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商貿基因的數字裂變
凌晨的廣州十三行,霓虹燈與補光燈交織出這座城市的產業底色。檔口老板娘用手機鏡頭拉近最新款法式連衣裙:“前兩波搶不到的姐妹趕緊搶這件!我們家的立體花瓣都是釘珠釘上去的哦,很重工藝,面料是用進口的法式拋光棉,工廠直發,今天就能發貨!”
話音剛落,后臺訂單破百單。
凌晨五點,一捆捆衣物被迅速打包,裝車。二十公里外的廣州白云物流園,自動化分揀線吞吐著如潮水般涌來的包裹。
電子面單打印機的聲浪,如同這座城市產業鏈激昂的鼓點——
這里,有兩小時就能完工的打版師傅、24小時燈火通明的服裝工廠、凌晨兩點仍在收單的物流樞紐、清晨五點已人聲鼎沸的紅遍天服裝交易中心,早上七點便在檔口開播的主播……
在直播電商平臺上,不少服裝商家會在介紹里特意標注自己的“出生地”:廣州源頭工廠,10年以上實體批發經驗。
“廣州實體批發檔口”八個字,似乎成為互聯網時代無形的信任背書,消費者默認的“質優價廉”的代名詞。
而在堆積如山的包裹背后,這座城市正寫下直播電商史上最深刻的逆襲——
2024年,廣州直播電商銷售額5171億元,登頂全國第一,相當于每位市民創造2.75萬元的直播電商產值。
5171億背后的帶貨主力,沒有李佳琦式的超級主播,只有無數工廠和檔口老板。他們在自己的直播間,用“店播模式”顛覆“網紅崇拜”。
達人時代看杭州,店播時代看廣州,這種更迭絕非偶然。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廣州的商貿基因始終圍繞“貨”而展開。
從明清時期的全球商貿樞紐,到如今毛細血管般的產能網絡,廣州擁有600多個專業市場集群,品類之全,規模之大,獨步全國。
僅化妝品行業,廣州便聚集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生產企業,近2000家工廠;十三行商圈每天以千噸為單位吞吐貨物;中大紡織圈集聚近24萬服裝從業者。
在這里,甚至誕生了以“希音村”“淘寶村”命名的產業集群,一條街就是一條供應鏈。廣州的產業帶商家總能敏銳覺察出不同電商平臺的增量機會,繼淘寶、希音之后,他們又迅速乘上抖音電商的商業浪潮,開拓新生意。
廣州批發業企業密度空間分布圖(來源:廣州市規劃院)
而以廣州為中心,50公里半徑內,佛山的面料廠、東莞的輔料廠共同構建出“珠三角30分鐘產業圈”,這種高度集中的產業生態,讓廣州具備無可比擬的供應鏈反應速度:
晨光中敲定布料款色,當晚便化身直播間爆款,再借助實時銷售數據反向優化生產,將庫存周轉周期壓縮至7天以內。
高效、穩定、可持續,這一套供應鏈機制構筑了廣州在店播模式下最強大的貨品競爭力。
但廣州之所以能引領這場產業變革,核心密碼在于,它將“貨找人”的外貿哲學深刻嵌入直播電商時代。
自1957年舉辦首屆廣交會以來,近70年的商貿積淀,讓廣州商家具備一種天然的數字化適應能力——
他們更懂如何用“貨”找“人”,用店鋪沉淀用戶。
直播電商剛興起,嗅覺敏銳的廣州商家早已開始調整貨盤、將線下展會的“人貨場”經驗轉化為線上競爭力。
從車間實景直播展現透明可視化的生產流程,到虛擬展廳和互動體驗打造多樣化的沉浸式購物場景,他們將廣交會的“生意經”延伸到品牌直播間,從而不斷增強消費者的信任。
在“貨找人”邏輯與產業集群協同的雙重作用下,廣州的店播生態天然具備強大的造血能力。
隨著直播電商進入成熟期,店播成為主流,廣州這一獨特優勢終于開花結果,助其登頂直播電商之都。
2024年,廣州日均直播場次突破10萬,來自182個產業帶的11萬商家在抖音直播帶貨,其中店播商家占比近70%。
店播模式,行業的新基建
如果問中國產業鏈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可能不是技術,不是資本,也不再是人口紅利,而是伴隨著商業化和互聯網化形成的全球獨一無二的供應鏈。
從“達播時代”走向“店播時代”,這并不是一場簡單的渠道遷移,而是直播電商規模不斷增長后,被產業鏈邏輯重塑的必然結果。
當中國的直播電商已經從新興渠道升級為國民級的消費方式,跟上下游產業鏈、消費端深度融合,其核心競爭力也必然從"即時轉化"轉向"長效經營",由網紅流量驅動轉為貨品力決勝。
各大平臺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據媒體報道:去年頭部達人直播帶來的GMV只占到抖音電商大盤的9%,店播和貨架占據主流。
小紅書的雙11戰報揭示了同樣的變化:去年,小紅書電商單場破百萬的店播直播間數量,是2023年同期的8.5倍。
過去,頭部達人掌握著直播流量的權杖,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現象級銷售神話。品牌跟中小商家依賴頭部主播的“聚光燈效應”,借助精準的流量分發機制,將產品快速推向市場。
然而,當商家過度依附于達人帶貨,另一面風險也逐漸顯現。
隨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商家想要爭奪頭部達人的流量,不得不在“全網最低價”的嘶吼中一再壓縮利潤空間。
一旦達人熱度衰退,品牌的銷售曲線便隨之陡降。加之達播模式往往更注重短期沖量,產品講解碎片化,消費者難以建立長期信任,復購率低迷,品牌的長效經營充滿不確定性。
一邊是商家被傭金和低價競爭擠壓,一邊是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與品牌價值的關注度上升,直播電商若想打破僵局繼續增長,就需要完成從“營銷場”到“價值場”的重構。
店播模式的崛起,正是這一變革的必然結果。
不同于達人模式的“認人”邏輯,店播模式強調“認貨”,將貨品重新推向價值鏈的核心,讓用戶沉淀在商家自有直播間內,通過長期內容運營強化信任,實現復購。
消費的本質,是需求的發掘、理解與滿足。
消費者始終在追求更高品質、更具個性化,同時價格更具競爭力的商品。
過去,頭部達人帶貨的模式雖能創造現象級的銷售神話,卻難以精準洞察不同產品核心消費人群的真實偏好。
而在店播模式下,商家能直面消費者,實時感知消費者的反饋,并結合后臺用戶數據和實時銷售趨勢反向定制產品,優化生產。
當商家不再受制于頭部達人的流量競爭,而是深入理解核心消費者的需求,行業將迎來從低價競爭轉向差異化、定制化、品牌化競爭的躍遷,從“流量競爭”走向“產品競爭”。
當直播間不再只是“人帶貨”的舞臺,而成為圍繞“貨”展開的商業基礎設施,直播電商的邏輯也被徹底重塑。
誰能將產品價值轉化為持續的內容生產力,誰能將用戶洞察沉淀為精準的供應鏈能力,誰能真正打造優質+高性價比的產品,誰才能在新的直播電商戰局中把握主導權。
產業帶商家的主場機會
當店播模式成為新主流,一批長期深耕產業帶的“隱形冠軍”開始嶄露頭角,享受店播模式帶來的確定性增長。
他們或是云南的花農、淮坊的果農,或是廣州的批發店主,保定的紙巾廠家……
這些曾處于直播電商生態末端的商家,大多是“白牌”起家,利潤空間狹窄,面對頭部達人“傭金抽成+流量競價”雙重擠壓,往往只能押注難以預測的“爆款”來尋求生意突破。
但過去一年,這些中小商家迎來重掌商業話語權的拐點。
他們開始自建直播團隊,從車間直擊到田間溯源,從深度挖掘產品故事到場景化展示,以“主場作戰”的姿態直接觸達消費者。
2024年,全國332個產業帶在抖音平臺的訂單量突破千萬,830個產業帶銷售額過億元,通過店播實現百萬元銷售額的抖音中小商家超過9萬家,同比增長74%。
連抖音集團副總裁李亮都直言:“這個數據,大幅領先于達人直播帶貨”。
傳統中小商家,新興主播買家,源頭工廠企業,都能在店播模式引領的供應鏈變化中,獲得主場機會。
抖音也在順勢而為,將“扶持店播”推至戰略高位,用更低的試錯成本,鼓勵更多中小商家放手一搏。
抖音主要依托短視頻的內容生態發展興趣電商,讓用戶在刷到內容的過程中自然產生購買興趣。店播商家通過內容運營,直接面對消費者,形成“貨找人”的邏輯閉環。
比如木梳品牌“緣木軒”,借助抖音的降傭政策,每月節省4萬元成本,結合“工廠溯源直播+工藝可視化”的內容策略,在不到一年時間內銷量突破11萬單。
達播到店播的躍遷,從社會意義上看是直播電商生態從“馬太效應”向“普惠共生”的深度轉型,而其背后,本質上還是因為有著經濟規律做支持——店播,是一本更具長遠價值的“生意經”,有著更高的收入天花板。
店播模式不僅賦能品牌,讓更多中小商家逐步擺脫低價競爭的束縛,同時也在優化平臺自身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2024年,正是靠著店播帶來的增長,抖音電商才能突破達人直播的規模瓶頸,在平臺GMV已經超過2.7萬億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大約30%的增長。
當直播電商從依賴達人傭金模式,逐步向廣告收入與內容服務轉型,平臺的商業模型不僅變得更加健康與可持續,也擁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直播電商的未來
廣州登頂直播電商之都,本質上是因為其產業集群優勢資源,和當前直播電商的生態轉型完美契合。
當15萬款產業帶商品在抖音成為銷量百萬級的“爆款”,當200萬中小商家借直播帶貨突破生存線,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店播帶來的GMV飆升,更是數字經濟驅動下實體產業的升級。
數字經濟離實體經濟越來越近,數實融合越來越深。
在這一全新生態中,品牌不再依賴頭部達人的流量紅利,而是通過店播構建自有陣地,讓每一次交易都沉淀為長期用戶資產;
平臺從傭金模式向廣告收入和內容服務收費轉型,實現更加健康的盈利結構;
消費者則在充滿創意與專業解讀的直播間中,將購物樂趣提升到更高層次。
隨著越來越多商家擁抱店播,直播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從流量獲取轉向產品力、供應鏈效率與品牌信任的比拼。
誰能在內容、供應鏈和質價比之間構建起堅實的價值閉環,誰才能在直播電商的下半場真正占據消費者的心智。
店播時代的到來,不僅讓產業帶商家借助平臺扶持實現商業模式的躍遷,也讓行業回歸商業本質——
每一個認真做生意的人,都能被看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