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至,在這寄托哀思的時節(jié),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先烈、追思故人。在靈丘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指導下,靈丘縣平型關烈士陵園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的服務理念,多維度、全方位地籌備清明祭掃服務保障工作,致力于營造平安、綠色、暖心的祭掃氛圍。
考慮到清明期間陵園祭掃“流量大、密度高”的實際情況,平型關烈士陵園早早制定了一套完備的應急保障預案,將人員分工、環(huán)境籌備、應急處置、后勤保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逐一細化,實現(xiàn)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與此同時,大力推廣“綠色清明、平安清明”的祭掃理念,創(chuàng)新性推出“網(wǎng)上祭掃”服務模式,讓祭掃者足不出戶,就能便捷地寄托對先烈的追思,賦予清明追思更深遠的意義。
為解決部分群眾無法實地前往陵園祭掃的難題,烈士陵園進一步創(chuàng)新祭掃服務方式,推出異地祭掃服務。通過視頻連線、代客祭掃等形式,搭建起跨越地域的追思橋梁,讓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們也能表達對先烈的敬意。這些多元化祭掃形式的推出,極大提升了祭掃服務的便捷性與靈活性,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除了豐富祭掃服務形式,平型關烈士陵園還扎實開展節(jié)前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對園內(nèi)消防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更換滅火器,并新增警示標識。同步開展園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集中整治行動,重點維護園區(qū)和烈士墓區(qū)的綠化景觀,深度清潔紀念館,對部分褪色脫落的碑文重新描金,并在園區(qū)沿途增設宣傳欄,竭力營造莊嚴肅穆的祭掃環(huán)境。
平型關烈士陵園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城東,1962 年7月動工興建,1965 年9 月25 日立碑竣工并投入使用,是晉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烈士陵園。全園面積約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劃分為紀念瞻仰區(qū)、烈士墓丘區(qū)、辦公服務區(qū)。主墓區(qū)安放著平型關大捷犧牲烈士遺骨556位,附墓區(qū)安葬著修建京原鐵路犧牲的解放軍鐵道兵烈士74位,散葬烈士墓區(qū)集中安葬零散烈士312位。
作為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平型關烈士陵園承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1937 年9 月25日,八路軍115師取得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zhàn)信心。為緬懷平型關大捷及抗日戰(zhàn)爭期間犧牲的烈士,銘記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陵園設立了紀念堂、烈士事跡陳列館等,通過展出大量革命文物,講述英雄事跡,讓歷史的記憶鮮活呈現(xiàn)。
平型關烈士陵園先后被列為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并入選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陵園每年接待上萬人次前來祭掃、開展教育活動,已然成為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沿陣地。(撰稿:鄧花/攝影:崔永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