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4月1日報道,特朗普稱可能在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關稅細節,一場貿易風波似已山雨欲來。
自特朗普今年1月入主白宮,美國就對主要貿易伙伴頻繁揮動關稅“大棒”。3月27日下午,外交部、商務部分別就美國加征關稅相關措施進行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沒有哪個國家靠加征關稅實現發展繁榮,美方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對解決自身問題也沒好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針對美方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3月14日美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接受磋商,中方會按世貿組織規則推進后續程序。
美國政府(資料圖)
特朗普宣稱4月2日起將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還針對特定行業征額外關稅。他把宣布決定這天稱作“解放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多名官員向特朗普提出關稅計劃,且該計劃沒有豁免條款。有消息稱,特朗普即將宣布的全面關稅提案主要針對鋁、鋼鐵和汽車領域。
歐洲方面對美國這一關稅新政反應強烈。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3月31日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臺采訪時說,貿易戰只會有輸家,歐洲得共同決定更好掌控自身命運,還呼吁歐洲在國防、能源、金融和數字等領域走向“獨立”。她預計,若歐洲對從美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第一年歐洲GDP將下降約0.3個百分點;要是采取對等措施回應,GDP增速會再降0.5個百分點。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稱,美國關稅政策會對斯洛伐克的汽車制造、醫藥生產、半導體產業這些經濟命脈產生重大影響,同時歐洲產品輸美門檻也會因技術規范、環保認證等非關稅壁壘被系統性抬高。英國首相府強調應對關稅問題要“采取冷靜務實的態度”,直言“與美國的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法國和意大利也表達了通過談判調整高關稅的意愿。歐盟迅速回應,稱將從4月開始對價值260億歐元(約283.3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反制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的關稅政策對自身也有諸多負面影響。美國高盛集團3月30日在最新報告中把今后1年內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概率從之前的20%調高到35%。還預測今年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升高15個百分點,比之前預期高5個百分點;到今年年底,美國核心CPI同比漲幅將達3.5%,明顯高于之前預測的2.8%,也遠超美聯儲2%的目標,那時失業率預計會升至4.5%。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經濟學講師史蒂夫·諾蘭說,經濟學家雖在很多問題上有分歧,但在自由貿易有益這點上基本達成共識,特朗普現在的做法是在破壞幾十年來全球經濟的運行規律。
從已有的關稅情況看,2月4日,特朗普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0%的關稅,3月4日稅率提到20%。為此,中國從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3月10日對美國農產品征收15%的關稅。3月12日,美國針對進口鋼、鋁征收的25%關稅生效。美國最大的兩個貿易伙伴墨西哥、加拿大面臨壓力,3月初特朗普宣布暫緩對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的產品、兩國進口汽車產品征收關稅到4月2日,其他進口商品仍要繳關稅,加拿大已對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采取反制措施,墨西哥尚未正式對美征收新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另外,4月2日起,特朗普稱將對委內瑞拉征收新關稅,并對所有從該國購買石油或天然氣的國家(包括美國自己)的所有進口商品征收25%關稅。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0時01分后,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生效,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不遲于5月3日開始,白宮預計這些新關稅每年能為美國帶來1000億美元收入,可經濟學家強調這將顛覆全球汽車供應鏈,導致價格上漲。
如今,4月2日已至,特朗普的“報復”正式開啟,全球貿易局勢愈發緊張。在這場貿易博弈中,中方已明確表明立場并采取行動,后續發展如何,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