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76年,一片荒涼的北京郊區,就能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超級都市區。而今天,在它4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早已遍布北京地標、中國地標、世界地標。
在它344萬常住人口中,早已遍布五湖四海的“全球面孔”。而在無數人的記憶中,它更遍布我們曾淚目的瞬間和青春。
究竟什么才是北京朝陽?答案也許并不復雜,無限進化就是它永恒的命題。
漫步在朝陽街道,你可能經常會看到一抹特別的風景,各種各樣不同國家的國旗莊嚴而繽紛。在中國,再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和城區,能聚集如此之多的“世界各地”。
這就是朝陽的第一重使命,成為新中國的“世界客廳”。
1950年,北京宣布收回東郊民巷使館占領區。歷經半個世紀的屈辱外交史,至此終結。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新的使館區該建在哪里?
仍在內城?空間顯然不夠。此時,一塊緊挨核心區的東部郊區,進入人們的視野。這里位置適中,平坦開闊。在這里建設新中國的客廳,既寬敞又體面。
5年后,朝陽建國門外地區,成為使館建設的開端。埃及、斯里蘭卡、波蘭等國最早進駐,并向世界宣告,他們與一個嶄新的中國建交,成為第一批“客人”。
不過,這間“中國客廳”還需要一扇嶄新的大門。同年,首都機場在河北順義破土動工,成為中國首個投入使用的民用機場。
為了便于管理,北京決定將機場地區劃歸朝陽區管轄。即便1958年順義并入北京,這里也仍屬朝陽,成為一塊名副其實的“飛地”。
隨著大門敞開,越來越多的客人陸續抵達。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后,中美關系破冰,英國、德國、荷蘭等國相繼與中國全面建交。
于是在建國門的東北方向,三里屯“第二使館區”、亮馬橋“第三使館區”相繼成型。直到今天,176個國家駐華大使館紛紛落座北京朝陽,堪稱北京的“城中地球村”。
而使館區之外,朝陽又在發生什么?那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城市變形計。
望京,號稱北京第二CBD。但如果回到60年前,你將看到的是一片占地面積超過4000畝的農場。每年將從這里運出500萬公斤糧食、4000頭肥豬、30萬只雞鴨。
北京CBD
這里是北京CBD,但60年前矗立在你眼前的,將會是北京第一機床廠、北京汽車制造廠、雪花冰箱廠。歡迎打開北京朝陽的第二重使命,荒野變形。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200萬,僅依賴外地供糧難以長久,為首都建設一個穩定的本地糧倉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工業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命題,為首都建設一批新的中國工廠,刻不容緩。于是,熱火朝天的工農建設鋪滿朝陽。
除了望京和CBD,他們還在今天的草場地、798、朗園、八里莊、垡頭。在通惠河畔,曾占據朝陽約1/7土地面積的雙橋農場,走在農業機械化的潮頭浪尖。
塵土飛揚間,新中國第一批女拖拉機手,從朝陽的農場里走出。在大北窯,每日清晨,自行車大軍如洪流而來,身著藍色中山裝的工人們走進工廠。
他們造出了北京生產的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臺數控立式升降臺銑床,以及走進千家萬戶的雪花牌電冰箱。
不到50年,朝陽就以驚人的速度從一片“東郊荒野”,進化為集農業、電子、化工、紡織、機械等產業,工農并舉的現代化城區,但這也只是開始。
1985年9月1日,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破聲,運轉近30年的北京金屬結構廠轟然倒塌,代替它的將是5年后建成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
1993年,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正式提出建設北京商務中心區。之后,西起東大橋路,東起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陽路,大北窯區域均納入其中。
一道獨一無二的北京天際線,在30年間被朝陽重新勾勒。大北窯這個略顯土氣的地名,將逐漸被人們忘卻,取而代之的是北京CBD。
有人說,這是屬于朝陽的“全球時代”,幾乎所有的世界知名企業都會在朝陽CBD落戶,而無數有關青春和奮斗的故事也在這里完成注解。
但比起構建出一座鋼鐵森林,北京朝陽還有更多的追求。
就在國貿動工一年后,距離它約3公里外的一座體育館里,出生于朝陽幸福村的歌手崔健,走上舞臺。他挽起褲腿帶來的歌曲是《一無所有》。
隨后,這片被大家稱為“工體”的體育中心,開始進行翻新修建,因為它將迎接的是整個90年代中國最重要的盛會,第11屆亞運會。
當《亞洲雄風》傳唱中國后,朝陽繼續向北邁進,因為一場更加重要的世界盛會又將到來。
2008年8月8日,一聲聲巨響中,29個巨大焰火組成的腳印,沿著北京中軸線,以平均每兩秒一步的速度向北進發。
沒錯,它的目的地還在朝陽,今天的奧林匹克公園。14年后,當北京成為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朝陽再次陪伴首都,成為全球焦點。
而30年間,中國一步步站上了世界舞臺正中央,而每一步,朝陽都不曾缺席。
這里是北京亮馬河,如果數年前你來到同樣的位置,又會看到什么?生銹的欄桿,密集的水生植物,甚至有些異味的河水。一路狂奔而來的朝陽,急需一場精雕細琢的城市進化。
治水,就是最關鍵的一步,讓我們來看看北京朝陽的水有多么重要。
自古以來,溫榆河、北小河、壩河、蕭太后河等8條河流遍布朝陽,濕地湖泊,星羅棋布。而從功能角度,壩河、通惠河又與京杭大運河相連,構成了南北漕運的重要支線。
但隨著城市化發展,許多河道逐漸干涸斷流,再不復華北水鄉的模樣。于是,朝陽開始了一場“河流拯救計劃”。
以亮馬河為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持續治水,污水禁排、清淤疏浚,水質逐漸恢復清透,但這還不夠。
從2019年起,朝陽還將亮馬河與周邊的水系連接,打造出18公里長的冰水慢行道。你可以沿著河岸從東直門一直走到“藍色港灣”。
終于,這條河流不再是孤立的風景,它已經流入人們的生活,這依然不夠。不久之后,亮馬河及其與之相連的壩河還將繼續進化。
兩條河流將恢復真正的通航能力,還將把三里屯、燕莎、藍港、六里灣、朗園這五個跨越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超級商圈連為一體,最終形成一個世界級的濱水經濟區。
而壩河還將繼續向東,以嶄新的面貌與北運河連通。那是它們古老的相遇,但又何嘗不是歷久彌新的重生。這樣的尺度就夠了嗎?還不夠。
在未來,朝陽的河流還將串聯起包括溫榆河公園在內等1000個公園、綠地和林蔭綠道。而它們又將與附近的社區、商圈、街道再次形成新的連接與交織。
那是一場徹底的大尺度綠化和城市空間重組。水與岸,都市與自然、繁華與靜謐,世界與中國,都將被北京朝陽一一連接。
到那時,朝陽又是一座怎樣的城?不用擔心,它依舊會是中國最重要的“世界客廳”,因為中國需要更多的朋友,也會用真誠迎來更多的朋友。
它依舊是一座繁華的“超級都市”,因為朝陽珍惜每一次,能讓自己進化迭代的浪潮。無論科技還是互聯網,超級快,也超級狠。
它依舊會是身挑使命的首都臂膀,因為數不清的北京盛會、中國盛會、世界盛會,能從白天熱鬧到夜晚。
它還將是我們身邊的超級公園,因為干凈的河、五彩斑斕的花和綠意盎然的草,能平等地治愈每一個為生活而奮斗的人。
它終將是一座無限進化的城,正如它見證過的藍圖、使命和浪潮。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本文來源@星球研究所的視頻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