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百多年歷史悠久而又魁梧健壯的古核桃樹下出發,沿著政府投資新修的三米寬的機耕道下行,直抵白石巖河底,才幾百米的距離,眼前是翠綠的香樟樹,兩旁的烏龍谷雪桃花開得正艷,右面是栽種地膜包谷和辣椒繁忙的村民,地面不時出現的苦蒜和蒲公英,門前河溝溪流中長著稚嫩的水芹菜和牛耳大黃,以及河岸邊水田里的早熟洋芋……這是中國貴州省畢節示范區撒拉溪鎮永興村下寨組烏龍谷迎來了春天。
三百多年的古核桃樹,是烏龍谷特有的一個符合,核桃樹下住著不少劉姓人家,因此當地人稱古核桃樹為劉家大核桃樹,多時這窩核桃樹能結出幾萬個誘人的核桃。近幾年,這窩兩人都合抱不完的大核桃樹,新出的枝丫結出的核桃特別的好吃。
四季長青的香樟樹,多達近十萬珠,是烏龍谷近些年來一道靚麗的風景,據說,這道風景出自于兩個扎根家鄉的共產黨員之手,因為他們其中一位畢業于貴州大學林學系經濟林專業,另一位明年就進入耄耋之年。
烏龍谷有數百畝雪桃,人稱烏龍谷雪桃,這雪桃屬冬桃,成熟的季節是每年十月,那時水果已少,所以雪桃走勢很好,價格都超過五元一斤,四面八方的客人總是前來烏龍谷采摘,甚至郵寄到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這些天,滿山滿坡的雪桃花綻放枝頭,開得正艷,使烏龍谷進入了最美的旅游季節。
恰逢春天,正是春耕大忙季節,烏龍谷村民們從貴州省會城市貴陽買來上好的辣椒、茄子苗,移栽進他們各自的承包地和流轉土地里。為讓辣椒、茄子長勢喜人,他們清一色使用地膜覆蓋,就連移栽的玉米苗也蓋上地膜。
這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春天,烏龍谷一群特別的村民,幾位年邁的老共產黨員,還繞有興趣地召開了一個意義非凡的院壩會,商討著2025急需發展的產業,其中一個提議:可以加大大健康產業發展力度,以隨處可見的中藥材為主,把天星米種植引入烏龍谷。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黎平時指出:要弘揚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以昂揚斗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烏龍谷是一個紅色之地,就在新修機耕道的盡頭,貴州抗日救國軍曾在這里集訓,聽參加過貴州抗日救國軍的一位老人說,就在山王廟下面的白石巖河溝邊,他們列隊站候,一位操作北方口音的紅軍領導曾給他們這樣訓話——
老鄉們、同志們: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
我們,一不是紅軍,二不是白軍,我們是貴州抗日救國軍。貴州抗日救國軍是干什么的?是打土豪、分田地。
據悉,這部分貴州抗日救國軍是第一支隊,他們的支隊長是席大明,他后來由于叛徒出賣,于次年被國民黨抓獲背到畢節英勇就義。
貴州抗日救國軍是由紅二、六軍團在畢節建立起來的部隊,司令員是周素園,貴州抗日救國軍一共有三個支隊,第二支隊支隊長是周質夫,第三支隊支隊長是阮俊臣,畢節有五千多人參加了紅軍,其中第二支隊1000多人在奎香整編為紅軍一個團。(本報記者 劉延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