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玉波)連日來,隨著天氣轉暖,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治沙現場一派繁忙。近百臺無人機和治沙新機械、新裝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日前,內蒙古啟動了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林草鎖邊帶“合龍”工程,計劃用半年時間完成林草鎖邊空白區431公里治理,補齊防沙阻沙帶上全部的“缺口”和“斷點”。
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九棵樹治沙現場,治沙人員忙著鋪稻草、壓沙障、澆水。空中一架架無人機懸掛稻草深入沙漠腹地,播撒種子、連續作業……
阿拉善右旗林業草原和荒漠防治局總工程師張有擁說:“我們的沙障采取的是1米乘1米規格的稻草方格,沙障鋪好后,在方格里種植梭梭進行生物固沙。”
阿拉善盟是全國沙化土地面積最廣、荒漠化程度最高、治理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全盟沙化土地總面積19.69萬平方公里,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等沙漠在阿拉善分布面積9.47萬平方公里,占內蒙古沙漠總面積的83%。2024年,阿拉善盟以防沙治沙“七大戰役”為重點,全面推進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用1年時間完成內蒙古西部荒漠綜合治理二期項目兩年治理任務,全年完成治沙593萬畝,完成任務量超前5年的總和。
“2025年,阿拉善盟將繼續實施‘六個工程’,扎實開展‘六個行動’,重點推進‘三北’六期11個項目。這11個項目總投資37.25億元,總建設任務343.8萬畝。”阿拉善盟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潘競軍介紹。
據了解,2025年,阿拉善盟將重點圍繞蒙寧、蒙甘邊界區域開展聯防聯治項目,構建環兩大基地林草防護帶,保護生態安全。持續鞏固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林草鎖邊帶建設,填補沙漠鎖邊空白區,阻止三大沙漠南侵東移、蔓延匯合,實現“合龍”目標。
潘競軍說:“目前,已經治理完1425公里,剩下的431公里將通過光伏治沙、造林種草和工程固沙來完成,為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生態安全保障。”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