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于會泳(左)與劉慶棠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于會泳顯赫一時。他是音樂天才,為《海港》《智取威虎山》《杜鵑山》《龍江頌》等現代京劇電影創作的音樂,得到了廣泛認可。
然而于會泳緊跟中央那位女首長,1975年擔任文化部部長。特殊年代里,于會泳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1977年服毒自殺身亡。
于會泳的連襟關爾佳是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的導演,人品藝品俱佳,卻一直遭受于會泳的打壓。為此關爾佳的婚姻、事業盡毀,人生凄涼。
于會泳與連襟關爾佳到底有何恩怨?關爾佳的妻子想保丈夫,為何連姐姐姐夫的面都見不到?
01
要回答這些問題,還得從于會泳的人生經歷說起。
(戴嘉枋)
網上說于會泳出生于1926年,其實這是以訛傳訛。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著名作家戴嘉枋撰寫的《走向毀滅:于會泳沉浮錄》一書介紹,于會泳于1925年6月24日出生于山東乳山縣海陽所鎮于家村。
于會泳的父親于樂泮(pàn),母親辛雙姑都是農民。他8歲喪父,寡母艱難地將他拉扯大。
1942年,由于家境貧窮,于會泳中學沒畢業就輟學了,在村小學當老師。
于會泳是音樂奇才,酷愛京劇、民歌、秧歌,并自學拉二胡、吹笛子、彈三弦。
(今日乳山市海陽所鎮后山于家村)
1946年9月,于會泳步行200多里,趕往山東萊陽參加解放軍。由于他有文藝特長,被分配在膠東文工團。
1947年9月,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于會泳隨膠東文工團轉移。他將部隊分給他的一件毛料衣服,一包毛線,幾罐奶粉和幾塊呢子衣料打成包,準備留給家鄉的寡母。
由于戰事吃緊,隨時都有可能犧牲,于會泳在包裹里寫了一張字條:蔣軍兄弟,你們見到這些東西時,我可能與世長辭了。我家里只有一個寡母,如果你們還有點人性的話,請把這些東西寄到我家里。我把我的照片留給寡母作紀念,照片后面有我家的地址。于會泳將字條放在包裹里面。
哪知這張字條被指導員發現了,由于部隊忙著轉移,指導員沒有批評于會泳。
馬少波(1918年3月~2009年11月29日)
1947年12月,膠東戰役取得了勝利。膠東文化協會會長馬少波對于會泳留紙條一事,進行了嚴厲批評,并對他隔離審查。
隨后,于會泳被調到《膠東文藝》雜志社擔任編輯。鑒于于會泳沒有變節行為,主觀上是孝順母親,客觀上沒有形成事實,1948年3月,于會泳又回到了膠東文工團。
于會泳音樂才華突出,1949年10月,他被組織上送到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音樂專修班深造,學期一年。
1950年9月,于會泳畢業了,在院長賀綠汀的舉薦下,他留在學校任教。同年,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改名為上海音樂學院。
賀綠汀(1903年7月20日-1999年4月27日)
于會泳是農村出來的,性格樸實,衣著土氣,被師生稱為“上海灘上的農民”。
1950年9月,上海音樂學院音工團成立了,面向社會招收一批學員,任珂就是其中的一員。
1950年11月,于會泳胃病復發,在醫院住院,任珂與同學們去病房看望他。任珂高挑漂亮,撲閃著一雙大眼睛,臉上帶著健康的紅暈,給于會泳留下了良好印象。
細心的任珂見于會泳嘴唇干裂,給他削了一個蘋果,于會泳咬了一口,甜到了心里。
這時于會泳已經25歲了,還未婚單身,在那個年代屬于大齡青年,出院后他開始追求任珂。任珂傾慕于會泳的才華,與他相愛了。
02
愛情激發了于會泳前所未有的創作動力,他創作了小歌劇《夸女婿》,編創了《山東大鼓》《陜北榆林小曲》《單弦牌子曲分析》等音樂作品,頗受好評,賀綠汀院長非常器重于會泳。
1953年,于會泳與任珂在上海結婚了。任珂是上海合唱團的女中音歌唱演員,婚后他們相繼生下了兩個女兒,分別叫于佳易、于佳其。
于會泳很想出名,他與同事共同編著音樂著作時,將自己的名字放在顯要位置,這引起了同事的不滿。
1958年,于會泳被下放到上海浦東勞動。期間,于會泳再次胃出血,回到了上海音樂學院。
(于會泳)
他在學校給進修生上課,工作量不大,便拿出大塊時間創作歌曲。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于會泳創作的《幸福花開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等歌曲,被灌成唱片發行。
1963年,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在北京舉行,引起巨大的反響。于會泳在《上海戲劇》雜志發表了2萬多字的論文《關于京劇現代戲音樂的若干問題》。
該文對現代京劇音樂創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于是于會泳被借調到上海京劇院,在現代京劇《海港》劇組擔任音樂創作。
1965年,中央一位女首長看了《海港》后注意到了于會泳,這讓于會泳受寵若驚,一心想為對方效力。
(左起:于會泳、錢浩梁、劉慶棠)
1966年特殊年代來臨,有人從于會泳的檔案里翻出了當年他寫給蔣軍的信,于會泳在學校被批斗。他的大字報鋪天蓋地,于會泳的家被抄了,他還被關進了牛棚。
1966年10月,上海京劇院的《海港》《智取威虎山》赴北京演出,那位中央女首長見于會泳沒來,便問上海京劇院帶隊的領導。
得知于會泳的處境,那位女首長給上海方面打電話,相關人員將于會泳從牛棚里放了出來,讓他坐飛機到了北京。
在女首長的提攜下,1967年3月,于會泳擔任上海市文化系統革命籌備委員會主任,及上海音樂學院革委會副主任,總管《海港》《智取威虎山》兩部現代戲。
(京劇《海港》劇照)
這樣一來,于會泳經常泡在兩個劇組。于會泳的連襟關爾佳是《智取威虎山》的導演(李仲林導演被批斗后,由關爾佳接任)。原來,那位女首長覺得李仲林看她的眼里帶著兇光,將他趕出了《智取威虎山》劇組,李仲林還遭受批斗。
關爾佳1925年出生,與于會泳同齡,他早年參加革命,親歷過東北大剿匪。從部隊轉業后,關爾佳被送到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進修,后被分配在上海青年話劇團當導演。
03
關爾佳的妻子任慧是任珂的親妹妹,她在上海戲劇學院當形體老師。任珂是家中老大,對弟弟妹妹很照顧,姐妹倆都在上海工作,平時來往頻繁。關爾佳與于會泳的關系也不錯,星期天兩家人經常在一起聚會吃飯。
(童祥苓在《智取威虎山》中飾演的“楊子榮”)
于會泳發跡后,大權獨攬,劇組的演員都怕他。他與上海京劇院一位女演員關系曖昧,被童祥苓發現了。
童祥苓與關爾佳關系好,善意提醒關爾佳,希望他委婉勸說于會泳。關爾佳同情妻姐,便悄悄找到于會泳,旁敲側擊地提醒他。
這讓于會泳懷恨在心,他百般狡辯,說自己是清白的。關爾佳明白于會泳的心思,承諾不會向任何人透露,但于會泳還是在心里嫉恨他和童祥苓。
事實上,關爾佳和童祥苓守口如瓶,他們不敢,也沒有在任何人面前透露半個字,沒想到此后會受到于會泳的百般打壓。
1968年,《智取威虎山》準備拍成京劇電影,3個小時的內容要壓縮到2個小時。關爾佳作為導演,應該統籌全局,但他所有的權利都被剝奪了。
劇組工作人員以為他犯了什么錯誤,都疏離他,在背后議論他,這給關爾佳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
劇本修改期間,中央女首長經常深夜十一、二點來審查戲,演員們趕緊起來排練。
有一次,這位女首長竟然凌晨3點來審查,大家心里有怨氣,但誰也不敢表露出來。
關爾佳覺得自己跟于會泳是連襟,便委婉地提醒他,希望于會泳跟女首長說說,別三更半夜來審查戲了。
《智取威虎山》片場工作照。擔任唱腔設計的于會泳與沈金波(扮參謀長)、施正泉(扮李勇奇)討論唱腔。
于會泳一聽就跳了起來:你這是攻擊中央首長,問題很嚴重。連襟給自己扣這么大的帽子,將關爾佳嚇壞了,此后他再不敢提及此事。
于會泳打壓關爾佳還有一個原因:早年與關爾佳一同參軍的有一個房姓戰友,犯了生活作風錯誤。為轉移視線掩蓋真相,這個姓房的編造謊言,說自己是閩浙反共58支隊司令,關爾佳是他的部下,代號為008。
組織上經過反復調查核實,揭穿了他的謊言,還了關爾佳的清白。
但這份材料留在關爾佳的檔案袋內,于會泳看了關爾佳的檔案后,害怕他牽連自己,便向相關人員打招呼:關爾佳不能重用。
并且,于會泳還在關爾佳檔案袋里,寫下了“不能予以重用”的字條。
《智取威虎山》劇本修改時,主創人員經常與領導開會,關爾佳作為導演卻被排除在外,不讓他參加。
關爾佳身為導演,卻成了聾子、瞎子。他想找于會泳詢問原由,可對方拒絕見面。
1969年,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被拍成電影。于會泳讓北京電影制片廠的謝鐵驪擔任導演,而將關爾佳趕出了劇組。
導演謝鐵驪(1925年12月27日—2015年6月19日)與妻子王遐
1969年國慶節前一天,于會泳對幾個被調整出劇組的人員說:你們在北京玩一個星期,劇組為你們開歡送會。而有的人回上海,我們是不歡送的。于會泳所說的“有的人”,就是指連襟關爾佳。
于是國慶節這天,關爾佳一個人坐火車回上海,這個堅強的男人,眼里涌滿淚水。
04
關爾佳想回自己的原單位——上海青年話劇團,于會泳不同意,仍然讓他掛在上海京劇院。
不久,關爾佳被趕到上海市郊吳家巷的養雞場勞動,《智取威虎山》最初的導演李仲林也在這里勞動。關爾佳勞動期間,工宣隊經常批斗他,關爾佳的妻子四處寫申訴材料。
紀玉良飾演的“少劍波”,李仲林(右)飾演的“楊子榮”
幾個月后,關爾佳終于回到上海青年話劇團。在團里,關爾佳又被掛了起來,不給他安排任何工作。
關爾佳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誤,要遭受如此打壓。關爾佳的妻子心情不好,經常半夜與丈夫吵架,問丈夫到底做了什么錯事。
關爾佳流淚了:我從沒做過什么錯事,經得起考驗。妻子說:那我想辦法找姐夫幫忙。關爾佳搖了搖頭:我清楚他的為人,說不定是他在背后搞我。
關爾佳的妻子不相信,她覺得自己與姐姐姐夫一向關系融洽,姐姐應該會幫自己。
然而她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于會泳平步青云后,任珂與妹妹的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她不再與妹妹一家來往。
關爾佳的妻子與姐姐聯系,竟要通過上海音樂學院的中間人,他是于會泳的心腹,姓趙。他告訴關爾佳的妻子,任珂不是在這里療養,就是那里出差,妹妹根本見不到她。
關爾佳的妻子沒想到,一奶同胞的姐姐竟變得如此冷漠!
關爾佳的妻子讓母親出面,她終于有了一次與姐夫于會泳吃飯的機會。席間,她請求姐夫關照關爾佳,遭到于會泳的拒絕。
于會泳的母親心地善良,她對關爾佳的處境有所耳聞,要求兒子幫他一把,也遭到于會泳的拒絕。
(于會泳)
那時關爾佳無所事事,身邊人認為他是被《智取威虎山》劇組開除的“黑導演”,對他另眼相看。妻子心情不好,經常與關爾佳吵架,逼丈夫寫信向于會泳低頭認錯。
關爾佳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堅決不愿意低頭,再說,即便他低頭也沒有效果。
受父親的影響,這時關爾佳的大女兒中學畢業了,相關部門不給安排工作,她在街頭賣冰棍,遭人欺負,受到很大的傷害。
妻子與關爾佳經常吵架,夫妻感情徹底破裂,開始分居。
05
(于會泳)
1975年,于會泳當上了文化部長,妻子更看不起關爾佳,覺得他與姐夫相比差距太大了。
因為關爾佳,他的妻子與姐姐任珂也有了很深的感情裂痕。
1976年,上海“五·七”京劇班排演京劇《閃閃的紅星》,劇組的負責人張美娟請關爾佳當導演。
考慮到關爾佳的處境,劇組不給他掛名。然而于會泳以文化部部長的身份來上海審查該劇時,得知是關爾佳導演的,他很不高興。
京劇《閃閃的紅星》沒有公演,關爾佳不知自己又將遭受什么災難。
然而不久的1976年10月,特殊年代結束了,于會泳被隔離審查。1977年8月,于會泳自知罪孽深重,喝下一瓶消毒液自殺身亡。
任珂與婆婆一直關系不錯,擔心老太太無法承受喪子之痛,她隱瞞了于會泳自殺的噩耗。
1979年,辛雙姑去世了,她到死都不知道兒子兩年就自殺了。
特殊年代結束后,上海青年話劇團為關爾佳平反了。但關爾佳與妻子早已形同陌路,1978年關爾佳帶著大女兒遠赴福建,他在文工團當導演,女兒參軍了。
期間,關爾佳執導了越劇《沙漠王子》《火椰樹》等越劇、話劇作品,引起廣泛的影響。
1985年,關爾佳退休了,回到上海生活。直到這年,他才與妻子正式辦理離婚手續。
離婚后,關爾佳一直單身,與大女兒、女婿在上海一起生活。
2002年3月,關爾佳在上海病逝。
關爾佳的前妻后再婚了,在北京生活。于會泳的妻子任珂也再婚了,也在北京定居。于會泳、關爾佳這對連襟有著太多的恩怨,他們去世后,這些恩恩怨怨并未隨風而逝。
(余佳易)
任珂與妹妹原本姐妹情深,因為彼此的丈夫,姐妹感情也有了無法修復的裂痕,兩人鮮有往來。
于會泳的大女兒于佳易是小有名氣的歌手,因為父親她遭人詬病,后去澳大利亞定居。
如今于會泳的兩個女兒都在澳大利亞定居,關爾佳的兩個女兒都在國內生活。由于父輩的恩怨,兩對表姐妹也不來往。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