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干枯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邴兆珍
蘋果樹屬于落葉喬木,其果實富含礦物質與維生素,營養成分具可溶性,可被人體快速吸收,具有寧神安眠、緩解疲勞等功效。蘋果樹生長期間 ,容易受到干枯病影響 ,造成產量與品質下降,為此需要掌握病害發生特征,制定科學的綠色防控措施,降低病害發生率,保障區域蘋果豐產豐收。
1 蘋果樹干枯病防治意義
1.1 提高產量與品質
通過開展蘋果樹干枯病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果實產量與品質。采用科學的農業防治措施與化學防治措施,遏制病菌持續擴散,保證果樹盛果期產出優質果實,滿足市場供應需求。
1.2 增加經濟效益
積極防治蘋果樹干枯病,進一步增加果園經濟效益。基于較高的產量與優良的品質,有利于促進果園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逐年增強,為果園相關參與人員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
1.3 促進產業發展
果樹干枯病發病率降低后,可持續提升果園生產力,促進農業產業的良性發展。同時,結合現代綠色防治手段,改善土壤結構與周邊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
2 蘋果樹干枯病的危害
2.1 危害癥狀
這種病害主要危害定植后不久的蘋果幼樹,樹體距離地面 20 cm 左右處常有病部出現。春季時,病樹梢可產生明顯病斑,長度大約為 5 cm 左右,橢圓形暗褐色,后期病斑失水凹陷,邊緣縱向開裂下陷后與樹體直接分離。病斑老化后,邊緣處向上翻卷,病皮隨時間積累發生脫落。葉片被危害后,表面伴有白色病斑,葉片顏色呈黃褐色,卷縮嚴重,癥狀可見圖 1。當病斑環繞枝干一圈時,其上部枝干枯萎死亡,嚴重影響果園生產效益,癥狀可見圖 2。
圖1 葉片受害癥狀
圖2 枝干受害癥狀
2.2 發生規律
果園濕度較大時,分生孢子涌出絲狀孢子角,顏色為黃褐色?;肯蛏系牟“呔鶠樯詈稚?,向上蔓延后逐步變為紅褐色。以分生孢子器或者菌絲形式在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季,遇到風雨分生孢子被釋放傳播,在園內危害樹勢弱的枝條。部分枝條失水皺縮或發生凍害后,也容易受到病菌危害。此外,病菌可以菌絲形式沿著病部逐步擴展危害蘋果樹,產生分生孢子或者子囊孢子,從傷口處、枯芽處、皮孔處侵入。病菌具有強寄生性,緩苗期苗木、幼樹、衰弱樹最易被侵害,一旦侵入枝干將長期潛伏,在傷口組織處生長一段時間后,向活組織侵染。
3 蘋果樹干枯病的防治措施
3.1 農業防治
3.1.1 優選品種 栽植時,根據地區氣候特征,選擇合適的蘋果品種栽植,保證品種抗病性強、產量高、抗逆性強 。例如,在山東沂水縣,結合實際種植需求,可選擇早熟品種包括藤牧 1 號、珊夏、嘎拉、美國8 號、秦陽;中熟品種包括魯麗、金冠、紅將軍、新紅星等;晚熟品種包括紅富士系列、維納斯黃金、小國光等。
3.1.2 剪枝間伐 及時剪除帶病枝條以及弱枝,避免病菌持續擴散,危害其他枝干。如果果園出現不同程度的郁閉現象,需要采用科學的間伐措施保證果樹生長良好,避免枝條過密造成病害發生時擴散嚴重。按照“隔一伐一、整行間伐”的技術標準,對嚴重郁閉的果園進行間伐,促使整體株數下降 1/2 左右。一次間伐之后,如再次出現郁閉情況,需要繼續開展間伐作業。保證果園內部行間作業道大于 1.5m,各株之間無交叉重疊的情況。間伐后,樹下透光率應達到 30%左右,且每 667 m 2 枝量為 6 萬~8 萬條。其中,優質中短枝條應在 90%以上。
間伐時,先標記永久樹以及樹枝,根據果園栽培技術,選擇合適的間伐方法。例如,隔株間伐、隔行間伐、挑株間伐等 。如果樹齡達到 20 年以上,同時接近 50%的果樹發生干枯病,則應避免采用正規株行距間伐方法,直接間伐危害嚴重的樹木、枝條等。樹齡較小,且其控冠良好的果園,則應分開修剪,主要修剪臨時樹或者永久樹。疏除時,重點伐除臨時樹、永久樹發生交叉的枝條,促使行或株變扁。當永久樹持續擴大后,臨時樹冠體積縮小,幾年后挖除臨時株。注意事項:間伐時禁止挖樹,以免殘根殘留病菌危害其他樹木。從地面鋸掉之后,使用塑料布覆蓋,在其上層覆蓋適量土壤,促使根系死亡。間伐后保留樹木,2~3 年以內不應改形,產量恢復之后,可進行提干、落頭、開心處理。
3.1.3 肥水管理 有以下幾項工作:
(1)合理灌溉:栽植蘋果樹應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降低病害發生率。適量灌水滿足蘋果樹體水分需求。嚴重干旱時,除袋前 5~7 d 適量灌水。采取小水樹下漫灌方式,嚴格控制灌水量,避免大水漫灌。萌芽前進行 1 次追肥灌水,新梢進入旺長期開始第 2 次澆水,秋施基肥時開始第 3 次灌水。雨季時,及時排出園內積水,避免園內土壤濕度過大。
(2)適時追肥:1~2 年生的蘋果樹,可株施 10~15 kg 土雜肥、100 g 尿素、250 g 過磷酸鈣。對于結果大樹,可根據翌年果實生產計劃,每生產 100 kg果實,株施 0.7 kg 純氮肥、0.7 kg 磷肥。根據果園需求,選擇合適的施肥方法。例如,選擇條狀溝施方法,開挖溝寬為 30~40 cm,溝深為 50~60 cm。萌芽之前可進行 1 次施肥,每 667 m 2 施 20~30 kg 尿素,或者 20~30 kg 復合肥。開花期至坐果期,選擇氮磷鉀復合肥追肥,比例為 20∶10∶20,每 667 m 2 施量不宜高出 50 kg。噴施適量硼肥促進授粉受精 。果實膨大期,可以鉀肥為主,每 667 m 2 施加 30~50 kg 硫酸鉀或者氯化鉀。采果之后,落葉之前施復合肥與有機肥,為翌年生長儲備養分。每 667 m 2 施加 50~100 kg 復合肥,3000~5000 kg 有機肥。
3.1.4 樹干涂白 將樹干涂白處理,消滅干枯病病菌。配制涂白劑時,按照以下配方制作:生石灰,10份;食鹽,1~2 份;石硫合劑原液,2 份;水,36~40 份;動植物油,1 份。涂白之前,先刮除樹皮表面的粗翹皮與寄生物,堵塞老樹洞之后,均勻涂抹即可(圖3)。著重涂抹樹干根頸部,涂白高度距離地面 1~1.5 m,通??蛇x擇 11—12 月時涂白,嚴禁在 0 ℃以下開展作業。重復涂刷樹皮縫隙、洞孔等位置,避免出現刷花或者漏刷的情況。
圖3 蘋果樹樹干涂白
3.2 化學防治
發病時,每隔 15 d 噴施 1 次 40%多菌靈懸浮劑(圖 4)500 倍液;或者 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 500 倍液;或者 50%混殺硫懸浮劑 500 倍液;或者 50%甲基硫菌靈·硫黃懸浮劑 800 倍液。分生孢子釋放期間,定期噴灑機油乳劑(蚧螨靈),按照 2∶1∶100 的比例配制混合液,2 份機油乳劑,1 份福美胂,100 份水,噴灑后可有效鏟除越冬病菌。或者噴施 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或者 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 倍液;或者使用 50%混殺硫懸浮劑 500 倍液;或者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500~2000 倍液。每隔15 d 噴施 1 次藥劑,同時將樹干上的病斑及時刮除,涂抹康寶 20 倍液或 843 康復劑原液進行修復,促進新皮生長。
4 結 論
通過研究蘋果樹干枯病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可發現這種病害發生后,將會造成果樹生長勢減緩,嚴重發生后容易導致產量下降甚至絕產,不利于提升果園生產效益。為此,在防治蘋果樹干枯病時,應結合病害危害特征及其發生規律,制定科學的防治措施,做好前期栽培管理工作,減少園內病菌。發病時,采用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方法抑制病菌,防止病菌在果園內持續危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