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科技創新券,讓企業與本地高校‘結緣’,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高強塑壓鑄鋁合金體系。”近日,位于安徽省馬鞍山經開區的安徽鎂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林告訴記者,鎂美公司與安徽工業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破解了高強塑鋁合金材料“卡脖子”難題。
記者了解到,科技創新券是政府向企業免費發放,用于支持其向高校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等購買服務,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和產學研合作而設立的“權益憑證”。作為安徽省首個試點,馬鞍山創新券政策已迭代至3.0版,330余家次企業申領長三角科技創新券資格,47個項目累計兌付金額407.55萬元,帶動企業投入研發資金3000余萬元。
創新券的發放和兌付,是馬鞍山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2024年,該市5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典型案例項目,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目標完成率達221.23%,新增4家國家級5G工廠。
馬鞍山市工信局局長陳建生介紹,馬鞍山市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擦亮“無證明城市”改革品牌,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搭建“惠企通”服務平臺,打通與省、市6個平臺的數據壁壘,構建起“1平臺+9應用”的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平臺注冊企業4404家,企業累計申報事項11034件,涉及資金25.62億元;累計辦理“免申即享”兌現事項5128件,涉及金額6.56億元。
馬鞍山市粵美金屬制品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培棉告訴記者,來到馬鞍山14年,他見證了當地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好了,就一定會有企業家紛至沓來。”
數據顯示,2024年,馬鞍山市民營企業繳納了79.6%的稅收,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四上”民營企業占全市“四上”企業數的89.6%,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日報記者 梁 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