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3日晚,WTT仁川冠軍賽男單1/8決賽爆出焦點對決,日本名將張本智和以1-3不敵中國臺北選手林昀儒,止步16強,這場失利距離他3月29日球星挑戰賽金奈站1-3爆冷輸給克羅地亞選手普卡僅隔一周,短短五天內,張本智和接連在兩項賽事中折戟,尤其是面對非中國選手的失利,引發了球迷對其訓練策略的質疑,“緊盯國乒主力,卻總在陰溝翻船”的批評聲浪再起
仁川一役,張本智和與林昀儒的對決被視作“亞洲新生代巔峰對決”,首局比賽,林昀儒憑借精準的發球落點和穩定的防守反擊迅速占據主動,以11-7先聲奪人,第二局,張本試圖通過提速強攻扭轉局面,但林昀儒的多變節奏和靈活步伐化解了其攻勢,再下一城
盡管第三局張本通過搏殺戰術以11-6扳回一局,但第四局林昀儒重新掌控比賽節奏,以11-6鎖定勝局,整場比賽中,林昀儒的防守密不透風,而張本智和的進攻失誤率高達40%,尤其在關鍵分處理上顯得急躁,多次出現反手位非受迫性失誤
更早的金奈站失利則更具戲劇性,作為賽事頭號種子,張本智和在1/8決賽對陣世界排名僅42位的克羅地亞選手普卡時,暴露出狀態起伏的致命弱點,首局普卡憑借中遠臺相持能力以11-9占優,次局張本一度追至7-9,但普卡的正手強攻再度發威,以11-8擴大優勢,第三局張本以15-13險勝后,第四局竟以4-11崩盤
全場比賽張本的進攻成功率不足50%,且在關鍵局中連續出現發球失誤,最終被對手以“針對性戰術”徹底擊潰,值得注意的是,普卡此前已淘汰日本選手田中佑汰,連續“狙殺”日乒主力的表現令外界驚嘆
這兩場失利將張本智和推上風口浪尖,部分球迷尖銳指出,張本智和近年將大量精力用于研究國乒主力,例如針對性訓練馬龍、樊振東、王楚欽的技戰術特點,甚至多次公開表示“擊敗中國選手是最大目標”,這種策略雖讓他在與國乒交手中偶有亮眼表現(如2024年亞錦賽險勝王楚欽),卻也導致其面對非中國選手時適應性不足
從技術層面看,張本的“搏殺式打法”依賴速度和力量壓制,但面對不同風格的對手時缺乏應變能力,例如,普卡的高質量弧圈球逼迫其退臺,而林昀儒的控短技術則限制了他的前三板優勢,這種技術單一化暴露了其訓練中的“偏科”問題,過度針對國乒主力設計戰術,卻忽視了對其他流派選手的全面研究
心理層面,張本在逆風局中易陷入急躁情緒,金奈站第四局0-4開局后的連續失誤,以及仁川賽第三局扳回后未能乘勝追擊,均反映出其抗壓能力的短板
連續失利對張本智和而言無疑是沉重打擊,但也為其敲響警鐘,乒乓球運動的魅力在于其不可預測性,正如普卡、林昀儒的勝利所證明:沒有永遠的王者,只有永恒的進化,對于志在洛杉磯奧運周期的張本智和而言,或許這正是跳出“國乒執念”、重構技術體系的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