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曾經的民國首都,南京城有很多的民國建筑,南京民國建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其規格之高、類型之全,是國內一些城市的租界建筑無法比擬的,也是20世紀上半葉國家首都規劃和建設的智慧結晶,構成南京大都會的物質元素和城市標志,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優秀近代建筑及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筑等。
南京的民國建筑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筑的大本營。
這些民國建筑既有像總統府,美齡宮,南京博物院,浦口火車站等之類的著名建筑,也有建筑比較集中的頤和路之類的街道,還有更多的隱秘在全市各角落的眾多民國建筑,我就說一下我接觸過的民國建筑,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在傅厚崗住過,傅厚崗也有很多的民國建筑,著名的有八路軍駐京辦事處,李宗仁舊居,還有很多獨居小院的小洋樓別墅,高云嶺還有一處法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建筑。我曾在傅厚崗一棟民國時期的小樓里住過一段時期,細思之余也是感慨萬千,今天不多說了,下面我會發一個鏈接以饗讀者。
今天說說前幾日去看青石街民國建筑的故事,去找這些民國建筑也是費了點周折,說起來它應該是個有名氣的地方,可它又不是什么有名的地點,也不是什么人們喜歡的地方,就是幾棟房子。可就這幾棟房子也是故事多多,青石街就在長江路附近,原來應該是一條小街巷,八十年代我曾在長江路工作,這條小街也是經常有意無意的走過。九十年代初,各種原因離開了這里,長江路很長時間沒有去了,這次去青石街,盡管用著手機導航,還是轉來轉去繞了半天,因為它已經沒有路了,四周全是圍擋,德基好像也在擴容,長江路上全是高樓,高聳入云的高樓,眼花繚亂。
當我看到的青石街的民國建筑時,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外表說不上什么氣派,其貌不揚。可是你知道嗎?百余年前這里也算是達官貴人出沒的地方或是隱秘的地方,說起來話長了。
相傳這條街之所以稱為“青石街”,是因為街上曾有幾塊大青石板,因此而得名?。這些青石板不僅見證了青石街的歷史,也成為了這條街道的一個特色標志。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風云,那幾塊青石板早已灰飛煙滅,沒了蹤跡。倒是青石街上的幾棟民國建筑得以留存,訴說著歷史風貌,也算是南京現存的民國建筑活化石?吧。
這里曾是民國時期顯赫繁華的“聯排別墅”區,據史料記載:孔祥熙公館在青石街東頭、老新街口派出所附近,楊虎城公館在青石街和鄧府巷的交接處。?這些建筑群位于德基廣場北側,?穿越洪武路直至鄧府巷,?是20世紀30年代南京 新街口地區繁華盛景的見證。?
青石街20號“青村”始建于1934年,青石街20號的青村是青石街最神秘的地方,修建于20世紀30年代,曾是陳湛恩的居所。陳湛恩是北大土木系首屆畢業生,畢業留校任教一年后進入“民國”政府,出任水利科科長,統管全國水利建設,由北大土木系首屆畢業生陳湛恩與程叔彪共同出資建造,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施工隊為建造美齡宮的原班人馬。建筑采用 美國 進口水泥、紫銅管道,浴缸、地板等材料與美齡宮同源,內部設施現代化(如抽水馬桶、大玻璃窗)。
青村主人陳湛恩是 中國 首位提出修建 三峽 大壩的官員。
建筑群以青磚、紅瓦為主,層疊門樓、封火墻、閣樓窗等元素凸顯民國風情,部分建筑保留進口材料痕跡(如鐵門軌道、紫銅閥門)。
2024年修繕由東南大學周琦教授團隊主導,遵循“修舊如故”原則,保留原始風貌。例如,海山村西山墻的粉化磚墻痕跡被原樣保留,內部進行防水處理。
修繕后由德基廣場負責運營,目前處于招商階段,計劃打造兼具傳統風貌與現代商業的文化空間。建筑群被列為玄武區區級文保單位,并入選 南京 民國建筑遺產保護名錄。
青云里26號由外交家趙劍題寫匾額,均建于20世紀30-40年代。
海山村曾住有《新華日報》社職工及新四軍老戰士,如高斯( 江蘇 出版事業奠基人)。
徐夢秋(原紅軍高級干部)1949年隱匿于此,后投案自首。
這里提到了徐夢秋,關于徐夢秋有資料是這么說的。
徐夢秋(1895年-1976年5月22日),男,漢族,安徽壽縣人,1925年入上海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中共派徐夢秋去蘇聯學習。1930年8月回國抵達江西蘇區,被任命為軍委秘書、軍委秘書長。1934年隨同中央紅軍參加了長征。1935年9月改任紅三軍團宣傳部長。1937年11月赴蘇聯治病。到達迪化后他被盛世才留用,任命為教育廳副廳長兼新疆學院院長,盛世才后來背信棄義,把毛澤民等共產黨人投入大牢。徐夢秋叛變革命后,任國民政府軍統局少將特研組組長。
解放戰爭后期他一度隱姓埋名,1949年6月被逮捕歸案,關押于老虎橋監獄;1976年5月22日獄中病死。
另外關于徐夢秋的被捕的說法,他在國民黨潰逃時因行動不便而被“軍統”拋棄,于解放后不久即在重慶被捕。
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1949年6月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純(此時已是毛澤民的遺孀朱旦華的丈夫)被任命為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后,在一次與他的江西老鄉、南京市公安局長周興的閑聊中,意外獲知出賣了毛澤民的徐夢秋的下落,甚至還聽說當時徐夢秋想通過周興重新混入革命隊伍。而周興一邊穩住他,一邊立即報告中央。中央很快回電,指示將徐立即逮捕歸案。
另一說是徐夢秋因走投無路,于1949年6月欲赴南京投案自首,即去面見昔日戰友、時為二野司令員兼南京市軍管會主任的劉伯承,結果被拒絕,旋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政法機關依法關押于老虎橋監獄,后被判處無期徒刑。
海山村,海山村22號原為心理學先驅陳大齊的私宅。
解放后,建筑群一度作為居民宿舍,文革期間被改名“紅村”“革命村”,匾額遭破壞,后經修復恢復原貌。
建筑群位于德基廣場 東北 側,青石街現存不足百米,可步行或地鐵7號線至新街口站抵達。修繕后的“青村”“海山村”已成為新街口商圈的獨特歷史景觀。
網絡圖片,民國建筑修葺前的狀況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視頻青石街民國建筑
有關文章鏈接,我所知道的傅厚崗
https://mp.weixin.qq.com/s/7ckIKkCDUnkMZ3Eq2kNR_g
關于舉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