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春耕以來,香蓮鄉提前謀劃,積極部署,持續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田間地頭煥發勃勃生機,以實干擦亮和美鄉村底色,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隨著氣溫回升,土地解凍,在香蓮鄉下麻村的田間地頭,覆膜機正沿著田壟隆隆推進,滾筒卷動間,銀白色的地膜如流水般鋪展開來。一旁的村民拿著鐵鍬緊跟覆膜機壓土、平整壟溝。一壟壟覆好的地膜整齊有序,折射出粼粼波光,仿佛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鎧甲,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生產畫卷。
香蓮鄉下麻村村支書劉建武說:“我們村從三月中旬就開始覆膜了,到目前,全村總共覆膜近一千多畝,預計覆膜任務四月中旬就可以全部完成。”
與此同時,香蓮鄉紅牛養殖產業也按下“升級鍵”。走進三里村養殖大戶張晟的牛棚,圈舍干凈通風,地面鋪著干燥的麥草,紅牛皮毛油亮、體態健碩,正低頭悠閑嚼食青貯飼料,儼然住進了“舒適圈”。通過“政府引導+農戶主體+技術支撐”模式,截至目前,該鄉已改造老舊棚舍28座,更換棚膜3000余平方米,實現了“舊貌換新顏,陋舍變暖棚”的華麗轉變,為紅牛養殖打造了舒適“安居所”。
平涼市昇潤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昇說:“我們昇潤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養了260多頭牛,平涼紅牛有180頭左右,現在養紅牛的政策好,補助力度也大,經濟效益也好,我準備今年再拓展養殖規模,增加收入。”
紅牛產業升級離不開“良種+良法”。香蓮鄉積極組織養殖戶赴慶陽等地觀摩學習,引進優質品種,通過“典型帶動+經驗共享”激發內生動力。如今,“學榜樣、引良種、擴規模”成為養殖戶的共識,全鄉紅牛產業逐步邁向標準化、品牌化。
香蓮鄉副鄉長王皓玉說:“下一步,香蓮鄉將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與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一方面努力提升抗旱防災減災能力,強化旱作農業綜合技術推廣力度,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另一方面以平涼紅牛擴繁增量為核心,推進標準化養殖場紅牛替換,動員農戶擴大紅牛養殖數量,提升養殖技術培訓、疫病預防等保障水平,讓平涼紅牛成為富民增收的‘金字招牌’,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記者:劉薇 編輯:蘭雪榮 審核:牛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