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所以當你如果曉得說,哦,原因是氣跟血兩虛造成的話,你的預防的處方就已經出來了。那人在中風之前呢有預兆,哦,那西方醫學呢因為著重在病名上面,所以他們在研究病,它就癥狀呢證候他就有......忽略掉它,它認為證候不重要,因為病就是病嗎,哦,是有證候但他不認為它是主力的,他認為驗血報告啊、一些指數啊、數字對他們比較有意義。
可是中醫來說幾千年來,我們不是按照數字,我們憑一個人的感覺、癥狀,哦,中風有先兆,中風的先兆呢,我把它寫出來,先兆,第一個,失眠,這個失眠呢,是沒有原因的失眠,哦,家里面都很好,然后也沒有人生病、也沒有什么事情、也沒有要跑三點半、錢不夠、也沒有重病,一切平安啊,任何事情都沒有,就是睡不好。沒有原因的失眠,持續半年,那一定中風,哦,為什么?就是血不夠。
人會睡覺呢,是因為有三個條件,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哦,當我們血夠的時候,血會歸肝,人就可以睡得很好。當你血不夠的時候,肝里面缺血,半夜就醒過來,就沒有辦法睡得很好,因為缺血嘛......血虛。心是藏神,那這個神呢就是你的注意力,你可以睡得很好,那如果這個心,心臟里面的血不夠,神沒有辦法呆在心臟里面,這個神出去了,神游哦,就會造成失眠也是血虛的狀態之下。
像脾藏意,你想,沒有辦法......腦筋沒有辦法停下來,所以我們為什么要去打坐,打坐呢可以讓你心情很靜下來,哦,你不會想很多,要不然有的人一躺下去,沒有辦法睡覺腦筋里面哇很多東西就跑出來哦,還有人打坐呢,眼睛張開來還好,眼睛一閉起來,什么東西就都出來了,哦,那更麻煩,那這種人就不好睡。那都是屬于氣血兩虛的狀態之下。這是打個比方,所以第一個一定是失眠,哦,失眠。
第二個呢,手麻哦,這個手麻呢,是......抱歉哦......前三指,手前面三個指頭麻,哦,肺經跟心包經還有大腸經,前面三個手指頭麻。這手前面三個手指頭麻呢,代表大概三個月,三個月以內,有時候兩個月就中風了,一般來說平均來說的話三個月之內就會有中風的機會,哦。
第三個呢,足脛骨麻,哦,就是在足陽明胃經上面一路下來,從胃經的足三里下來到解溪的地方......麻,這個是大概兩個禮拜以內就會中風,哦,這個時間會越來越縮越來越短啊。當然這是一個基本上我們大概一個統計,哦,統計,那有的人呢突然發中風,哦,有的人生氣,對不對,“我不要我女兒嫁到......”爸爸跟女兒吵架,吵就一下中風下去,或者跟太太吵架什么的會有得中風。
還有呢,太興奮,打麻將,有沒有,海底撈卡二餅,她一摸到哇......當場人昏過去,到急診室,拉出來時候手還握著,打開來麻將牌還在里面。這種就是太亢奮的中風,很多了,也會中風。
這種就是卒厥,瞬間發生的哦......瞬間發生的,可是瞬間發生這個事情呢,他如果氣血很旺的人不會有瞬間發生的事,哦,所以平常在沒有病的時候,身體有一點小恙微恙一點點不舒服的時候,就要把它治好。哦,那治的方法很多,比如說你這是感冒......桂枝湯,你就開經方,開一些時方的話,一些它并沒有把真正病統統排出身體體外。
所以我們以后會定義下來說正常的人是什么,當我們知道正常人的癥狀以后,我們就可以看不正常的人他的問題發生在里,那你幫他治療了以后呢,你怎么知道他回復了正常,因為我們有個正常的標準。哦,現在開始我們看這個病。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一般來說,我們血脈如果稍微跳快一點點,數的時候,都是有風在身體里面。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
“寸口脈浮而緊,緊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這個我們的寸口脈講的就是陽脈,哦,脈分陰陽,寸脈為陽,尺脈為陰。那如果是寸脈呢是浮而緊,寸脈就是陽就講的胸腔,講的是肺,心肺這個地方,浮代表表有風,對不對,緊是有寒。哦,表有風受到風的話就是表虛啊,哦,虛寒相搏,那這個病是在表面上,皮表上面哦,在皮膚上面。
那如果說這個我們皮表上得到病的時候,有時候“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這什么意思啊?到這里哦,很重要這一段,這一段很多人沒有了解到。我畫個圖你就懂了,我們把人呢,分兩半,如果這邊中了風邪以后(右臉),邪是在這邊(右臉),邪在這游走的時候代表的是虛,不是實,這邊(健側,左臉)是正常的,正氣呢,因為邪在這邊游走,正氣是一直循環的,邪氣不會,邪氣是停在這邊。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告訴你,正氣會把邪氣拉過來,所以嘴巴,如果臉部中風的話,嘴巴會偏到這邊來,這個皮拉過來這個歪掉。所以你看病人的時候,“老師,他是左邊的臉口歪眼斜。”實際上邪在什么,右邊。并不是邪在這邊。他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正氣很急,正氣會引邪拉過來,所以說我們針灸的時候看他歪左邊,對不對,我們是不是針右邊,在對側。
我們在針右邊的時候,那你可以扎左邊的合谷、再扎這邊的什么,地倉透頰車,諸如此類的,所以我們會針到左邊去,左邊的合谷扎右邊的臉。那如果是偏......臉歪這邊的話,我們扎對側,對不對。這就是他他這段意思。所以你看到臉歪過來,這邊是正氣,就是正常。毛病是出在這個地方。這段就是這個意思。
好,這是初診,初病的時候,剛發病的時候,那中醫的觀念里面呢都認為久病為虛,同樣一個中風臉部中風的人來找你,你問他“多久了?”“哦,我臉部中風五年了。”第一個這五年來他沒有碰到好醫生,對不對,你知道現在美國西醫沒有藥治中風臉部中風,現在還流行BOTAX就是用那個玻尿酸,就是BOTAX,他們原來是用來美容哦,打那個玻尿酸進去,打吧,怎么不來找我們呢,對不對,怎么樣都不自然嗎,找中醫最好,他不知道。結果五年,五年來久病還是虛啊,結果他的臉還是歪的,這個時候兩邊都扎,所以久病的時候我們兩邊都治。因為正氣也會虛掉。太久了。哦。
這是一個重點,還有的人呢,我還遇到一個臉部中風的很好玩,他臉一歪過去以后呢,這個臉歪過去。一個月以后右邊又中風,結果拉過去他臉就變成這樣,好處就是很正,壞處就是臉永遠是這樣子,因為拉得很緊。我說你還好,至少比歪一邊好看嘛。
那原因呢都是受到風邪,那我教你怎么樣臉部得到中風,很簡單,你出去運動或是吃很熱的東西,吃完以后,冒大汗哪,你跑到冷氣,臉對著冷氣,側一邊臉對著它,第二天臉部就歪掉了。哦,我教你中風都可以。所以它是真的是風來的,的確是。
那我們既然知道是因為風寒得到的,那你處方就有了,那它臉部上面面部上面的肌肉上面對不對,大家就想“唉,肌肉!”桂枝湯,桂枝湯是解肌的,對不對,那你把肌肉里面的寒水要提升出來的話,我們加什么?葛根就好了。
所以桂枝湯加葛根就是非常好的治療面部中風的處方。處方就這樣來的,這就是經方。“那老師,這個中風的病人他還有頭痛。”那這個偏頭痛可能原來就有,不見得是面部中風引起的,那你桂枝湯加葛根的時候,你再加什么?川芎。哦,我開處方給你看,為了怕你們劑量開錯,沒關系,我開給你看。
比如說我一般我們開處方的時候,桂枝三錢,白芍三錢,那你如果一看她是面部中風,同時這個太太小姐腿上靜脈曲張很厲害,(白芍)趕快給她改六錢。這就是加減,哦,平常我們是三錢,兩個等量就可以了,生姜二片,紅棗十枚,炙甘草三錢,一般來說,我們用甘草的時候治病的時候,比如說甘草瀉心湯,我們用甘草,補虛的時候我們會用炙甘草,用蜂蜜炒過,這個稍微有點差異,那你喜歡藥甜點,加到三錢都沒有關系。
那這里每一個藥的功能你很了解,比如說這個人呢他平常胃不好,胃里常常有停水,他病人會告訴我們的,“老師,醫生啊,我胃里面有水啊。”哦,沒關系,生姜四片,因為生姜本來就是去胃里面水用的。對不對,馬上就出來了。所以生姜可以止嘔,那干姜也可以止嘔,生姜也可以止嘔,那到底是用哪個?
胃里面有水的時候是生姜,胃寒的時候是干姜,“老師,你怎么知道他胃寒?”很簡單啊,舌頭拿出來,舌頭舌苔就是胃氣啊,腸胃的氣,白的,對不對。還有呢寸脈是,寸脈啊,沒有,關脈很大,關脈很大上面是......啊寸脈沒有脈,關脈大。這都是胃家的寒證。還有呢,你問他,“你口渴你喜歡喝熱水還是冷水?”“我喜歡喝熱的。”胃都比較冷,比較寒。
那你如果說,我剛剛講過,如果白芍,她這個靜脈曲張也可以加重到六錢、八錢都沒有關系。這就是看你的加減,那葛根呢,一定要超過這個量,比如說五錢、六錢,這樣可以把太陽經臉上頭部陽經里面的水,水分呢提升到皮膚表面上來。
那有頭痛的時候加川芎三錢,如果說他這個頭痛很強,人很煩躁,可以加勾陳!,這個勾陳,也是可以止頭痛,但是勾陳呢可以讓一個人情緒會比較好。所以我在看一個病人那個病人想不開,很憂郁,很沮喪,或是想自殺的時候,多加點勾陳下去,讓他頭也不痛,讓他不要那么煩躁,心情好一點,所以勾陳很好用。
那你以經方為主的時候,在經方的基礎上再加一些上去就可以了。好,那這個經方吃下去再配合我們的針灸,扎完針,他已經好很多了,回家抓了藥吃完以后就好更多,速度很快。
那除了,比如我們常常......我常常跟學生講,“你說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針下去立竿見影病人就知道好很多了,第一,第一是扎針,第二還有處方呢,吃第一碗下去病人就好很多了,對不對?那還要,還要怎么樣?比這個更好就是不要扎針不要吃藥,對不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所以諸位能夠做到,經方就可以做到這樣子。這就是這一段,特別要跟諸位講的,所以正氣是急的,千萬不要弄錯了,這就是為什么臉是歪左邊我們針右邊的原因就在這里,現在找到原因了。
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邪入于府,即不識人;邪入于藏,舌即難言,口吐誕。
如果“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則重不勝”,我們經和絡,經是主經,比如說膀胱經啊、腎經啊、膽經啊,經與經之間就是絡,病在絡上面的時候,肌膚不仁。如果說只有肌膚皮膚不仁,其他都沒有,麻麻的,沒有說很嚴重的麻,只是說一塊地方麻麻的,這是很輕微的一個中風。
那我們前面的麻黃加術湯,麻黃湯加白術也可以去掉它,很嚴重的我們才會考慮后面還有黃芪五物湯啊之類的。如果說邪中風呢,中到經,重不勝,病人感到很沉重,沒有辦法走路很輕很自然啊,覺得身體重量有,平常正常人呢應該感覺不到你身體的重量才對,這個會感覺到身體的重量。
那還有呢“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難言”,嘴巴不能講話,那這個腑和臟呢,就是病比較深,病比較深,那不同的程度,中風中在不同的地方,我們處方的時候有有不同的處方,不同的處方來治療,針灸呢,如果用針灸來配合經方的時候,效果真的是立竿見影,立竿見影啊,速度會非常快。
一般來說,我們里面我們常常會看到經方里面啊,常常會看到“口吐涎沫”,嘴巴常常會,吐涎沫出來,口汢涎沫的原因很多,那這里的口吐涎沫為什么會口吐涎沫?比如說這個肺在這邊,肺主唾,我們的唾液非常多的口水、在這邊很多,那當你有寒、有風束在這邊的時候,這個津液沒辦法呆在肺里面,他就會往上走。
這里講的是這個,會口吐涎沫。那我們要把肺的寒打開來,我們有比如說前面有介紹過的,那個傷寒論有介紹過的甘草干姜湯證,就可以去掉這個口吐涎沫。
《內經》腦中風急救
在介紹中風的時候,我在第70頁哦,中間那個小字的地方,我把《黃帝內經》里面有一段,傳說中的一段放在這個地方給大家看,中醫在急救腦中風的時候,腦部出血的時候,病人昏迷意識沒有的時候,諸位呢要會用這個,這個是自古相傳的方式,拿個剃刀把左額角這個頭發剃一塊下來,就是病人的,你不要......他那個頭發很多很長對不對,沒有關系你不要去管它,左額角,剃這一寸見方的頭發下來,然后用火燒,哦,火燒它。
按照中醫的觀念里面呢頭發是血之余,對不對,所以頭發我們有個名稱叫血余炭,哦,血余炭。你看燒了就變炭嗎,燒焦了以后那個灰,用個管子,用吸管,把它放到吸管里面去,然后從耳朵噴進去,左邊耳朵,因為是從這邊剃下來的,噴進去。
一噴進去的時候,因為頭發的發灰呢是破血的力量非常強,而且你必須要用同一個病人的,就是這個病人的,同氣相求這就是,好像比如說我們吃......在吃那個海鮮的時候,不小心魚骨頭鯁到了,對不對,魚骨頭鯁到的時候我們要同氣相求,就是你不要急,同一只魚,你剛剛吃的是哪只魚梗到,就這一只,你把旁邊的魚骨頭拿起來,然后用打火機一點燒焦了,你嘴巴里面是沒有烤過的骨頭鯁到,這個骨頭是燒焦的實際是陽,這個是陰,燒焦了以后你把這個骨頭的灰和著水一吞下去,這個骨頭馬上就下去了。當然有的人呢畫符,哦,畫符啊。畫一個消骨......化骨符,吃下去,這個也可以了,反正任何方法能讓你吞下去就好了。
這都無所謂,那頭發也是這個意思,同氣相求哦,同氣相求。這是黃帝內經的,哦,噴下去按照過去的案例,噴下去以后病人鼻子嘴巴會吐血出來,血噴出來,人就醒過來了,哦,我沒有做過,因為我們沒有機會。
當個中醫,人家跑進來怎么會......對不對?一般路邊車禍急診什么的都會跑去西醫那里,我沒有做過,但是我們把這個留在這邊來,你們大家知道,以后搞不好你有機會碰到也不一定,對不對?哪天你在沙漠旅游剛好有個人昏倒在那邊,結果你看他不是中暑啊,他水很多對不對。
那你要把他水拿走把他丟到那邊也不好,對不對,你也要getlost(迷路),你要把他救回來兩個人一起享用比較好嘛?他把頭發燒一燒,救醒過來了,然后跟他說水我拿了哦,對不對?都是要有一點醫德嗎。所以留到這邊,哪天你就搞不好你就要用到。所以我們盡量,盡量把黃帝內經里面的東西放進來,放在正確的地方。這樣子的話,你遇到以后什么問題都可以(處理)。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寸口的脈,就是我們講的陽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哦,這個是虛寒的,所以得到中風的都是氣血兩虛嘛,哦,那,營緩則為亡血,這個衛緩則為中風。營,講的就是尺脈,這樣子你看不懂,只要你記得營呢......尺脈,寸關尺的尺,衛呢......寸脈,就是陽脈,這樣你記得就好了,尺脈,這是兩個,一個是亡血一個中風。
如果邪氣中到經,在經絡上面,身癢而隱疹,諸位前面已經學過了,什么叫邪氣中經,很簡單啊,你如果說你跑到這個外面去運動,結果運動一身汗了,因為你很口渴啊,跑到那個SEVEN-ELEVEN(7-11)里面去買東西,瞬間冷氣吹到你身上,那你身上還在流汗,身體里面是熱的,一直在流汗,表面上的空氣是冷的,結果皮膚夾在中間,我到底要聽誰的,對不對。誰的話都不聽,它沒有辦法,水出來毛孔就封住,這個時候就會造成癢疹,隱疹,也就是我們的麻黃加術湯。
那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因為這個心臟,心臟的這個,人比較虛弱嘛,氣血不夠,會造成這樣子。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天寒熱,其脈浮。
防己一錢桂枝三錢防風三錢甘草二錢
右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絞取汁,生地黃二斤,口父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以銅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那這個后面呢,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這個處方呢,并不是真正的我們在治療中風用的。突然跑出一段出來,我們就把它放在這里,按照他的順序。我講過哦,你如果讀傷寒金匱突然跑一段出來你也不要去怪他,徒弟,小徒弟嗎,勾到門檻摔倒。那這個我們治病如狂,妄行獨語不休有兩證,一個實一個虛。中醫辨證呢,大家只要掌握八綱,陰陽表里,陰陽表里虛實寒熱。
實證,一個人呢走在馬路邊,你看他奇怪啊一個人自言自語講話啊,一個人走來走去晃來晃去,然后自言自語講話,如果是實證的時候,大承氣湯證。這個大承氣湯呢,因為大便的沼氣跑到腦部去了,那這個人就是妄行獨語不休,甚而至于會更嚴重的會發狂奔走,衣服一脫就跑啊這樣,很嚴重,拿刀去殺人啊。
所以你如果到臺南或臺中,那個叫什么,什么龍啊?龍發堂,里面全部是大承氣湯證,你看他排起來一隊,一排啊,一個手扶著一個手這樣子排著走。全部是大承氣湯證。
那你如果說這些人不會講話,那你就稍微忍耐一下跑到廁所去看,小便是黃的全部是大承氣湯證,小便出來白的就是防己地黃湯證。因為只分二種嗎,你要治病怎么辦呢?只好進去看了,對不對。
那這個呢,沒有寒熱,其脈浮,這個就是防己地黃湯,因為防己地黃湯呢是補虛用的,所以他的處方方法很特殊,你看啊,用酒呢一杯把這個防己啊、甘草啊、桂枝啊,防風。這些東西呢,把它用酒泡一下,泡一下以后呢再絞汁出來用那個把它擠出來哦。
生地黃呢,重用了哦,生地黃,因為生地黃是補血,生地黃你看用它稍微蒸一下,然后用它煮米蒸米一樣,再把那個絞地黃汁,在銅器里面跟前面的湯汁混合在一起,所以里面實際上只有生地黃真的去蒸了一下,蒸下去也是絞汁出來,其它的泡酒以后再絞汁出來用的。這里比較生用,比較生用。
那我們用酒去制過以后,泡過以后的藥,比如說我們常常講大黃,因為大黃生用的時候攻下力量很大,所以大黃又叫做將軍嘛,很強。你吃那個大黃下去大便都不出來,肯定是有那個大腸癌,有腫瘤堵到了。一般來說大黃吃下去一定出來,那如果用酒泡制過大黃的話就不會了,哦,炮制過,它就會比較溫,他那個性就不會往下走,性會有比較升提的性,升提的性,就不會跑出來。
那這幾味藥呢,哦,這個我們因為要補虛,你補虛的時候哦,這個我們如果說用很......比如說這個我們用黃芪、這個黨參、人參,“老師,我們可以用很強的補虛的藥啊。”去補他,不行。你知道為什么他不行?因為他本身已經有中風了。已經有風......這個表證啊,表證的時候你如果用很強的補藥的話,補能戀邪,哦,補能戀邪。
所以當我們有表證的時候,我們要去知道他是里虛,同時他又有表證,這個時候你處方下去很礙手礙腳啊,老師我去補虛的話,會把表邪的風束住,那不發又不行,一發把風去掉,因為開比較強的藥發的話這里面又虛掉,怎么做都不對。
這種就是介乎于,攻補之間的處方,既補到了又可以把表風稍微去掉一點,也不會傷到正氣,所以你這里你就看不到什么麻黃啊什么,那種很強力的補藥你都看不到,都是比較淺的方子,同時也不去煮它,用酒泡一下,讓它慢慢地發散出去,不會說去,藥煮過以后哦,力量很快很大啊,力量很大。
所以這是第一個處方,這個防己地黃湯,那當然了你看病如狂,要真的發狂了,還是防己地黃湯,哦,你不要說“如狂,看起來很像狂,還沒有狂。我就稍微等他一下,等到他狂。”也......這就不好,哦,那妄行獨語不休這是他的主證,所以諸位看到那個人在馬路上自言自語的時候就要兩證,兩證哦,實證跟虛證。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侯氏黑散
菊花四十分白術十分細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蠣三分桔梗八分防風十分人參三分礬石三分黃芩五分當歸三分干姜三分穹窮三分桂枝三分
右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眼,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在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那接下來啊,這個呢諸位看看就可以了,后面我會跟諸位介紹三個處方,是我們現在臨床上做得效果最好的處方,那經方呢,像一千八百多年了嗎,總是會有一些散失掉,這個處方跑出來,我們行家呢用經方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處方跟經方跟張仲景不太像啊。應該是有人借他的名字來弄的。
所以諸位看看就好了,這我都沒有用過,都用不到,這個侯氏黑散肯定是個姓侯的人弄出來的,那......(眾笑)對不對?張仲景就是張氏,他是侯氏,他自己都說了,所以我不曉得誰放到那邊的,所以那小徒弟摔得又很重,可能有點腦震蕩,腦震蕩以后他就拿錯竹簡放進去,結果害得我們這樣搞不清楚啊。
這個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這個侯氏黑散呢,這個處方看的時候就是我們身上有風在身上的時候有很多空虛的地方,因為都是氣血兩虛嘛,那找一個藥想辦法把他填補進去,好像你身上好多空的洞一樣,想辦法把它填補進去。
然后吃這個侯氏黑散的時候,吃東西不能吃熱的飯,吃熱的飯湯統統不行,要吃冷食,慢慢吃進去要吃兩個月,吃兩個月六十天,那處方這個內容呢諸位看看,我書上有,我書上有,我們有解釋啊,那我這里就不多加解釋。吃的中間呢(忌)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天為止,要常飲冷食,這個看看就好了。
風引湯,除熱癱癎。
大黃干姜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右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癎瘛疭,日數十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云:腳氣宜風引湯)
還有一個風引湯,這個風引湯呢偶爾還是會用一下。治熱癱癎,熱癱癎跟一般的中風不一樣,中風我們有分兩證......兩證哦,寒跟熱,這個寒呢百分這九十都是寒(90%),10%才是熱。
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