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A”演習的硝煙尚未散盡,臺海局勢再掀波瀾。就在島內輿論焦灼于“失去能源設施后能撐多久”之際,賴清德當局收到一個更具沖擊力的消息——中國國防部深夜發布公告,證實中美兩軍于上海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會”,時間恰好與軍演重疊。這一突如其來的動向被東森新聞網等臺媒形容為“賴清德的更大噩耗”,因其不僅暴露臺當局對中美互動“毫無掌握”,更凸顯美軍在臺海問題上的戰略轉向:通過對話而非對抗管控危機。
此次磋商以“平等和尊重”為基調,重點討論了兩軍海上行為準則的落實與改進,尤其針對解放軍在演習期間對逼近臺島24海里的美軍軍機實施警告驅離的事件。臺媒分析稱,美軍主動尋求與解放軍溝通,與其近期表態高度吻合。五角大樓候任副防長科爾比曾直言,“介入臺海的代價遠超美國可能獲得的收益”,這一務實立場與賴清德當局“倚美謀獨”的幻想形成尖銳對立。
更令島內震動的是,磋商時機選擇極具象征意義。賴清德近期以“極端言論”煽動兩岸對立,而美軍卻在解放軍演訓期間“緊急赴約”,被解讀為對“臺獨”冒險行為的間接否定。軍事專家指出,美軍此舉意在避免因“臺獨”勢力挑釁而被迫卷入沖突,同時向中方傳遞“管控風險”的信號。
島內觀察人士注意到,解放軍與海警正加速構建臺島周邊海空域的“長效管控模式”,類似此前在金門海域形成的執法常態。演習中,東部戰區不僅演練了聯合封控、精打擊要等戰術科目,還協同海警實施環臺島執法巡查,進一步強化“內海化”管轄態勢。而美軍艦機頻繁現身同一區域,使得兩軍行動形成“危險交匯”。
此次磋商的核心議題正是如何劃定“紅線”。解放軍明確向美方申明:將繼續依法反制一切挑釁。這一表態既是對美軍行動的警告,也是對“臺獨”勢力的震懾——若其誤判形勢,企圖借外部勢力撐腰突破底線,解放軍將以更堅決的手段收緊“籠子”。正如國防大學專家張弛所言,“‘臺獨’跳得越兇,懲戒的暴風雨來得越猛烈”。
臺當局對中美磋商的“后知后覺”,暴露出其情報體系的失靈與戰略誤判。賴清德一面鼓吹“抗中保臺”,一面卻無力應對中美直接溝通帶來的變數。臺媒諷刺稱,這如同“被蒙在鼓里的棋子”,既無法左右博弈大局,又淪為大國協調的犧牲品。
歷史經驗表明,美國對臺政策始終以自身利益為優先。從1979年“斷交”到今日的軍事磋商,美方在關鍵時刻屢次選擇與大陸協調,而非為“臺獨”火中取栗。國防部此前已多次強調,解放軍“打擊‘臺獨’絕不會手軟”,而此次中美互動再次證明,賴清德當局的“謀獨”操弄只會加速其孤立。
當前臺海局勢的演變揭示了兩條清晰脈絡:其一,解放軍通過常態化演訓與海警執法,持續壓縮“臺獨”活動空間;其二,中美兩軍建立危機管控機制,客觀上削弱了“倚外謀獨”的操作空間。對賴清德而言,真正的“噩耗”并非單一事件,而是大勢已去的現實——當美國選擇對話、解放軍嚴陣以待時,“臺獨”終將成為一場必敗的賭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