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通水60周年
太行豐碑映山河英烈丹心昭日月
梨花瓣雨漫過太行,漳河春潮奔涌不息。在這個慎終追遠的時節,我們撫觸著太行山的脊梁,凝視著蜿蜒絕壁的人工天河,那些用熱血熔鑄山河的英魂,正化作璀璨的星辰,在歷史的蒼穹中永恒閃耀。
通水慶典
一、血肉鑄就的山河圖
十萬林州兒女以十年歲月為筆,以錘釬星火為墨,在太行山的絕壁上書寫著改天換地的傳奇。當第一鎬刨開堅硬的巖層,當第一車土石滾落深谷,沒有人預知這條生命之渠將付出怎樣的代價。有81名干部和民工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紅旗渠的建設工地上。他們中有年僅17歲的王管明,有60歲的張根虎,有27歲的工程設計師吳祖太,也有40歲的普通民工張運仁……他們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紅旗渠的“山碑”上,他們的精神如同紅旗渠的渠水,奔騰不息,滋養著后世。
吳祖太設計的青年洞,至今仍回蕩著300名青年突擊隊的號子聲。他們在17個月里發明 "連環炮"、" 三角炮 ",將日掘進速度從0.3米提升至2米。當塌方掩埋了這位外鄉人的身軀,他手繪的圖紙上還留著未干的墨跡,那些精準的測繪數據,化作了穿越時空的精神密碼。
張運仁,一位普通的民工,在紅旗渠建設中不幸犧牲。他的兒子張買江,年僅13歲便接過了父親的擔子,繼續投身到修渠的艱苦工作中。張買江的故事,是紅旗渠建設者們堅韌不拔、代代相傳的生動寫照。
修渠犧牲人員名單
二、青春譜就的山海經
紅旗渠紀念館的烈士墻前,81個名字如燭光中流動著星芒。這些平均年齡僅28歲的脊梁,扛起的何止萬噸山巖,更托起一個民族不屈的豐碑。
林州人說,這渠水是八百里太行的淚。當旱魔肆虐的黃土地終見甘霖,當干裂的龜紋長出金黃的麥穗,那些被血肉焐熱的青石,那些被?頭敲醒的山巖,都在漳河的吟唱中蘇醒。60年來,這條生命之河已澆灌出40萬畝良田,而八十一顆星辰的光輝,早已融入百萬林州人的血脈。
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林州人民的幸福生活;他們的精神,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黨的領導人為“紅旗渠”精神題詞
三、永不干涸的精神源
站在紅旗渠通水60周年的節點回望,紅旗渠精神已化作太行山脈的文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 "紅旗渠精神永不過時" 的囑托,在新時代的春風中愈發鏗鏘。第三代護渠人張學義沿著父輩的足跡巡查渠線,在暴雨夜帶領群眾搶險的身影,續寫著 "守渠如守命" 的誓言;青年創客們將紅旗渠故事搬上數字平臺,讓 "人工天河" 的傳奇在元宇宙中永生。
從 "戰太行" 到 "富太行",從 "出太行" 到 "美太行",林州人用實干詮釋著精神傳承。當紅旗渠機場通航的轟鳴聲掠過峽谷,當 "中國畫谷" 的寫生筆描繪綠水青山,我們看見:那渠水中奔涌的不僅是生命之源,更是永不停息的奮斗豪情。
太行巍巍,漳河湯湯。八十一顆星辰在渠水里永恒流轉,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誓言,淬煉成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圖騰。在這個梨花飄雪的清明,讓我們掬一捧帶著體溫的渠水——那是八百里太行的血脈,是永不褪色的紅旗,是中華民族永遠昂首的不屈脊梁!
附紅旗渠建設獻身人物名錄:
總干渠建設中(含加高加固)獻身73名,三條干渠建設中獻身8名
吳祖太(27歲) 李茂德(46歲) 白云祥(25歲) 李德學(20歲) 蘇福財(24歲) 楊黑丑(23歲) 張文德(22歲) 李保山(20歲) 王書英(21歲) 方海榮(21歲) 王銀秀(22歲) 董河(58歲) 李保拴(35歲) 董合吉(58歲) 秦天保(44歲) 李黑(45歲) 李天存(45歲) 余長增(28歲) 侯德(38歲) 馬全福(44歲) 陶秋山(37歲) 莫八鎖(20歲) 謝金鎖(20歲) 莫中興(22歲) 李林玉(19歲) 魏金存(20歲) 鄧東喜(22歲) 李兆成(44歲) 孫官成(41歲) 路雪山(30歲) 《紅旗渠志》
張林福(29歲) 孫來福(29歲) 崔全福(31歲) 張運仁(40歲) 李秋林 張天吉(23歲) 路白玉(29歲) 翟啟學(44歲) 李勤學(23歲) 王玉林(44歲) 張乃榮(42歲) 呂祥昌(42歲) 宋六生(49歲) 陳新妞 程義善(40歲) 劉明生(27歲) 董煥琴(20歲) 劉保德(24歲) 董用鎖(25歲) 傅會鎖(25歲) 王新法(22歲) 劉明(54歲) 王保成(18歲) 呂新喜(46歲) 關來羊(41歲) 郭培仁(48歲) 付俊義(46歲) 王福水(26歲) 傅增才(42歲) 鄧守堂(46歲) 《紅旗渠志》
石福來(38歲) 郭法昌(58歲) 雷兆仁(47歲) 馮超德(22歲) 魏來鎖(45歲) 田永貴(40歲) 郭占魁(45歲) 申金成(28歲) 謝德明(55歲) 郭保才(24歲) 邢九順(53歲) 常山林(22歲) 張立山(25歲) 元相學(49歲) 崔天明(44歲) 崔會科(34歲) 王管明(17歲) 張根虎(60歲) 李金柱(46歲) 張家俊(38歲) 崔全德(43歲) 《紅旗渠志》
微信公眾號ID:LinzhouInfo
小林
圖片源自網絡
投稿/建議請發郵件:627005285@qq.com
【欄目導航】
【紅旗渠專題】
紅旗渠視頻 紅旗渠傳奇 百家講壇
豫劇紅旗渠 精神傳承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