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清明假期,祭掃與踏青出行疊加,貨運物流需求集中,安全風險上升。高速公路客貨混行現象突出;農村地區返鄉、農忙車流交匯;陵園墓區、景區林區周邊人流車流密集。預計今年清明假期的交通形勢較往年更為復雜,大家需要重點防范以下幾個方面的駕駛風險。
一、生理心理雙重負荷
1.春困疲勞:春季人們容易感到疲倦,長途駕駛時車內缺氧、路況單調和陰雨天氣會進一步加劇困倦感。駕駛人應合理規劃行程,避免時間安排過緊疲于奔波。建議遵循“逢三必進”原則,每經過2-3個服務區就停車休息或輪換駕駛。如出現疲勞反應(哈欠連天、注意力渙散),應立即停車休息。
2.情緒波動:祭掃活動引發情緒波動,反應延遲風險增加。若出現悲傷、焦躁情緒,應靠邊停車,待平復心情后再駕車。
二、健康因素疊加風險
1.過敏干擾。清明期間楊柳飛絮、花粉過敏高發,過敏體質者盡量減少駕車出行。如需駕車建議佩戴口罩、護目鏡,全程關車窗,開啟空調內循環,隔絕過敏原。
過敏引起的打噴嚏,可能導致瞬間致盲,以及低頭、單手握方向盤、分心捂口鼻等一系列不自主動作,增加駕駛風險。若行駛中感到不適,應立即減速、靠邊停車;在關鍵時刻,通過按壓人中穴,可以有效緩解噴嚏。特別注意抗過敏藥物可能引發困倦,建議服藥后減少駕車,如需開車,要避免夜間和長途駕駛。
2.疾病影響。春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監測血壓,避免情緒波動誘發疾病。
三、節日飲食潛在隱患
1.防飽困,飽餐后易犯困,加劇疲勞駕駛風險。建議餐后步行20分鐘再出發。
2.防酒駕,節日聚餐增多,酒駕風險上升。特別警惕“隔夜酒”,飲酒后至少間隔24小時再駕車。
特別提示!
1.清明時節多雨,雨天行車請牢記“降速、控距、亮尾”,遇積水路段緩行,避免急打方向。
2.農村和山區道路的路況復雜,加之部分地區已進入春耕時節,路上車多人多,駕駛人應特別注意減速慢行、避讓行人。
3.陵園、景區周邊車輛擁堵加劇,請大家注意有序停放車輛,共同維護周邊道路秩序。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駕駛人安全研究部
聲明:如需轉載或開白名單,請留言聯系獲取授權!轉載須在文首標注來源交通言究社!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