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這回真的是“失算”了!不僅與美國的“港口交易”合同沒能簽成,而且還連續遭到“暴擊”,實在是虧大了。但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美國卻突然發聲,為李嘉誠“站臺出頭”,這不僅再一次說明此次“港口交易”確實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同時也有可能會給當前局勢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李嘉誠不顧中方官方層面的多次苦口婆心的勸誡,執意要一意孤行推動所謂的港口交易,堪稱冒天下之大不韙,終于在近期,李嘉誠也已經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了代價,李嘉誠連遭到“暴擊”,不得已吞下了自己親手摘下的苦果。首先,是由于“港口事件”的發酵,李嘉誠及其下屬企業已經讓資本市場信心大減,而無情的資本市場也是率先給予了李嘉誠以嚴厲的懲罰。就在近期,李嘉誠下屬的幾家企業的市值已經暴跌了780億之巨,這無疑也讓李嘉誠切切實實地被“打疼”了。
不僅如此,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宣布對長和港口交易依法進行審查。這也算是中方官方正式介入此次交易。
在中方官方層面介入這個“港口交易”之后,此次李嘉誠下屬長江實業集團與美國貝萊德公司的交易已經被叫停,已經有長和高層消息人士透露:“下星期不會有任何簽約,原因大家知道的啦!”那么也就是說,李嘉誠原本計劃的,通過此次交易套現將近190多億美元巨款,目前來看是拿不到了,這也是李嘉誠近期遭受到的又一個“重大打擊”。
這還不算完,29日,國務院港澳辦再度發聲,轉發了香港知名媒體《大公報》的題為——《港商須有底氣,不應向霸權主義低頭》的文章。很顯然,這篇文章其實帶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字里行間就是在針對李嘉誠及其下屬的長江實業集團。
中方在官方層面上再度批評李嘉誠,這無疑也在輿論層面上再度給了李嘉誠一記重擊,這有可能會讓李嘉誠被資本市場進一步拋棄,對李嘉誠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
在遭受了接連暴擊之后,李嘉誠終于還是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換句話說,這位看似不可一世的香港首富,這回很有可能終于開始慌了!有可能是為了“早作應對”,李嘉誠已經著手進行了二次準備,根據相關消息人士的說法,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所有業務已經全部獨立于長和。
很顯然,這其實就是李嘉誠在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留后路”!畢竟,從目前的情況看,在“港口交易事件”發酵之后,李嘉誠及其集團已經備受打擊,并且日后其財團在祖國大陸經商、合作等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李嘉誠故意讓自己的兒子“獨立”出去,其實就是假意與其撇清關系,那么未來李澤楷就有可能能夠成為李嘉誠家族與大陸相關商業合作對接的“中間人”。
綜上不難看出,李嘉誠這回是真的慌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美國卻突然發聲了,并且美國還明顯有為李嘉誠“搖旗吶喊”的意思。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稱,28日,美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稱,對于中國介入審查“不意外”,隨后布魯斯污蔑稱中國不滿交易是因為削弱了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美國樂見美國投資者拿下巴拿馬港口公司的控股權。
美國的公開發聲,無疑已經證明了以下的幾點。首先,是此次交易果然不是什么所謂的“商業行為”,而就是中美博弈的一次交鋒。試想一下,如果此次交易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商業交易的話,那么美國國務院這樣的官方組織有必要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顯然,美國早就已經是包藏禍心,而貝萊德公司,不過是美國政府的白手套而已!
其次,美國很有可能還是要奪取巴拿馬運河港口的運營權,對對巴拿馬運河志在必得。美國國務院一方面大力對中方的正當做法大潑臟水,大肆污蔑,另一方面又表示了對美國財團拿下巴拿馬運河港口控股權的支持,這其實已經將美國官方的態度表示的非常明顯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美國在接下來很有可能也會在官方層面出手,強行奪取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屆時,處在漩渦中心的李嘉誠究竟會如何選擇,就讓我們關注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