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等關稅”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在美國金融市場表現的更加明顯,可謂史詩級暴跌,美股、美元指數以及美原油均出現大幅下跌。之前市場總是認為加征關稅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當下市場反應來看,或將可以說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而當前僅僅是特朗普對其他國家實行加征關稅,其余國家還并沒有出臺相應的反制措施,但一定會出臺,美國金融市場更大的震蕩或將還在后面!
特朗普對中國實施34%的對等關稅,再疊加前期加征20%關稅,目前已經高達54%,在這樣超預期的情況下,大盤也只是維持震蕩,這也說明了推動A股市場行情的因素是國內而非國外,同時也說明了A股早就已經適應了加征關稅的影響
本周市場行情回顧以及下周行情走勢分析!
1,在本周的四個交易日當中,市場整體維持弱勢震蕩,其中上證指數下跌0.28%,深證指數下跌2.28%,創業板下跌2.95%。在近期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過,上證指數的整體表現要強于深證指數以及創業板指數,這也就意味著市場的風格由中小盤股轉向大盤股、藍籌股!
截止本周收盤,三大股指均已經出現三連陰,這種情況只有在熊市中出現過,從去年9月份以來,這是首次三連陰!
2,在本周市場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在于成交量的持續下跌,本周整體成交量縮量明顯,而且縮量速度是非常快的,連續下跌而且大幅縮量,這通常意味著市場在一邊洗盤一邊吸籌,而且當前市場大量的籌碼已經被機構投資者持有,否則在周五的市場就一定會形成恐慌性的殺跌。
3,從資金面上來看,最近一周融資呈現凈流出的狀態,從3400點下跌以來,融資就呈現凈流出的狀態,根據滬深北交易所披露的數據來看,近期融資整體減少超過了400億元,融資最新余額僅為19008億元,距離跌破1.9萬億,僅差一步之遙!
融資,也就是帶有杠桿的資金,通常對市場行情相對比較敏感,從一定程度來講,可以助力市場走的更好,但是也可以加速市場的下跌!
雖然融資的資金在不斷的流出,但是市場卻有大量的資金借道股票型ETF抄底,而且處于越跌越買的狀態,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均是如此,A股ETF凈流入金額在4月2日、4月1日、3月31日分別為112億元、36億元、137億元,合計約285億元。其中,債券、黃金、港股互聯網等板塊的ETF吸金顯著。
所以,對于下周整體走勢,我的觀點為收漲。由于“對等關稅”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各國如果反制以及會不會有救市等,下周可能會出現先抑后揚,收帶有下影線的K線,為后市上漲做好準備。
當然,市場的整體趨勢并沒有改變,慢牛也在,我們可以繼續耐心持股,為了防止情緒帶來的沖動,不妨減少看盤時間!
為了市場更好的發展,自從2024年以來,基本上每個周末都會出臺推動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措施,這是我們市場發展的基石。在這個假期期間,同樣出臺了相應措施,事關量化、耐心資本,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關注具體消息!
金融監管總局:保險機構應當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2025年4月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保險資金未上市企業重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
明確重大股權投資定義,要求保險機構明確戰略定位、提升管理能力,審慎開展投資并防止無序擴張。規定保險機構需用自有資金開展投資,符合資質條件。可投資保險類、非保險類金融企業,以及與保險業務相關的多類企業。
對被投資企業的要求、投資禁止行為、核準程序、投后管理、關聯交易管理、責任追究制度、股權控制層級等多方面做出規范。違反規定將被責令整改并面臨監管措施或處罰,與舊規不一致處按新規執行,部分存量業務設五年過渡期。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此前披露,截至2024年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約33.26萬億元,資本市場和未上市企業股權是保險資金重要的投資方向,其中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占比大約9%。進行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是保險資金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作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重要方式。
新規全面規范了保險資金重大股權投資,明確投資范圍、禁止行為等,有助于避免保險機構盲目投資、無序擴張,保障保險資金安全。引導保險資金流向養老、醫療、科技等與保險業務相關產業及實體經濟領域,為這些行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強風險防控,降低保險資金運用風險,將會進一步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證監會多次發聲!
1,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召開民營科技企業代表專題座談會。
與會代表認為當前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初顯成效,市場生態向好。同時,代表們圍繞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提出多項建議,涵蓋股票發行上市、科技企業支持、境外企業回歸、資金入市等制度完善。吳清強調民營經濟重要性,證監會將以深化改革為牽引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完善多層次市場服務體系,助力優質民營企業發展,鼓勵民營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強,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完善多層次市場服務體系,能更好滿足不同發展階段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促進資本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
2,2025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就新修訂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此次修訂旨在優化基金托管行業生態,保護投資者利益。主要修訂要點包括:
- 完善準入門檻:提高申請人最近三年監管評級、凈資產要求,增加實質展業能力相關條件。
- 強化財產隔離:要求申請人聚焦主業,嚴格分開保管基金財產與其他托管財產,明確業務邊界。
- 壓實托管責任:從信息數據、客戶產品準入、風險揭示等多方面強化托管人責任,完善風險準備金制度。
- 健全退出機制:增加未實質展業等3種取消牌照情形,細化職責終止后的銜接安排。
- 明確子公司政策:允許優質托管機構設全資子公司開展托管業務,明確其準入條件及母公司職責。
- 設置過渡期:存量托管人按現行辦法維持準入條件,不符合“一托到底”要求的存量私募基金3年內整改。
完善準入門檻能篩選出實力更強、風控更好的托管機構,提升行業整體質量,保障基金資產安全。壓實托管人責任,避免“托而不管”等問題,讓投資者權益得到更切實的保護。健全退出機制,讓不合格機構有序離場,為優質機構騰出空間,優化行業競爭環境。
3,2025年4月2日,安徽證監局對4名證券從業人員開出罰單,涉及華安證券和國元證券,處罰原因均為借用他人證券賬戶炒股。
2024年以來,已有116張針對從業人員違規炒股的監管罰單,涉及18家證券公司,顯示該違規行為在行業內具有一定普遍性。除違規炒股,代客炒股也是違規重災區,去年至少有17張相關罰單,涉及多家券商。違規行為方式多樣,涉及不同職位人員,處罰手段豐富,且“一案雙罰、多罰”趨勢常態化。為打擊此類違規,部分券商已建立完整嚴密的認定體系,從多維度比對賬戶操作、穿透核查資金往來、追溯歷史、嚴格認定違規事實等方面進行查處。
工信部:聚焦集成電路、基礎電子和整機系統等領域 培育壯大一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2025年4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太原召開全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業會,總結產業發展成效,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近年來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增長迅速,技術創新能力、國際影響力和產業賦能作用不斷提升。會議強調,要貫徹落實指示精神,促進穩增長和數字化轉型,聚焦集成電路等領域培育新興和未來產業,做好“十五五”規劃,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完善行業治理體系,加強協同聯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聚焦關鍵領域培育新興產業,為電子信息制造業指明發展方向,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升級。
程序化交易規則落地!三大交易所細化監管標準,引導程序化交易規范發展!
1,2025年4月3日,滬深北交易所發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7月7日正式實施,并就配套業務規則征求意見。該細則體現“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范發展”思路,明確四類異常交易行為構成要件,加強機構合規風控與信息系統管理,強化高頻交易監管,對滬深股通投資者實行與內資一致的監管標準。交易所還制定了監控指標并試運行,對異常交易行為采取自律監管或紀律處分措施,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從多方面加強高頻交易監管,推動滬深股通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落地。
2,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實施細則》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為: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賬戶全日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20000筆以上。
對滬、深股通投資者總體實行與內資一致的監管標準!
立足于中小投資者占比大的市情,加強監管可防止程序化交易利用技術優勢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公平,可以更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明確異常交易行為標準和監管措施,能有效抑制程序化交易引發的市場異常波動,推動量化交易機構合規運營,促進產業健康發展,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