣候干爽,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769.4毫米,年蒸發量1843.8毫米。境內有后山嶺、俄賢嶺、舊村嶺、觀音嶺4條主要山脈。共有238條河流,其中主要河流有昌化江、感恩河、通天河、羅帶河、北黎河、南港河、東方水等。市域海岸有八港七灣,“八港”即八所港、感恩港、利章港、墩頭港、通天港、四必港、馬嶺港、南港,“七灣”即大洛灣、面前海灣、墩頭灣、魚鱗洲灣、青草灣、利章灣、雙溝灣。東方區位條件好,交通便利。擁有天然良港八所港,是面向東盟國家最近的出海口,距離國際航運黃金水道僅隔200海里,屬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是海南自由貿易港重要對外開放口岸和“二線”口岸。八所港現有魚鱗洲和羅帶河2個港區,現有泊位12個,設計年通過能力2244萬噸。2023年八所港貨物吞吐量1692萬噸,全省排名第三,目前正在規劃建設高排港區。東方城區依八所濱海而建,大型深水天然良港通四海而達三江,北距省會海口市225公里,南距國際旅游勝地三亞市150公里,東北距儋州市145公里,高速公路、粵海西環鐵路、西線環島高鐵橫貫市區,境內高速公路1條66.89公里、普通國道1條76公里、普通省道5條118.51公里、縣道5條、鄉道90條、村道575條,全市公路總里程2423.665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