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華人在線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2日訊 據阿根廷權威研究機構最新調查顯示,阿根廷正經歷嚴重的社會結構變化,中產階級正在快速消失,大量民眾滑向貧困線邊緣,形成所謂的"幾乎貧困"群體。拉丁美洲地緣政治中心(Celag)執行主任阿爾弗雷多·塞拉諾·曼西利亞表示,如果將正式貧困人口與"幾乎貧困"人口相加,阿根廷近80%的人口實際上處于貧困狀態。
盡管官方數據顯示阿根廷貧困率有所下降,國家統計局(INDEC)的計算方法卻遭到質疑。現行測量方式僅基于全國31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心的數據,覆蓋約2980萬人口,而阿根廷總人口約4700萬。
阿根廷天主教大學社會債務觀察站(ODSA)對總統米萊關于2024年貧困率下降的樂觀解讀提出質疑。該機構雖然認可宏觀經濟穩定和通貨膨脹減緩以及社會計劃收入增加的積極影響,但警告稱"如果消費能力和實際工資沒有恢復,貧困指數可能會維持在令人擔憂的水平"。
研究顯示,去年第三季度,50%收入低于360,373比索(2024年7-9月)的家庭實際收入甚至達不到其收入層級的平均水平;而在平均500,126比索的收入階層中,68%的家庭達不到這一水平;在700,000比索的收入階層中,79.2%的家庭落在平均線以下。
地區間貧富差距尤為明顯。布宜諾斯艾利斯市(CABA)和最貧困的雷西斯滕西亞市(查科省)之間,家庭日均收入差距高達75%(21.55美元比6.08美元)。若不計算布宜諾斯艾利斯,火地島省的平均日收入相當于福莫薩、查科、拉里奧哈、圣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和薩爾塔五個省份的兩倍。
退休人員的情況同樣堪憂。全國740萬退休人員中,大多數人領取的養老金僅比INDEC貧困線高出716比索,但僅相當于首都第三年齡保衛者辦公室計算的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的三分之一。
2024年公共服務費用的上漲被專家們指出是收入再分配的影響因素之一,因為它增加了家庭固定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這意味著家庭實際收入的改善并不一定能轉化為更多更好的日常消費。
另一個爭議點是消費籃子權重計算以及住房和交通服務在各家庭預算中所占比例的問題,同時現行計算方法未考慮租金支出,而實際上有40%的家庭沒有自己的住所。
阿根廷的人均GDP雖然在疫情期間有所回升,但在過去14年來總體呈下降趨勢,2022年再次回到下行軌道。這些數據揭示了阿根廷社會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特別是收入不平等加劇和中產階級消失的警示信號。
消息來源:阿根廷新聞社(Agencia Noticias Argentina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