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2021年統計顯示,全球5.73億成年人(20-79歲)患糖尿病,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達7.83億。
與之并行的是男性生育能力的持續下降,不斷擴大的男性糖尿病人群與持續下降的男性生育能力之間的關系引起了人們的思索。
其實近年來關于糖尿病男性患者不育的報道層出不窮,根據寧波晚報近日報道:32歲的朱先生和妻子結婚5年一直沒有生育,結果一去醫院檢查發現,精子的濃度低,僅為500萬/毫升左右,而正常水平需要大于1500萬/毫升。據了解朱先生每日可樂代水、微信步數僅2千,血糖爆表15mmol/L。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男科專家吳科榮稱,糖尿病破壞睪丸生精功能,導致精液量和精子產生受損,目前已成為導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4年發表在 andrology 上的一項綜述和薈萃分析強調了關于“1型糖尿病和男性生育能力”的現有文獻數據,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糖尿病患者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態和精液體積顯著降低,而精子濃度和計數沒有顯著變化。
此外,他們還發現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勃起功能障礙以及精液抗精子抗體陽性率、衰老男性癥狀評分和促卵泡激素水平。
2018年一項關于糖尿病和男性精液的研究納入了38例DM1患者和55例有特發性不孕癥病史>12個月的DM2患者,以及100名健康生育受試者。
研究人員分別通過光學顯微鏡和流式細胞術對受試者的精子功能(通過常規和生物功能的精子參數)和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炎癥的跡象(通過精子白細胞濃度和氧化應激指標)進行了評估,通過睪-附睪超聲評估、血清總睪酮、黃體生成素和FSH測量對DM1和DM2患者進行了男性學評估。
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不孕不育的風險較高,但是DM1和DM2損傷的病理生理機制不同。
總體而言,兩種類型的糖尿病受試者的常規精子參數均低于對照組。
DM2會引起炎癥狀態,氧化應激增加,從而導致精子活力下降和精子DNA碎片增加。而DM1改變附睪排尿,導致射精量低和線粒體損傷,導致精子活力下降。
不難看出,關于糖尿病損害男性生育力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各位男同胞們是不是瞬間覺得手中的快樂水不香了……
快樂水雖然好喝,但含糖量超高,長期飲用會增加糖尿病風險。為了守護你的健康和生育能力,從現在開始,少喝快樂水,多喝白開水或淡茶,選擇健康生活方式,遠離糖尿病和不育的雙重威脅!
此外,男同胞們在日常生活過程中也要時刻注意生活化抗糖,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菠菜、西蘭花)、水果(藍莓、橙子)和堅果,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