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宏觀事實還是微觀感受出發,近幾年其他各行各業或許冷暖自知,但咖啡市場卻始終走在上行趨勢上。
根據紅餐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精品咖啡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人均年飲用咖啡杯數達到16.74杯,相較2016年增長86%;但對比人均年消費力超500杯的歐洲國家,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在尋找增量的過程里,行業中的不同品牌打法各異,風格從產品價格帶中便可見一斑:有瞄準30+元以上空間的品牌,也有品牌定位15元到20元區間,甚至甚至有部分“激進”玩家,把單杯咖啡價格直接擊穿到4.9元。
當然,在一眾價格定位中,“9.9元風潮”不可忽視。發展至今,它已經成為了大多數消費者的一個心理價格錨點——社交網絡上很多人表示:“超過九塊九的咖啡我不會喝”。
9.9元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說起來,這一價格定位讓倡導者庫迪咖啡迅速崛起。
近期,浪潮新消費又關注到庫迪咖啡的另一新布局—— “咖啡+便利店”的新戰略:3月17日,馬鞍山市當涂縣七家庫迪咖啡便利店同時開業,還有多家便利店在全國各地陸續推出。
我們不禁好奇,庫迪咖啡為什么選擇啟用“咖啡+便利店”這一發展戰略,背后有怎樣的邏輯?
1
咖啡“萬店”之爭
庫迪另辟蹊徑
咖啡戰爭,從消費者的觀感來看,其實就是拼兩個數字:需求端的價格、供給端的門店。
從價格來看,這兩三年的市場已經證明了“9.9元”的有效性:不僅能實現品質與性價比之間的平衡,同時能跑通盈利模式,也打開了全民咖啡需求的新空間——這也是為什么所有品牌爭相卷向9塊9的原因。
而庫迪咖啡作為9.9元的關鍵推手,早已實現了現金流正循環,成立兩年全球門店數量突破10000家,從2024年5月份開始持續盈利。
從門店來看,飲品市場的“萬店”極具象征意義,一直以來都是眾多咖啡茶飲品牌競相爭奪的戰略位。
這是因為,對用戶而言,作為品牌的“門面”,密集的門店可以極大提升產品的易獲得性,通過需求的及時滿足,提升他們對品牌好感度;
對品牌自身而言,多區域的門店數據不僅能反哺產品優化,倒推用戶需求,也能通過規模效應攤薄運營成本,同時,優質的門店點位本身就是稀缺資源,其穩定的現金流能幫助品牌抵御行業的周期性風險。
如果我們回看庫迪的擴張策略,不難發現,它走的每一步,都成功地“預判”了市場的預判:
當咖啡從高端消費降為剛需,消費者越來越多覆蓋三四線城市,庫迪咖啡早早便推出咖啡店、便捷店、店中店等多種店型,通過大店向小店迭代、高線與低線城市并行,加快了品牌擴張的速度;
當“質價比”成為影響消費選擇的主要因素,庫迪便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率先提出了“9.9元咖啡”的價格策略,讓很多人喝上了自己的第一杯咖啡,為咖啡行業帶來了一波新鮮血液,也反哺了品牌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用戶越來越為“情緒價值”買單,庫迪在2024年初就官宣了王一博為品牌代言人,并不斷與行業中的各類IP做聯名,精準擊中年輕人的喜好。
如今,庫迪咖啡選擇把“便利店”當成新一年布局的重點,又一次走在行業前面,其背后的邏輯也非常清晰。
其一,從宏觀上來看,國內的便利店行業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畢馬威中國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4248.0億元,同比增速為10.8%;與此同時,便利店行業的集中度正在下降,這對于新入局者而言無疑是個極好的機會。
其二,便利店用戶與咖啡消費者的畫像高度重合,大多為講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同時咖啡的“剛需”“高頻”屬性,也與便利店的“即時”屬性高度匹配。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到:“如果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快速建立起一個產品/服務,一定要滿足的就是便利性。”
其三,對于很多新店而言,最難熬的就是開頭三個月,如果不能把生意跑正,很可能就會閉店。
而如果選擇“咖啡+便利店”的形式,不僅能繼承選址點位的優勢,還能復用已有基礎設施和服務人員,相當于變相地降低了開店門檻,擴張也勢必加速。
無論是從大店向小店的迭代,從高線向低線的下沉,庫迪始終在圍繞“咖啡”這一關鍵詞,不斷作深門店布局;而此次“咖啡便利店”的嘗試,則是通過關聯不同類型的經營業態,橫向拓寬品牌的護城河,打開更廣闊的消費市場,真正讓咖啡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2
為年輕人重構便利店
庫迪是怎么做的?
“賣咖啡的便利店”并不少見,甚至有全家、羅森等大戶入局,我們真正關心的是,庫迪的咖啡便利店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20世紀40年代末期,便利店起源于美國, 最早是超市的補充形式,以滿足顧客的即時性需求為主。隨著時代變化,便利店自然也在進化。如今生意經營進入“以人為本”的時代,要提高經營效率,首先要明確你服務的是哪一群人。
而庫迪正是從目前市場上的核心消費者——年輕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出發,從產品力、價格力、場景力三個方面,重構了便利店這一業態。
先來看產品力。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而言,早上一杯咖啡、下午一杯奶茶已經非常普遍,甚至有時晚飯也會用奶茶解決,消費時段從早到晚,相較于其他的便利店產品,“剛需”屬性更強。
其他便利店大多將咖啡當成一款“搭售”產品,是順便買一杯的邏輯,咖啡本身則缺乏品牌認知,并無協同作用。
庫迪卻不同,作為咖啡起家的品牌,它將咖啡作為“引流品”,疊加同類型的果茶、奶茶等現制飲品,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拉寬消費幅度;同時,增加早餐、熱食、零食等品類,協同覆蓋全時段,提高單店利潤;再輔以熱門IP聯名產品及潮玩周邊,既塑造品牌形象,也能拉高客單。
再來看價格力。
大部分年輕人都是價格敏感性人群。尼爾森IQ發布的《2024 中國消費者展望》中的數據顯示,對價格不敏感的年輕消費者比重已從2023年1月的30%降低到15%。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會放棄去品牌便利店買東西,因為貴,即使是一瓶建議零售價2元的純凈水,放在某些外資品牌便利店中,也可能會偷偷漲價五毛。但如果去街邊的夫妻店,又極有可能出現貨品不全、或是日期陳舊的情況。
庫迪也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把咖啡領域的平價路線延續到了便利店領域中,不僅保持現制咖啡飲品全場9.9元,還有2元的冰淇淋,9.9元6個蛋撻……店內許多產品本就不高的定價,疊加新店開業折扣,正能擊中年輕人的“心巴”。
最后,我們來看場景力。
作為“種草一代”,現在的年輕人相比于功能價值,更重視情緒價值和購物體驗,常常是逛著逛著就被激發了需求。
在傳統印象里,大部分便利店貨架陳列較為雜亂,SKU大而全,找東西都很難,很少有人特意去“逛”便利店;而且,從成本角度考慮,除部分品牌連鎖之外,便利店極少做場景更新,更不用提“根據場景換陳設”這種高端操作了。
但我們從庫迪咖啡便利店已有的開業圖片來看,它是一個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生活新空間,飲品、零食、潮玩應有盡有。
況且庫迪本身品牌調性就偏年輕時尚,走的還是IP路線,這就給了它不斷給場景做主題化更新的可能性,例如根據IP聯名來調整店內陳設,在后續場景拓展上還有很大想象空間。
3
做好“咖啡+”生態
憑什么是庫迪?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咖啡戰爭,從表征來看,在供給端表現為門店數量之爭,在需求端體現為價格之爭。但從底層來看,要打贏咖啡之戰,不僅僅要拼規模和卷價格,更要拼的是生態。
這也是為什么“咖啡+”模式在國內盛行多年。眾多便利店品牌都在試圖橫向挖掘咖啡場景,擴大生意規模,“咖啡+便利店”也屬于其中之一,從這一實踐的成功關鍵點倒推,要做好“咖啡+”生態,庫迪有著“三板斧”:
供應鏈是庫迪的底層優勢,為品牌帶來成本效率和品質保障。
羅馬并非一天建成。從品牌創立之初,庫迪咖啡便與全球咖啡豆產地簽訂長期協議,這也是為什么,在國際原材料波動的情況下,品牌依舊敢于維持9.9三年不漲價;
與此同時,“自造血”也沒有拉下,2024年,庫迪咖啡在安徽建立的全球供應鏈基地已經全面投產,覆蓋咖啡豆烘焙、食品加工、包裝包材及其他配套產品。
如今,庫迪咖啡選在供應鏈基地所在的安徽當涂同日開出7家咖啡便利店,也是品牌“秀肌肉”的一種表現。
另一優勢則在于運營經驗,經過了多種類型門店的運營迭代,庫迪咖啡有能力在高速擴張的同時,保持高效運營。
之前,無論是哪一種店型,庫迪咖啡主要抽取的是門店服務費,即在門店利潤跑正且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才開啟階梯式抽成。因此,總部與聯營商們一直保持著一致的目標,即做高門店利潤。
擰成一股繩之后,通過總部極強的數字化選址、管理能力,庫迪咖啡在門店中引入了智能訂貨系統、智慧排版和人機協作等技術工具,供應鏈也實現了自動化生產;疊加成熟的數字化門店運營,不同類型的門店都找到了自己的經營之道,也讓庫迪咖啡實現了持續正向盈利。
在便利店業態里,庫迪咖啡復用了此前的運營經驗,組建了專門的便利店采購及產品團隊,憑借強大的技術優勢,快速融入便利店運營體系。
貫穿始終的,是庫迪的品牌優勢。
正是憑借已經跑正的經營曲線,庫迪咖啡在嘗試新業態時,也能有底氣不收取任何加盟費或者品牌使用費,實實在在地讓利于聯營商,擴大整體咖啡生態的盤子。
而對于這批聯營商來說,他們其實早已贏在了起跑線上——畢竟,如今的市場里,庫迪咖啡已經沉淀了“平價優質”的心智,一想到9塊9,很多人自然就會想到庫迪;
在此基礎上,庫迪咖啡還在不斷用更貼近年輕市場的方式,如代言人、IP合作等,強化自己“平價優質”的品牌形象。這樣的“心智優勢”,并非一朝一夕能被追趕上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咖啡行業競爭的關鍵是什么?
以始為終地來看,其實無論哪個類目,頭部品牌一定是強在“生態能力”:通過整合供應鏈,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做大市場,讓包括原料方、聯營商、用戶在內的產業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受益。
用這個邏輯來看庫迪的“咖啡+”生態,這不僅是需求端的持續利好,更是供給端各層面的共贏。
歡迎大家分享并推薦我們的文章。
親愛的讀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規則,不星標就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星標《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及時接收每日新鮮的推文,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每日相見!
作 者: 于城;來源: 浪潮新消費(ID: lcxinxiaofei),轉載已獲得授 權。
封面圖來源:庫迪;
轉載授權及媒體商務合作:Amy 微信(13701559246);
更多行業前沿資訊和優質供需資源對接,掃碼添加「食品創新官」Cherry即可進群。
相關內容推薦
全球食品創新風向標,2025 Foodaily創博會圓滿落幕!
重塑創新性增長,共探突圍路徑!生態大會干貨來襲!丨Foodaily創博會
海河乳品鄒旸:深耕花色奶品類,海河如何拿下全國銷售額第一?
三連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