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詩詞世界,共享詩意人生
清明:晴風吹柳絮,人生幾清明
作者 | 明月清風
編輯 | 安般蘭若(ID:anbanlr)
《歲時百問》中寫道: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素衣簡行,掃墓祭祖,追思先人,戴柳插柳,踏青尋春。
小時候的清明節,每年都會與父母上山祭祖,手持花花綠綠的祭品,對先祖只是儀式上的敬重,跟在大人的身后只負責跪地叩拜,沒有悲切與憂傷。
叩拜完之后,與兄妹一起踏青賞春,在山林中瘋跑,采一些杜鵑花,蘭草花,紫藤花等山花,帶回家插在瓶中,日夜欣賞,把對先祖的懷念寄托在山花里。
鉆進翠竹林,抽一些細竹筍,帶回家放在大鍋里煮沸撈出,摻和著臘肉一起炒,稱得上是美味的“春盤”。
或摘一些艾蒿、鼠曲草等野菜,母親加工成艾粑、蒿餅、青團、清明粿等。
清明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山野美食,聞著山花的幽香,寄托對先人的哀思,使人忘記憂傷,忘記煩惱,安享山間歲月的饋贈與歡愉。
林花謝了春紅,人生匆匆來過,又匆匆落幕。多少風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都埋在青山之中,經過歲月滄桑,最后變成一堆青冢。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人世間的名利和權勢,一切都不過是過眼煙云,萬事萬物不斷地生長,也不斷的消亡。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珍惜眼前人,活好當下,既是對逝者最好的慰藉,也是對生者最好的尊重。
清明節后,邀上三五好友,在園中小聚。“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和煦的春風,飄飛的柳絮,乞來新火,青煙彌漫,杜若盛開,花前飲酒,回憶先賢,暢談往事,是何等的美哉!
春光明媚處,春柳美如煙。河岸邊的垂柳,經過“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裁剪,細葉裁出,垂下萬條綠絲絳。
在河邊嬌艷粉紅的美人梅,灼灼其華的桃花,綠肥紅瘦的海棠花,浪漫的櫻花雨的映襯下,長成“碧玉妝成一樹高”的身姿,在春風中來回舞動,像綠色的瀑布伸展著柔軟纖細的腰身,似少女飄逸柔順的秀發一樣風情萬種,嫵媚動人。
走在河堤邊,吹面不寒楊柳風,任楊柳依依,撫摸著臉頰,沉浸在“拂堤楊柳醉春煙”的意境中,無法自拔。
人間四月,柳絮漫天飛舞,活出一春的燦爛。
清明節的習俗,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為了驅邪避兇,人們戴柳插柳。在柳條發芽的季節,春柳成為人們辟邪的神物,用插柳戴柳的方式,求得上天的庇佑,求得心靈的安慰,祈盼平安順遂。
時至清明,桃李芳菲謝盡,滿山的桐花綻放,如煙似霧,如癡如醉。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人們相約踏青尋春,徜徉于春色之中,湛藍的天空,和暖的春陽,艷麗的春花,嫵媚的楊柳,金黃的菜花,如茵的春草,人們在追思的同時,也享受著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孩子們牽著紙鳶在河堤,田間歡快地奔跑。大人們在郊游踏青掃墓祭祀之后,家人朋友團聚,一起品嘗清明美食,咬上一口青團,吸入一塊螺螄肉,飲上一杯藥香酒,吃上一碗紫藤花飯,暢談春天的花事,展望美好的生活。
清明,是寄托人們哀思的節日。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清明和春天聯系在一起,一邊祭奠先祖,慎終追遠,一邊插柳戴柳,踏青賞春,把對親人的懷念化作激勵后人的動力,在尋春賞春中感悟生命的輪回與真諦,珍惜生命,擁抱美好,與春天同在,與幸福同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種植松樹柏樹,寄托哀思,萬古長青。
清明,春和景明,天氣回暖,正是春耕春播的季節。在祭祀先人之后,正是農忙時節。
犁田松土,播種插秧,不誤農事,不負春光。播下種子,收獲希望,期待美好的未來。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生活還得繼續,將思念化成動力,迎接美好的春天,在春回大地上耕耘,續寫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萬物復蘇,春醒花開。萬物生長,天清地明。春風和暢,楊柳依依。青松翠柏,緬懷先人。珍惜生活,激勵前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抔黃土,三炷香火,一沓紙錢,三盅薄酒,一行清淚,幾縷哀思。
寒食苦雨,千年如昔。悲歡離合,煙火清明。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清明祭祖,告慰先祖,激勵后人。半生已過,認知了清明,就讀懂了人生。
人生本來是一場經歷和承受的過程。人生苦短,世事無常。只要健康平安的活著,就是幸福。人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走過去便是艷陽天。
經歷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珍惜時光,把握當下,順其自然,保持內心的淡然從容,學會微笑面對人生的苦難。
好好生活,就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好好生活,生命才會生生不息,人生才會擁有精彩的未來。
故人巳逝,思念成疾。追憶過去,感恩今昔。祭奠先祖,寄托哀思。
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先祖安息的地方,是魂牽夢縈的地方。
故鄉在,夢想就在;老屋在,親情就在;父母在,牽掛就在;回憶在,追思就在。
每年清明,緬懷故人,是感情的一種寄托,是心靈的一份安慰,是對逝者的一份承諾,是對生者的一份期許。
史鐵生說:
“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清明節,就是讓我們銘記先祖的節日。記住過去,看清未來。不管歲月如何變遷,血脈和親情是永遠不會湮滅,永遠綿延不絕,世代傳承。
清明節,就是讓我們學會不忘先輩的歷史,記住自己的來處,寄托對先人的哀思,讓他們活在自己的心靈深處。
學會告別生死,珍惜眼前,傳承家風,激勵后人。
清明,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
天清,地明,天地清明;山清,水明,山水清明;風清,雨明,風雨清明。
在清明煙火處,斟一杯杏花清酒,敬一位逝去的故人,插一束紅艷的杜鵑,飲一盞明前龍井,憶一段美好往事,嘗一頓清明美食。
青煙裊裊,柳絮飄舞;春雨絲絲,梨花帶雨。
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愿世間安好,天地清明;
愿天上人間共珍重,人生看得幾清明。
作者:明月清風,熱愛生活,喜歡田園風光,熱愛旅游,喜歡記錄生活。用心感受生命,喜歡用靈魂說話,讓空間傳遞那份真情與牽念……
常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安般蘭若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詩意文化出品圖書《哈哈哈!如果大宋詞人也有朋友圈》《特級教師的爆笑詩詞課》全網熱銷中,歡迎購買。加入詩詞世界粉絲群,可以添加詩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