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名導演陸川執導的舞劇《天工開物》,將于2025年8月15日至17日登陸上海西岸大劇院,為觀眾呈現一場融合歷史、科技與藝術的視聽盛宴。該劇以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及其著作《天工開物》為創作藍本,通過“趕考”“著書”“山河”等篇章,講述宋應星六次科考落榜后潛心記錄中國古代農業與手工業技藝的故事,展現其執著探索的“工匠精神”與民族風骨。
舞劇以“明制美學”為核心,舞臺設計參考明代白描繡像插圖,提煉“大、巧、簡”的美學特征,結合電影化敘事手法,打造虛實交織的沉浸式體驗。雙層紗幕、全息投影、環繞聲效等現代技術,將古代工藝場景活化于舞臺,讓觀眾仿佛置身于300年前的科技史詩中。服裝設計則從江西陶器紋樣中汲取靈感,質樸中透出匠心,被觀眾譽為“明制美學的極致表達”。
自2024年首演以來,《天工開物》憑借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創新融合,迅速成為現象級舞劇。深圳站連演三場場場爆滿,全網曝光量超4億,上座率突破90%,被媒體稱為“文藝界的大作,舞劇界的大片”。社交媒體上,“全員會飛”“中式美學震撼”“中國人不受牛頓管”等熱評刷屏,年輕觀眾尤其為其國風元素與科技感舞臺傾倒。
專家評價該劇“不僅是藝術呈現,更是文化覺醒”。編導團隊更將演出定義為“生長的藝術”,根據觀眾反饋不斷調整內容,使每場表演獨一無二。
上海西岸大劇院坐落于黃浦江畔。漫步于此,可遠眺盧浦大橋的流光,近觀江面貨輪緩緩駛過,晚風裹挾著水汽輕拂面頰,都市的喧囂在此沉淀為靜謐。劇院周邊,西岸美術館與龍美術館的現代建筑群錯落有致,藝術展覽與市集活動交織,為觀眾營造出“從自然到人文”的沉浸式體驗。
試想,黃昏時分沿江賞景后步入劇院,在“明制美學”與科技幻境中穿越古今;散場時,月光灑滿江面,思緒仍停留在宋應星筆下的山河壯闊——這或許正是藝術與生活最詩意的聯結。
舞劇《天工開物》上海站將于2025年4月2日14:00正式開票,票價80元至880元,早鳥票限時優惠同步啟動。觀眾可通過西岸大劇院小程序購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